陽翟一旦有失,許縣又只有五千守軍,必難久守,兩地若丟,兗州門戶大開。

屆時別說豫州,袁術十萬大軍長驅兗州,主公大業就此毀於一旦。

夏侯惇獨目圓睜,他知道自己別無選擇,必須將這批最後的精銳帶回去,絕不能全軍覆沒於此。

而眼下唯一的機會擺在眼前,便是“雷簿”、“陳蘭”。

哪怕有周瑜、孫策前車之鑑在前,可當窮途末路,如墜懸崖之際,哪怕是根稻草也唯有死命抓住。

或許從他率兵攻入袁營那刻起,便已別無選擇。

夏侯惇計較已定,又命人喚來樂進低聲令之,曰:

“我將隨蔣子翼冒死突圍,文謙可趁此率譙縣老卒八百人,反向而出,自謀生路,以備不測。

陽翟若丟,則許縣斷不可失,軍師身體不好,袁軍又常徹夜攻城,用心歹毒。

你我二人不可盡歿於此,需有一人替他守城,切記!”

“元讓!”

樂進聞聽此言,怎不知其已心存死志,忙勸之。

“誠如是,不若我領軍突圍,將軍率譙縣老卒......”

“你我誰生誰死尚未可知,亂軍之中,哪容你謙讓拖延?

樂文謙,速執軍令,違令則斬!”

說罷,再不給他說話之機,夏侯惇壓下心頭沉重,滿面欣喜,向眾將高呼。

“援兵已至,諸君隨我奮死向前,匯合雷簿、陳蘭所部,殺出袁營。”

他提槍縱馬,仰天大笑,率先追隨那面迎風飄揚的“蔣”字大旗!

樂進此刻也唯有祈禱:子翼先生,您可千萬靠譜一回。

暗中他則趁袁軍被夏侯惇的突圍吸引,調撥譙縣精銳老卒八百人,潛藏於郡縣潰兵的裹挾之中,反向突圍。

......

“子翼兄,我來助你!”

“曹營兄弟,速速突圍,我等為你殺出血路。”

雷簿、陳蘭猶自喊著口號,看著越來越近的“蔣”字大旗,也是深感無奈。

子翼兄,非是我等不願助你,實不能耳。

與周瑜類似,他倆所率三千騎軍,實際上根本就不聽他倆號令。

這隻騎軍表面上打著“雷”、“陳”二字大旗,實際上根本是袁術隨身親軍。

統領許褚、副統領周泰,一左一右,將他們兩人貼身護至身前。

那一刀崩飛營寨,一刀劈開拒馬的雪亮刀光,分明就是在警告他倆:

【勿動,動則死!】

不當人子!

哪有把刀架在脖子上,逼著人搞叛亂的?

雷簿、陳蘭簡直欲哭無淚,到底誰進的讒言,讓主公對他們這等“忠義”之士有了偏見,非覺得他們本色出演,能演好“反賊”形象。

我雷簿/陳蘭,分明是袁氏忠良!

為了挽回忠良之名,子翼兄,今日就以你這三萬曹軍、潑天之功,祭我二人,無雙上將之名!

“雷簿/陳蘭在此!

友軍勿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