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怒火(第1/2頁)
章節報錯
幾行了數里。全\本//小\說//網給兵丁們這麼一攔截。早就看不見沈遼所。對此楚質談不上惱尖,只是覺得有幾分難言的奇怪,好奇心更加膨脹起來,本來打算調頭回去的心思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好奇的探究。
這個時候,為首軍漢有些莫明其妙,不明白楚質為何要知道沈遼的行蹤,猶豫了下,開口回答道:“楚大人,剛才有艘船出了關卡沈公子就在其中,至於他的行蹤目的,這個小的確實不知。”
楚質輕微皺眉,卻也知道軍漢並沒有在撒謊,畢竟沈遼也算得上是杭州城中頗有名望的人物,而軍漢只是關卡的一個小頭目,只要沈遼不說,他怎麼敢隨意打聽其去向。
“過了關卡,就是為海邊了吧楚質又問道:“時下季節,似乎不走出海的好時機,卻不知沈公子為何而去?”
軍漢臉面表情很是無奈,委屈得像個小媳婦,張了張嘴,低頭說道:“這個”,小的也不知
“那你知道些什麼?。楚質問道,其實也沒有別的意思,只是尋常的詢問,但是落在軍漢耳中,卻以為他在責斥自己,要知道按理來說,出關卡的時候,兵丁總是要詢問幾自,問清對方為何出關,而現在軍漢一問三不知,從某種程度上說,他是在翫忽職守。
帶著幾分忐忑不安,軍漢粗擴的嗓音也變得細微如蚊,抬頭望了眼楚質,小心翼翼說道:小的只知道沈公子出關口之後,是往右邊方向前行,摸約半個時辰就會返回
嗯,楚質挑了挑眉毛,說道:“聽你之言,今日沈公子出海之行。似乎並非第一次了,以前怎麼沒聽他提起過。
聽這話,知縣與沈公子交情菲淺,暗自揣測了下,軍漢據實說道:“大人說的沒錯,這半個,月來,沈公子已經是第三次出海了,前兩次也是去了半個。時辰左右就回,所以小的才膽敢妄加猜測。”
軍漢也是個精細人,自然不會把話說得太滿,提前打了個伏筆,免得過了時間,沈遼卻沒有回來,當然,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他其實對沈遼出海的行為也很好奇,不然也不會留意其來回的時間長短。
“半個時辰,那距離應該也不是很遠估算了下,楚質目光閃爍,權衡片刻,開口說道:“本官有急事尋沈公子,不想在此等候,所以
“小的明白見楚質並沒有追究的意思,軍漢懸掛的心頓時放了下來,立即知情識趣道:“大人公務繁忙,豈可隨意耽擱,沈公子才出關口片刻時間,想來也沒有走遠,正好小的們也要出海巡邏,若是大人不介意,且容小的們送大人一程
楚質輕微一笑,讚許的點點頭,對軍漢的識趣表示滿意,隨後在幾個兵丁的恭請下,走入蓬艙中安然落坐,旁人自是不敢怠慢,連忙奉上粗茶清水,難得有個親近貴人的機會,不捉緊把握更待何時。
軍漢兵丁也不是笨蛋,把守關口固然油水不但是真要比較起來,地位還不如縣裡的衙役,要知道在宋代,百姓但凡犯法,不問情節輕重,盡刺為兵,可見當兵的,就如同犯人一般。
實際上宋代計程車兵的兵營生活,也如同囚徒似的,他們按唐未的習俗臉被刺上字,叫作面涅,士兵臉上刺字,主要是防止士兵逃跑,更加可知當兵的地位有多麼的低賤,良家兒都以當兵為恥。
這正是好男不當兵的時代,就算油水再豐厚,總是受人白眼,是人也不願意啊,然而,軍戶兵籍可是終身制,不是想走就能走的,自然,如果楚質肯幫忙,問題應該不大。畢竟只是討要幾個小卒子做為衙役,這點小事,駐軍將領還是會允肯的。
就當兵丁軍漢紛紛討好楚質之時,巡邏船也慢慢掉頭返航,順流直下,很快就到達關卡,也不需要什麼程式,只聽為首軍漢打了聲招呼,守衛兵丁就拉開閘門放行。
過了閘門,河道慢慢變得開闊起來,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風力的摧動下,般只飛快行駛,突然間,船身為之一輕,淡淡的輕風拂來。有股淡淡的腥味。
