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知天命,盡人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七在眾人仔細欣賞往日根本不可能看到的杭州景觀時。/。М//突傑,卻亞楚質上前,俯下身體,伸手一抹。用泥面圍造而成的西湖頓時被毀去。清碧積水滲到其他地方,露出赤色的沙泥,亂七八糟的模樣,簡直讓人不忍相顧。
原來清山綠水的景觀,看得眾人心曠神怡,養眼舒適之際,卻被楚質這麼一抹,雖然旁邊依然是青山仍在,河流潺潺,但沒有了杭州城旁的西湖,眾人總覺得缺少些什麼,很是不習慣,就好像準備舉杯細品一盞清香誘人的茶湯之時,杯中卻突然多了只蒼蠅,換成是誰都不爽。
而楚質這類似辣手催花的舉動。自然立即得到眾人的一致譴責。
“楚知縣,如何美景,你何忍心毀去
“這等行徑,bsp;nbsp;。
不理旁人搖頭頓足嘆息,楚質只是輕笑不語,為眾人的反應而感到高興,果然不出所料,如果沒有個直觀的印象,任自己說得天花亂墜怕也有人不怎在意,如今有了個對比,想必他們應該也明白自己的用心
吧。
惋惜了片刻,有些人的確慢慢醒悟過來,回想到楚質剛才之言,再看向盒子內缺少西湖的景觀,頓時若有所思。
“下官以為,若是杭州沒有西湖,就如人去美眉,那怎麼能行。”楚質拱手道:“若是西湖不復存在,那城中十萬人家何以為飲?難道讓他們與唐代之前一樣。復飲鹹苦之水不成,這豈非我杭州官員之失,況且,杭州城外尚有數十里田土,灌溉之需也離不開西湖之水,再者,要是湖水不足,則運河淤塞
楚質慢慢地列舉著必須治湖的理由。除去第一個美觀之外,其他的都是關係杭州發展的日用、農業、交通方面,指出西湖對於杭州城市發展的重要作用。
特別是交通問題,運河是勾通南北的大動脈,若是淤塞住,那受到影響的可不止杭州城而已,東南各地稅糧恐怕難以轉運到京城,到時皇帝大臣不加以責才怪。
靜靜聽完楚質述說的理由後。范仲淹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過了片刻,才開口說道:“老夫是問你治湖之法,不是想聽你為何要治湖。”
楚質不好意思笑了笑,指著盒內微型景觀道:“如今湖中菱芹日滋嚴重,想治湖無非就是除菱挖泥而已。”
湖泊受到汙染,原因無非就是那麼幾種,一是湖面的水生植物,繁衍過多,使得陽光照射不到湖底,微生物滋生,不利於魚類生長,水質會慢慢變壞。二是湖底下的淤泥把湖盆日益抬高,水面慢慢縮三是以上兩者綜合,自然加快了西湖沼澤化的程序。
治理整頓的方法的確很簡單。無非是疏俊而已,說的往往比做的容易,要疏淡西湖可不是隨口一說就能行的,工程十分浩大,還要解決很多實際的難題。
范仲淹自然明白,瞄了眼楚質,立即說道:“楚知縣留下,其餘人等暫且退下吧
不用說,太守肯定是有什麼私秘要與楚質商討,某些人心裡很是羨慕嫉妒,不過也不敢違令,紛紛走出書房,知趣的連房門都替他們合
。
就在這時,范仲淹問道:“錢塘湖石記可卓讀過?”
“前幾日還在拜讀楚質說道,白居易這篇文章,記載的事情都與治理西湖有關,而且言之確有道理,他怎麼可能錯過。
“白公當年欲治西湖,縣官多假他詞以惑,或曰決放湖水,不利錢唐縣官,或雲魚龍無所託,或言菱菱先其利。”范仲淹問道:“他們為何反對,你可知道原因?”
楚質明白范仲淹的意思,當年白居易要治理西湖時,一些官員紛紛找藉口不願意按令行事,現在又耍治湖,肯定又有人會表示反對。
“下官清楚太守之憂楚質低聲道:“杭州官吏、豪伸之田地莊園就在湖邊,若走動土施工,必影響其利,以他們的性格,肯定不會答應。”
西湖景色秀美天下,環境條件優越,可是修養身心的好去處如此的天獨厚之地利,官伸地主們怎麼可能錯過,私人豪宅莊園自然滿面西湖各個角落,前些時候,還有人勸說范仲淹也在西湖邊上購置膏腴良田。建築莊園以養老呢,不過以他的秉性,當然毫不猶豫的斥駁回去。
而隨著西湖沼澤化程序加快。西湖邊緣地帶的泥土慢慢淺露出來,那裡的土壤極其肥沃,填湖造田的現象自然而然的開始發生,這不僅是某些官仲的行為而已,有些百姓也牽扯其中,這也是導致西湖逐漸減少的原因之一。
可以料到要治理西湖,損害的未必只是官立。有此百姓可能辦不答應。所以說不是楚質眼米獨鯽叭”西湖之害,而是有些人明知如此。卻為了自身利益而選擇視若無睹。
“既然你知道,就應該明白。若是要治湖,必會受到他們的阻撓范仲淹淡笑說道:“況且,你可曾考慮,治理三十餘里西湖,可不是一朝一夕靠百來個民夫匠役就能完成的,怕要傾全州之力,招集數萬工役才勉強可行,工程之浩大,其錢糧又從何而來?”
“這些下官自然也想到了。
。楚質知道範仲淹說的十分有道理,畢竟古代技術落後,沒有先進的挖掘機器,一切只能依靠人力,幾十裡寬的西湖,想要挖泥除草,肯定是件非常困難而且辛苦的事情。
“那可有解決之法?。范仲淹問道。
“沒有楚質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很是自然的說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像治湖這等大事,當然是太守的責任,下官只是負責提出意見,至於是否採用。或者如何實施,本該是太守要考慮的事情,最後無論結果如何,吩咐下來,下官照辦就是。”
范仲淹頓時氣結,剛才還暗贊這小子憂國憂民,怎想轉眼間就變成個皮賴樣子,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話雖如此,但是范仲淹也不得不承認,楚質所說的確有道理,像這種浩大工程,確實不是區區知縣可以處理得了的,這小子倒是給自己出了道難題,望著盒中一派青山綠水的景觀,范仲淹嘴角忽然泛起一縷笑容,突然問道:“如果你是老夫,該如何行事?”
沉吟了下,楚質說道:“自然是們查清楚是否真有此事,免得只是危言聳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