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知道太后禮佛,前些日子機緣巧合得了塊玉,便找能工巧匠雕了,獻給太后。”榮妃說著,親手開啟木盒,裡面的是一整塊和田玉雕成的玉觀音,足有小兒手臂那麼大。

席間眾人紛紛望去,本以為紅珊瑚就夠珍貴的了,沒想到榮妃一出手,把貴妃的面子都壓下去了,這麼大塊的和田玉,怕是有錢都買不到。

太后看著觀音像不住讚歎:“這一整塊的和田玉本就難尋,更難得的是雕工,瞧這菩薩雕的,真真慈眉善目。”說著還唸了句佛號。

“太后喜歡就好”,榮妃得意非常,“您與這菩薩有緣,菩薩更會保佑您,保佑咱們天齊的萬世昌盛。”

“好!”齊燁拍手稱快,“榮妃這禮好,寓意更好”,說著舉起酒杯,“願母后福壽永延,我天齊萬世昌隆。”

語畢,眾人同時舉杯,山呼萬歲,飲盡杯中酒,榮妃可謂是掙足了面子。

接下來是靜妃、嫻嬪、孫嬪,各自獻上禮物,靜妃是手抄佛經,供奉了七七四十九日,跟榮妃的寓意差不多,卻比不得榮妃的禮珍貴。

嫻嬪是家鄉送來的特產。孫嬪是親手採摘菊花製成的菊花糕,雖說是親手採摘,但席間處處菊花點心,這禮送的難免普通了些,但太后也是笑吟吟的接了。

妃和嬪都送完了,輪到尹靈鳶,她的禮是兩個力氣大的小太監合力抬上來的,瞧著敦敦實實的一物,上頭還罩著紅布。

“怎麼你送的竟不是菜蔬?”太后一臉驚訝,還不忘打趣她。

“這般重要的日子,臣妾怎能不用心呢”,尹靈鳶嗔怪,“若是還送菜蔬,豈不叫人笑話了去。”

“那你送的什麼?”太后努努嘴,“塊掀開叫哀家瞧瞧。”

“遵命。”尹靈鳶說著掀開紅布,眾人紛紛好奇看去,一眼瞧著,是個木盆,第二眼瞧著,還是個木盆,只不過底座比尋常木盆高了不少。

“毓婕妤這是送了個木盆給太后嗎?”立刻有人忍不住開口,語氣中帶著點奚落。

尹靈鳶點點頭:“確切的說,叫做足浴盆。”

眾人漠然,堂堂重陽節禮,毓婕妤竟送了個洗腳盆給太后?這傳出去,還不惹人笑話。

尹靈鳶不理會四面八方射來的嘲笑目光,猶自展示自己的足浴盆。

“太后請看。”她開啟底座下的一個小蓋子,“此處中空,一旁設有孔洞,可以放置炭火,這樣上面的水便會一直溫熱,就算泡久了也不會冷。”

眾人這才明白,為何這木盆的底座如此之高。

“太后再看這”,尹靈鳶說著,示意宮人將木盆略略傾斜,只見木盆底部凹凸不平,鑲嵌著許多鵝卵石,“這些鵝卵石是專門用來做足底按摩的,在泡腳的同時踩在上頭,可以緩解一天的疲乏。”

“這安排不錯”,太后笑道,“哀家年紀大了,走路多了便覺得足底痠痛,每日都要找人按一按才好,有了你這浴盆,便省去不少功夫。”

“臣妾也正是想到這一點,才設計了這個足浴盆”,尹靈鳶道,“底下的鵝卵石,是臣妾特地詢問了張太醫,按照人體足底穴位一一鑲嵌的,希望太后用著身子能舒爽些。”

“母后今日登高,走的路多了,剛好可以用到這足浴盆。”齊燁開口,太后連連點頭,命人將足浴盆抬近些細瞧:“還是你這丫頭貼心,這裡頭的一個個凹槽又是什麼?”

“回太后”,尹靈鳶道,“這些小空洞是留著專門放置藥包、香包的,太后用時可配合些草藥,養生之效更好。”

“好好好”,太后不住稱讚,吩咐福熙走時一定將這足浴盆待會寢宮,今晚便要用。

荷婕毓身懷有孕沒有出席,也派小瑜兒送了禮,接著瑾美人等人紛紛獻禮,然後是宗室女眷,寧昌大長公主送的是玉桃盆景,雕工精美,栩栩如生,忠懿王府送來的是親手繡的屏風,上面繡了九百九十九個平安。

所以說送禮也是個有意的事兒,雖然禮物萬千,大多寓意吉祥如意,但是細細揣摩,也能從中看出不同處境的人暗含著的不同心思。

一陣熱鬧過後,好戲繼續開場,桌子上的酒宴換成了茶點,眾女眷或左右低語閒談,或欣賞戲曲精妙,各自享受娛樂。

尹靈鳶無聊的看著臺上的咿咿呀呀,才子佳人喜相逢、棒打鴛鴦哭斷腸、才子高中把家還、終成眷屬大團圓……茶喝的有點多,她起身離席,解決了個人問題,便不想回去了,在園子裡溜溜達達,比看那無聊的戲曲有意思的多。

“去那看看”,尹靈鳶指著前頭,繞著載滿了菊花的園子轉了一圈,感嘆:“比咱們宮裡的園子還大呢,若是能種蔬菜就好了。”

說著便開始指點江山,那從白的拔了種小白菜;那從金色的拔了種蘿蔔;那從玫紅色的拔了可以種土豆……

含綠實在忍不住,默默開口:“奴婢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也知道一個成語。”

“什麼?”尹靈鳶好奇。

“叫做焚琴煮鶴”,含綠道,“主子,您現在就是焚琴煮鶴。”

尹靈鳶怒而轉身:“你敢笑話我。”說著魔抓一伸,毫不客氣的往含綠腰上抓去。

含綠笑著躲避,兩個人鬧了一會,尹靈鳶遠遠的看見嫻嬪出來,想讓她過來聊天,揚聲便喊:“嫻姐姐,嫻姐姐。”

嫻嬪似乎並未聽見,尹靈鳶沒得到回應,拉著含綠追了過去。

嫻嬪走的快、很急,尹靈鳶以為她也是茶水喝多了,追的近了剛要開口,卻見嫻嬪直奔一處假山形成的隱秘小洞,裡面早有一個男子在等候,兩人一見便抱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