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惲恭敬的回道,“存心謀事不能夠違背規律和正義,要堂堂正正無愧於天地,言行舉止都要符合聖賢的標準。祖父是讓父子和孫兒為人先修身。”

孔老太爺滿意頷首,“你從小就聰明,只是心思不用在學業上。世人看世家勳貴的繁盛,皆因其基因優越得天獨厚,卻不知能百年立世不倒,皆因家風所致。”

語罷,孔老太爺目光才再次落在兒子身上,“可明白了?”

孔和仁用力點頭,“兒子不思進取,被父親打是兒子該受的。”

這頓打看來還是起到了作用。

今日第一日上路,孔老太爺也沒有再發難,“起來吧,去幫你媳婦撿柴,日後待晚上休息,撿柴的事便由你們父子來做。”

頓了一下,又道,“叫上你們姑姑。”

孔和仁聽的糊塗,“父親的意思是我帶著惲哥和妹妹撿柴?”

孔老太爺將手裡的樹枝往前一杵,“有意見?”

孔和仁:.....用力的搖頭,不敢!

孔老太爺最後臨走時叮囑道,“中庸你們每日都看,今日我便出一題,在你們眼裡何為中庸,明日晚上休息時說給我。”

孔和仁跪在地上,張嘴結舌的看著父親走了,他震驚的看向身旁的兒子,“我沒聽錯吧?”

孔惲也震驚,不過顯然他比父親更沉穩一些,“祖父是這麼交代的。”

他爬起來,掃了掃外袍上的髒漬,“父親,母親在那邊。”

孔和仁瞪眼睛,可見兒子已經轉身走了,只能爬起來苦大愁身的跟上。

一邊走一邊嘀咕,腦子突然一亮,想到抄家,父親壓力一定很大,上對不起列祖列宗,下對不起他們做兒女的,如今父親嚴加管教他們,無非也是發洩心底的抑鬱。

如此一說,他受了些委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父親能開懷。

想到這些,孔和仁的步子立馬輕快起來,做兒子的孝敬父親是應該的,如今終於可以證明他在父親面前也是有用的了。

李氏這邊聽兒子說公公那邊將幹活的事交給了夫君小姑子他們,正想著一會兒怎麼面對夫君的針對,哪知看人過來了,還一臉開心的撿起柴來。

她呆滯了一下,扭頭問身旁的兒子,“你父親捱打了?”

孔惲:.....還是點了點頭。

李氏瞭然,“早知這樣好使,當初在府裡就該再備一根棒子。”

當年婆婆臨去世時拉著她的手,告訴她若是夫君不好好過日子,便給公公送一根棒子過去,李氏沒有當真,何況她當年是高嫁,總想做個溫柔賢惠的妻子,維護夫妻之間的關係。

現在看來,還是她不懂事,沒將婆婆的話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