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村只有村長家有電話,老王媳婦當然不敢用村長家的電話給季薔的家人報信,她每天都要在心裡默唸好幾遍電話號碼,並尋找機會進城打電話。

大觀村裡買婆娘的多,對婆娘管得嚴,想找到單獨出去打電話的機會非常難,老王媳婦等了一個多月,等到清明時節,終於找到機會進城了!

老王媳婦的公公過60大壽,按照他們當地的規矩,子女要送一套新衣服給公公,老王媳婦以買布自己做能省錢為由,獲得了進城買布的機會!

老王家當然不會讓老王媳婦一個人去,他們特意挑了一個縣城有集會的時間,和同村三家人一起坐著拖拉機,“哐哐哐”的進了城。

烏東縣每逢初一十五有大集會,進城趕集的人特別多,拖拉機開不到集市裡面,四家人在集市東頭下車,並約定好回去的時間。

老王一家子都來了,大女兒今年8歲,二兒子5歲,小兒子只有2歲,老王媳婦抱起小兒子,對大女兒和二兒子說:“你們跟緊我啊,別跑丟了!”

說完,老王媳婦看一眼丈夫,提醒他說:“你牽住他們倆。”

老王神情淡淡的瞥一眼大女兒,牽住了二兒子的手。

老王媳婦又趕緊讓大女兒牽住二兒子的手,叮囑道:“千萬別鬆開你弟弟的手啊!”

老王家的大女兒乖巧地點點頭,握緊了弟弟的手。

“行了,趕緊去買布,買完布我還要去稱散酒。”老王不耐煩地催促道。

老王媳婦趕緊抱著小兒子走前面。

這是他們出門的慣有隊形,因為這樣老王能盯著她的行動,防止她逃跑。

老王媳婦非常有目的的專找賣布的攤子,選布的時候還問問老王的意見,老王嫌煩,讓她自己做決定。

“咱們再多看幾家,比對一下價格,別買貴了!”老王媳婦說。

“搞快搞快!”老王的酒癮上來了,嘴上不停地催著。

“要不你去稱散酒,我再找找其他攤子。”

老王的臉頓時陰沉了下來,甩手就給了老王媳婦一巴掌!

“你想逃跑是不是!”

老王媳婦的眼淚頓時下來了,萬分委屈地說:“我這不是看你著急去買酒,咋個就是想逃跑了,孩子都跟你生一串兒了,我能跑哪裡去啊!”

“別廢話,趕緊買布!”

老王媳婦發現沒有辦法支開老王,立馬放棄了這個計劃,專心找布攤子挑選布料,認真地跟攤主磨蹭著還價。

買完布匹,老王一家又找賣散酒的攤子。

老王嚐了三家的散酒,味道最好的酒買了1斤,最便宜的買了5斤。

5斤的散酒用來過壽的時候帶客,1斤的好酒老王留著自己喝。

老王饞酒饞的等不到回家,時間也到了吃午飯的時候,老王帶頭走進一家小餐館,剛坐下就把酒倒進了杯子裡,喝了一口才開始點菜。

“要一盆蹺腳牛肉,一盤花生米。”

“你們一家五口,吃大盆吧?”老闆問道。

“小盆!”

“那我多給你們放點菜。”

“放肉!肉放不夠店子都給你砸了!”

“這您放心,分量肯定夠,味道也特別正宗,我這就去給你們端啊!”

小盆的蹺腳牛肉便宜,肉量少,配菜多,老闆把菜盆擺上來,老王拿起筷子就夾走了最顯眼的肉,一口塞進嘴裡,把嘴巴塞得鼓鼓囊囊的。

老王媳婦和三個孩子眼巴巴地看著,誰也不敢動筷子去夾肉,老王更不提讓孩子吃肉,一筷子肉、一大口酒,幾個來回就把盆裡的肉和菜全部挑乾淨了!

就這,老王還覺得不滿足,又以量不夠為由,吵著要老闆給他補上。

正是飯點的時候,喝了酒的老王在店裡吵鬧,十分影響接待客人,老闆怕酒蒙子惹事兒,選擇息事寧人的給老王單補了一份肉兩份菜,老王媳婦也趕緊給老王填酒,勸著他好好喝酒別鬧事兒。

這一勸一鬨,得到滿足的老王,不知不覺間,把一斤好酒喝完了,而老王媳婦和三個孩子,全吃的菜湯泡飯。

酒足飯飽,老王的酒勁兒也上來了,站起身就開始打飄,走路必須得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