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絲困惑(第1/2頁)
章節報錯
杭州城碼千幾日來暴雨連連河面水勢比!前有慵甲冊。\\。QΒ⑸.com變得寬闊了許多。還好水流卻是平靜惡波,幾里寬的河水靜靜的流淌著,這對於停運了數日的船工來說的確是個十分幸運的訊息。
幾日來暴雨傾盆,狂風呼嘯,就算經驗再豐富的舵手也不敢出航,固然是事出無奈。推遲幾日。商家未必會責怪。但是舵手是靠這行吃飯的,若是天再不放晴,無法出工,家裡就該斷糧了。
如今上天開眼。從人所願,船工舵手自然不敢怠慢,急忙趕到碼頭,清洗甲板。搬運貨物,有手腳麻利的,已經開始起鈷揚帆而去,而且也有幾艘船從外駛來,如梭一般交織而過,井然而有序。
寬敞的碼頭上盡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河面平順得猶如一面鏡子,被無數的木接打破。散成無數細小的碎片,如同魚鱗一樣。在陽光下閃爍
。
或者是下了雨的緣故,雖已午時,天空卻是陽光明媚的天氣,懸掛正空的太陽沒有了前些時候的毒烈,散發出柔和的光線,將清澈的河水染成了金黃之色。悠揚的歌聲遙遙傳來,婉轉動聽,也不知道誰有這樣的好興致。
一艘客船順水而下,徐徐剪破波浪蕩了過來,船頭站著一個秀美少女,江風拂面而過,吹動著她裙襬飄舞翩翩,猶如一隻絢美蝴蝶。
客船漸漸靠近碼頭,這時眾人才看清楚了少女模樣,一張俏臉光潔得好像珠玉,精緻絕倫,雙眉彎彎猶如天邊的那一輪新月,眸子明朗如星,一身華麗而的體的衣裳,鬆散繫著一條鳶帶。將少女裝點得纖腰細細。配上她美好的容顏,秀麗得猶如一朵盛開的百合。
在船工們的操縱下,客船悄無聲息的停了下來,秀麗少女柔唇微展,綻放出一抹無比喜歡的笑容,纖步輕移,曼妙多姿的身影消失在船艙之內。
池不知道是誰家的小娘子,居然生得這般俏美。”
“應該是大戶人家的女眷”
愛美之心。本是天性,突然之間看見一個秀美佳人,就如同在萬花叢中發現一抹綠意。一時之間,不僅是在各艘船上忙碌的船工能手,就連在岸邊過往的行人,紛紛給予關注目光,也暗暗猜測起來。
客船拋下鐵鈷,放下纜繩階梯,甲板不時可見有人在忙碌著,過了片玄,先是幾個僕役打扮的人下了船隻,上了碼頭,目光帶著幾分迷惑打量著四周,遲疑了下,發現不遠處有幾頂看起來比較乾淨的轎子,連忙走了過去。
與轎伕聊了幾句,好像是在討價還價,過了一會,雙方滿意點頭,然後轎伕們當然是跟在僕役身後,抬著轎子來到客船底下等候,之後幾個僕役返回船上。進了艙中,應該走向主事人彙報此事。
就當某些人以為能再次見到那秀美少女時,卻見在船工們的幫助下,十幾個青衣僕役抬起七八口大箱子從船艙內魚貫而出,那吃力的模樣,可知箱子應該比較沉重小心翼翼的走下階梯,把箱子擺放在碼頭岸邊。隨之圍站在旁,仔細看護起來。
從外地來的。不知是返鄉,還是探親,見此情形。眾人又開始揣測,目光不停瞄向船艙方向,暗想,這回應該出來了吧。
然而,有些事情不是想就能實現的,只見船艙裡再次出現幾個侍女,模樣倒也清秀標緻,手裡捧著一些物事,款款而下,走近橋子旁,又是鋪綢墊紗。又是撒花噴粉的,不一會兒就把還算乾淨的轎子裝飾得煥然一新,憑添了幾分華麗。
裝點好轎子。幾個侍女返還艙中,在某些人期待灼熱的目光下,秀麗少女終於從艙裡走了出來,不過身旁有幾個侍女團團簇擁,只偶爾閃現綽約的身影。讓不少人失望不已,當他們想換個地方觀望時,人家已經坐入轎子中。在一群人的前呼後擁下,緩緩朝城中而去。
“瞧這派場。指不定是哪位達官貴人的
對著轎子指點私語片刻,碼頭上又恢復了忙碌的景象,畢竟人貴有自知。既然明知道對方背景不凡,就算有什麼想法都應該儘早斷絕了,免得惹出禍事來。當然,也有些或另有目的,或出於好奇之人,悄悄地尾隨而行。
,,
州衙,范仲淹書房之中,楚質還在述說著自己的觀點,認為如果有機會的話,那絕大多數人會選擇不勞而獲,而范仲淹設想的義莊就是實施這個平均主義,從某種程度來說。其實是在縱容族人的懶惰行為。
中國儒家講大同社會,要人們有無相恤,互救互濟,的身為儒家門人的范仲淹。更是身體力行著儒家的學說,設立義莊不僅是為了救濟族人,同時也是在實踐自己的理想,以實現傳說中的三代之治,也就是有田同耕,有飯同吃的平均主義思想。
然而義莊固然反映了范仲淹的理想願望,但是它不鼓勵族人去生產勞動,創造自己的財富,而是在養閒人,據此楚質就可以料想,當範氏族人習慣被養之後,就開始不事生產起來,只會在義莊身上打主意,吃義莊,非把義莊吃空才廿心,就算把義莊搞垮了,也不會有人痛心,因為那本來就不是他們的產業。
這並非楚質的臆測,歷史的事實就是這樣,畢竟有先例在前,遠有太平天國平均地權,近有集體農莊制,但最後都證明其最終會失敗。
如果有一個腐儒門徒在旁,聽到楚質的話,恐怕立即會用儒家人性本善的那套空話來回應,然而范仲淹出身貧寒,而且瞭解民生,不然也不會看出宋朝存在的弊端,極力推行新政,所以自然把話都聽進去了。
輕輕嘆了口氣,范仲淹搖頭笑道:“老夫本意,原是想解決族人後顧之憂,讓他們安心勞作,或苦讀求取功名,不料聽你之言,反而是害了他們。”
“其實範公善舉無雙,給世人樹立了榜樣,也不必因噎廢食,只要多增訂幾個規矩即可。”楚質說道,但對此也不抱什麼希望,畢竟義莊本身就是一種救濟行為,而且範圍比較狹只限於範氏族人7以說是家族產業,沒有問題才奇怪。“就如你所言,老夫何嘗不清楚購置義田之後,族中可能會有不肖子弟犯了規矩,然而,老夫寧願養百個閒人,只要其中有一人是急需幫助的,那就不枉老夫此舉了。”范仲淹淡淡說道。
寧錯養三千,不放過一人,這是一種何等博大的胸襟,相對而言,楚質覺得自己應該感到慚愧,畢竟自己看到義莊,只想著會有人從中漁利,縱容懶惰,卻從來沒想過。對於某些急需的人來說,卻可能會改變他們一生的命運,想必這才是范仲淹的初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