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話說的明白,尹靈鳶卻並不想擔這個重任。

她跟齊燁有名無實,在尹靈鳶心中,齊燁就像自己的老闆,她從沒把自己當作他的嬪妃,自然也不想成為後宮頂層的那個人。

說她懶散也好,不思進取也罷,前世時她便不喜歡爭先,從小學到大學,競選班幹部,她從不是積極的那一撥人。後來工作兩年,也只做好本職工作,沒什麼遠大的志向,更不想當領導擔責任。

就當下而言,她既不是齊燁真正意義上的嬪妃,也就沒必要更沒資格去做這個六宮之主,而且,當一個不是最頂端也一點不低的毓妃挺好的,自在舒適。

“臣妾資歷尚淺”,尹靈鳶道,“怕當不起這重任。”

“資歷不資歷的倒不要緊”,太后看了尹靈鳶一會,頓了頓問道:“你跟哀家說真心話,是害怕做不好,還是根本不想做?”

尹靈鳶斂眉,沉思片刻還是決定實話實說:“臣妾不想。”

“臣妾覺著當下的日子就很好,櫻華宮和鍾秀宮兩宮的菜蔬需要打理,臣妾只願種種菜、做做好吃的,孝順太后。”想了想又補充一句,“伺候好皇上,早日為皇上綿延子嗣。”

太后靜靜聽著,似乎是想勸,又一時沒有開口。

其實毓妃的性子她如何不知,也正是因為知道,所以才信任,想要委以重任。但毓妃從來不是一個醉心於這些東西的人,同樣也因為知道她的性子,對她這樣的選擇,可以說並沒有十分意外。

“太后,小廚房的菜已好了。”恰此時,福熙進來稟告。

太后於是拉著尹靈鳶起身:“擺膳罷。”

直到用完了晚膳,太后也沒再提及此事,著人好生送她回宮。

之後一段時間風平浪靜,直到臘八節這一日,齊燁廣施恩德,大封六宮。

追諡已故的貴妃為孝慈敬皇后,嫻嬪封為嫻妃,瑾婕妤晉為瑾嬪,李淑女封為美人,這三人都是在衛氏案有功的人。

此外榮妃晉位貴妃,主理六宮事務,再分別由嫻妃、靜妃協助料理。

另外就是一些低位的美人、淑女,入宮多年,不怎麼得寵,趁著這股東風也一併得了封誥。

封賞的旨意一下,後宮所有人都從中看出了言外之意。

首先,瑾婕妤晉封為嬪,並沒有遷宮的旨意下來,順理成章成了順康宮主位,這意味著以從前的宜妃衛氏是徹底回不來了,縱使皇上留她一條命,也僅僅只是一條命罷了。

而沒了宜妃,二皇子尚未成年,皇上要不要再為他尋一位生母?若尋,這個人會是誰呢?無論是誰,都會成為她立足六宮、立足以後的強有力的資本。

另一方面,榮妃更近一步,成為六宮之首,嫻妃也有了協理六宮的權力,意味著六宮勢力再一次大洗牌。

原先跟榮妃沒有過節的人,紛紛向榮妃——如今該稱榮貴妃了——靠攏;

而嫻妃、毓妃、荷嬪三人交好,晉位後的李美人原就是嫻妃宮裡的人,自然也是一路的;

另外就是小衛氏瑾嬪,她能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除掉自己的姐姐,取而代之成為順康宮的主位,便知她不容小覷,而且宜妃沒了,整個衛家的勢力只會慢慢傾向於她,同時,她又是二皇子的姨母,像孫嬪這樣從前分別得罪過毓妃和榮貴妃的人,此刻便要盡力向瑾嬪靠攏。

——至於大義滅親什麼的,皇上都不計較了,她們這些一心為了自己的嬪妃更加不用介意。

一時間,後宮之中形成三股勢力,呈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足鼎立?”尹靈鳶好笑不已,“你從哪裡聽來的這些,好好的後宮還叫弄出個三國來不成?”

說了好大一通的寶笙抱著茶碗潤喉嚨,回答道:“宮裡人私底下都這麼傳,奴婢都是聽他們說的。”

尹靈鳶好笑:“我看你以後別叫寶笙,改名包打聽算了。”

“娘娘還有心思笑,奴婢們都急死了”,寶笙不開心的道,她打聽到的可不只是上面這些。

“你們急什麼?”尹靈鳶在暖閣裡,擺弄著她已經冒出嫩芽芽的桃樹苗苗,漫不經心的問。

“皇上封了那許多人,偏沒有您的”,寶笙跺腳,“您還是當初那事兒的受害者呢。”

那是因為我拒絕了,尹靈鳶心道,不過當時太后私底下問的她,把福熙都打發出去了,跟著自己的含綠更是不知道情況,尹靈鳶並不打算說,只道:“我當初受害,皇上不是已經封過了嗎?你忘啦,本宮這個毓妃是怎麼來的?”

“可……”寶笙還要再說,尹靈鳶打斷她:“我已經是毓妃了,再晉封,難不成也當個貴妃?那時候再想當甩手掌櫃可沒那麼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