楚質抬眼望去,映入眼簾的是那開闊無邊的大海,雄渾而蒼茫,眺望去,不見白浪酒天,但見蔚藍色的海水與遠天銜接,猶如一塊緩緩隆起的藍色大陸,閃著琉璃瓦般的光澤,茫茫無限。海風陣陣的吹來,浪被撞擊在礁石上,濺起了潔白的水花,慢慢地湧到不遠處的岸邊,輕輕地撫摸著細軟的沙灘,在朝陽的照耀下,每一粒細紗都彷彿閃著光芒,細浪一層一層從遠處輕盈地蕩來,在岸邊勾勒出一道一道的白色浪花,隱約可見一些細小魚蝦隨著飄遊。
“大人,這就是大海嗎?。站在船頭,長貴呢喃問道。
望著這片蔚藍色的世界,楚質覺得精神也清爽了幾分,微笑回應長貴的詢問,知道從小在汴梁長大,第一次見到浩瀚無邊的海洋,難免會感到驚奇震撼。
“真大啊長貴由衷感嘆道:“起碼要比西湖大上”鞏。坐著大船,不知要幾天才能劃到對
撲哧,旁邊有人忍俊不禁笑了起來,自然,這並沒有嘲弄的意思,不過長貴一聽,轉瞬間明白自己肯定惹了笑話,立即轉頭看向楚質。
果然,在長貴眼中博學多才的楚質也笑了起來,說道:“不懂就莫要胡亂猜測,學那河伯一樣,見笑於大方之家。”
長貴低頭訕笑,並不是慚愧。而是根本沒聽明白楚質在說些什麼典故,還好楚質也清楚這點,輕聲解釋說道:“大海無盡,別說遠在萬里之遙的大食等國。就走到最近的南洋諸國,也要數同時間,豈是數日能到達的
長貴似懂非懂的點頭,摸著腦袋傻笑,決定不開口說話了,免得又被教。
在解說的同時,楚質可沒有忘記此行的目的,吩咐軍漢們追尋沈遼而去,此時海風平緩,海面少波,正是航船的好天氣,畢竟大海無情,誰也不知道它是否在下一亥捲起酒天巨浪,所以楚質才會選擇搭載兵丁們的巡邏船,而不是船伕的一葉扁舟。
其實船隻固然出了關口,但這裡並不是真的海洋,只是岸邊的海灣地區,風浪並不算大,聽到楚質的指令,軍漢們自然連忙揚起風帆。船頭往右,漫無目的的行駛,過了片刻,海風逆轉,只得收了風帆改再人工划槳,噼裡啪啦的,幾根木槳此起彼落,打得海面水花亂飛,船身沉重,速度還是漸漸慢了下來。
茫茫大海,帆船發過不留絲毫痕跡,想找尋沈遼的遺蹟自然是件十分困難的事情,船行許久,軍漢們極目盼顧,卻絲毫沒有任何發現。大約又過了半個時辰,無論是戈槳還是搜尋的軍漢都有些疲憊的感覺。行船速度更加緩慢起來。
入眼盡是蒼茫的景象,新鮮感覺非常容易逝去,況且待在狹小的船中,自會有些單調無聊,心中氣悶,猶豫了片刻,長貴小聲說道:“公子,這麼久了,都沒見到沈公子,或許我們行錯了方向,若真是如此,再尋下去也是無功而返,不如先行回去吧
長貴的話,立即得到軍漢們的一致擁護,差點沒齊聲附和起來,不僅是因為煩躁,也在害怕會迷失方向,畢竟已經遠離岸邊,在沒有現代定位技術的條件下,軍漢們只是憑著經驗在行船,迷航也是正常的事情。然而,他們也知道,長貴做不了主,若是沒有楚質開口同意,再費唇舌也是白搭,所以紛紛期待的看向楚質。
回去?盤坐在船艙內的楚質微微垂頭,手指把玩著腰間的佩飾,目光掠過深思之色,久不見沈遼,一路行來。如果說剛才還只是好奇心旺盛的話,那現在他卻多了幾分莫名的迷惑,隱隱約約之中,總是覺得有點不對,靈光閃現,想要把握。卻稍縱即逝。
可能是這幾日太過勞累,所以總是疑神疑鬼的,覺得自己過於多疑,楚冷淡淡而笑,就要點頭同意長貴的提議,輕輕抬頭,卻突然發現,前方不遠處的碧波之中,一座聳起的小島映入眼簾。
楚質心中一動,開口問道:“那是什麼地方?”
軍漢們紛紛回身,順著楚質所指方向凝眸而望,朦朧可見島上山林連綿起伏,相互對看了片刻。才回答道:“回稟大人,那是一個島。”
廢話,楚質暗罵了句,不悅道:“本官是問島的名字。”
瞧見軍漢們的臉色,楚質轉瞬間醒悟過來,海外島嶼眾多,而且朝廷官府又不重視,誰有這個閒心給小島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