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6(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件方彝造型與婦好偶方彝、耒方彝有相似之處,但更接近西周早期的萬甫方彝,紋飾和銘文字型具有商代晚期的特點,所以它的時代應斷定在商代晚期後段,約在帝乙、帝辛時期。”
“原來上面的紋飾有這麼高深的學問,今天真是長知識了,不知道這上面的銘文寫的是什麼?”巖崎信一繼續飾演捧哏的角色。
“這件青銅器內底鑄銘文二十六字,關於銘文的釋讀,現在有多種意見。比如前面這4個字,一種讀為康丁女皿,一種讀為康女丁皿,我個人認為應該讀為康丁母皿。
女、母本為一字之分化,在此應該讀為母。康和孔等字一樣是祭祀物件的名號,夏王有孔甲,商王有康丁。
上古時期,王侯可以稱孔甲、康丁,一般貴族也可以用其命名,‘母康丁’就是首領過世的母親名叫康丁。
這件方彝就是族首領為祭祀母親康丁而鑄造的禮器。所以,依據青銅器定名通例,該方彝應稱為母康丁方彝,也可簡稱康丁方彝。
總之,康丁方彝造型魁偉,器壁厚重,鑄造精細,紋飾華貴俊美,鑄有銘文,且流傳有序,是我們華國青銅器藝術寶庫中的一件瑰寶。
它的價值除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歷史研究價值之外,它還開了西周曲壁鼓腹方彝藝術風格的先河,為方彝的發展演變提供了實物資料。”
這件青銅器是真正的國寶,而且還是傳承有序的國寶,在很多著錄中都有這件國寶的記載。但如此珍貴的一件國寶,在上個世紀30年代的時候卻杳無音訊了。
已經有將近100年的時間沒有聽聞過有關這件國寶青銅器的訊息,沒想到如此珍貴的一件國寶被巖崎家族給收藏了。
如果不是肖遙來到了巖崎家族的收藏室,這件國寶完璧歸趙的時間,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肖先生,這件青銅器是60年代的時候,我祖父從義大利收購來的。因為這件青銅器上的銘文很多,我父親看到這件青銅器的第一眼就覺得很珍貴,所以花費了不小的代價買了下來。”
巖崎信一擔心肖遙會誤以為這件青銅器是戰爭時期日島從華國掠奪來的文物,所以特意做了解釋。
“那你祖父的眼光挺好,也挺幸運。”不管巖崎信一說的是真是假,這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件國寶註定會被他帶回國內。
接下來看的十幾件文物都不是很珍貴,不要說和價值至少三個億以上的商代青銅器相比了,就算和那件西漢銅鎏金奔馬相比也差了不少。
直到他的目光落到一件純金瑞獸的身上,這才眼前一亮。
這是一件清乾隆黃金嵌百寶瑞獸,黃金輝煌,百寶耀目,看上去異常的華貴!
這件瑞獸實質上是一件百寶香薰瓶,採用純金工藝成型,呈一瑞獸造型,燻瓶頂為敞口,頸部與瑞獸後腦融為一體。
獸身為香薰主體,獸尾內卷,瑞獸略成仰望狀,張嘴露齒,採用陰刻和浮雕的手法刻畫細部,用上了翡翠、鑽石、藍寶石、瑪瑙、碧璽、白玉、紅寶石、綠松石、青金石等寶石鑲嵌獸身,以表現紅、白、藍、紫、綠、褐、黑等色。
整體看上去色彩絢麗、華貴輝煌,瑞獸的神態威風凜凜,雕工精巧,形象逼真,極盡雍容富貴之感,盡顯皇家氣派。
這些鑲嵌的寶石,大部分都是為了追求色彩絢麗,並不是很珍貴,但其中有三塊翡翠和兩塊紅寶石卻是無價之寶。
瑞獸口中含著的紅珠是鴨蛋大小的玻璃種紅翡,瓶口兩端各自鑲嵌了一塊寸許見方的玻璃種帝王綠玉牌,瑞獸的背上鑲嵌了兩塊碩大的純淨紅寶石。
這5塊寶石的價格極其昂貴,不少於兩個億。
就憑這幾塊珍貴的寶石,肖遙也不能錯過這件黃金瑞獸,“這件瑞獸我要了。”
“這件百寶瑞獸確實太漂亮了,瑞獸的主體造型看上去是一個瓶子,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巖崎信一確實沒看明白。
“這件百寶瑞獸看上去富麗華貴,實際上是一個薰香瓶。
薰香的歷史在我國由來已久,漢代著名的博山爐就是人們為薰香而設計的。香薰最初採用青銅為材料,最初的目的很樸素,就是為了薰香衣物、消除疲勞以及驅散蚊蟲等。
漢代以後,香薰的材質逐漸豐富起來,其用途也從一種實用器物開始轉變成為陳設或者把玩的觀賞品。
清代香薰的製作和使用進入繁榮時期。
在民間,文人雅士的書案上也喜歡陳設造型各異、紋飾典雅的香薰,以營造怡性逸情的高雅意境,香薰瓶上大多鏤刻精緻的紋飾或吉祥圖案,方寸之間刻有戲曲人物,樓臺亭閣,花鳥景緻,題材多樣。
獸形燻是香薰中的一個重要分類,文獻中曾記載:香獸以塗金,為狻猊、麒麟、鳧鴨之狀,空中以燃香,火煙自口出,以為玩好。
清代宮廷之內大量裝飾香薰爐。
故宮內的大殿、書房、內寢都陳設著高達三四尺的巨大燻爐,多為掐絲琺琅等精品,也有鑄銅、鎏金鏨刻的精美極品,彰顯著皇家豪華高貴的氣派。
這件百寶瑞獸香薰爐屬於小器型的裝飾品,極盡奢華之能事,清代宮廷的香薰瓶雖然很多,但如此華貴的僅此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