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湖盛會(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近了,眾人清楚的看見划著龍舟的是一群光赤上身的壯實漢子,只見他們口中發出整齊的號子,雙臂撐槳,猛然用力來回使勁,凝結的汗珠在明媚的陽光下閃爍著光芒,這是力與美的結合,讓人看得心神搖曳,精神亢奮不已。
轉瞬之間,幾條龍舟已到標竿之前,船頭為首之人,輕躬身軀,眼睛凝視前方錦彩,雙手欲試待發,而且靠前兩舟,迅速一致,並排前進,根本分不出誰快誰慢來,這個時候誰能爭標成功,那就看奪錦這人的技術與反應了。
瞬息,龍舟掠過標竿,錦彩消失不見,勝者為左邊龍舟,並排而行,左邊奪標之人伸的是右手,而右邊之人伸的是左手,確實佔了些便宜,奪標成功,龍舟並沒有就止停下,而是直接奔駛向遠處水域,直到消失不見。
龍舟遠去,但鼓聲卻沒有停息,而經過衙役書吏們的排程,前來看熱鬧的船隻也紛紛佔據了靠近浮板的位置,大船拋錨,小舟停槳,議論著這場才開始就結束的龍舟爭標賽,人人都覺得有些意猶未盡。
當然,這樣的盛會,安排的表演肯定不止這個而已,也不知是誰率先發現的,指著兩艘悄然出現的高桅大船道:“快看,那裡。”只見兩船船桅之上,用一條碗口粗的牛筋繩索連在一起,繩索緊繃,好像還懸掛有一些奇怪的小木板。
“我見過,那就是水鞦韆。”
近段時間來,經某些人的推波助瀾,對於水鞦韆,眾人還是有耳聞的,有些人還親身經歷過其中滋味,現在回想起來,感覺腦袋還有些暈眩。
“有人爬上去了。”
有人驚叫起來,只見兩艘船慢慢移近,有三五個年輕小夥,順著繩索攀到幾個鞦韆內,直立地鞦韆板上,面帶微笑揮手向眾人示意,在鼓笛的伴奏聲中,他們在晃悠的繩索上『蕩』起了鞦韆。
開始的時候,似乎還有些節制,但是到了後來,卻越『蕩』越快,越『蕩』越高,一直把鞦韆『蕩』到與鞦韆架相平,才猛地雙手脫開秋千繩,縱身飛向空中,在眾人的驚呼聲中,瞬間,在藍天白雲間翻了數個筋斗,像一隻輕靈的燕子鑽進水面,漾泛了朵朵浪花,過了片刻,湖面歸於平靜,幾個小夥的頭才『露』出水面,臉上的笑容越發的燦爛。
“好。”掌聲雷動,響徹雲霄,一陣接一陣的叫好聲接連不斷,近看才知道表演水鞦韆的驚險刺激,看著一個人飛向高高的空中,無依無助,讓人身臨其境,驚心不已,隨之又如同飛鳥一樣,在空中戲耍筋斗,又猛然扎入湖中,讓人一驚一乍的,又覺其表演令人難以忘記,回味無窮。
在陣陣歡呼聲中,幾個小夥在同伴的拉扯下,再次登上了甲板,又順著繩索爬上鞦韆,這時讓人興奮不已的時候開始了,宋代的水鞦韆活動,其實還比較單調,只是將『蕩』鞦韆與跳水相結合而已,但是有了楚質的指點,自然能玩出更多花樣來。
前翻、後翻、雙人跳、再玩幾個接力,如同在平地玩雜技一樣,只要楚質說得出來,重賞之下,這些伎人就敢嘗試,當然,由於練習時間較短,技藝不夠純熟,有許多複雜的動作肯定有些做不出來的。
而且簡單的技藝也有些生疏,不過對於杭州的百姓來說,還是頭一回看見這樣新鮮稀奇的表演,已經足夠令他們讚歎不已,哪裡還會在雞蛋裡找骨頭。
見到范仲淹也被湖中的表演所吸引,臉上『露』出淡淡笑容,楚質的心情也有幾分喜氣,特別是聽到圍觀百姓的擊掌叫好聲,他更加覺得自己連日來的辛苦沒有白費。
“大人。”一個衙役悄悄來到楚質旁邊,輕微說道:“出事了。”
心中一沉,楚質不動聲『色』,繼續看著水鞦韆的演出,輕聲道:“你先退下,我待會再去尋你。”
衙役應令而退,楚質也沒有著急跟去,站了片刻,察覺旁邊官員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水鞦韆之上,才悄悄後退幾步,沒有驚動他人,輕步來到衙役那裡,問道:“出了什麼事情,是否嚴重?”
安全第一,盛會沒有開始之前,楚質已經吩咐衙役乘著十幾條小舟,夾雜在眾船之中,時刻監控周圍情況,就是害怕出現什麼意外,沒有想到怕什麼就來什麼。
“也不算嚴重,只是翻船了。”衙役連忙說道。
事實也是如此,有些來遲的船隻,停靠的位置落在後面,根本看不到裡面的情況,聽到陣陣熱鬧的喝彩叫好聲,可見裡面的表演定然十分精彩,心情自然有些難耐,船與船之間肯定有些微的空隙。
大船也就罷了,但是有些小舟卻仗著自己船小好調頭,硬是往裡面擠,風平浪靜還倒沒有什麼,擠不進去最多是卡住了,可不知哪裡來的一股暗『潮』,一擠,沒有地方可躲,一個浪濤,船就翻了。
古人純樸,見到有人落人,立即發揚救死扶傷的精神,將他們撈了上來,會水,人倒沒事,問題在於,船卻壞了,自然指責對方的不是,開始吵鬧起來,聽聞訊息,衙役立即前來彙報。
“人沒事就好。”鬆了口氣,楚質就要揮手讓衙役將那些人遣送回岸,待盛會結束再審理他們的問題,可是轉念一想,盛會可沒有那麼快完,還是趁早此事解決為好,也好給其他人一個警示,將可能發生的事故化解於萌芽之中。
當下呼上幾個衙役,坐上了旁邊的小舟,悄無聲息的朝著外面行去,這片水域的確是堵塞得厲害,可是楚質也不是笨蛋,自然留有一條專用通道,派衙役把守,非官員船隻不得通行,所以小舟暢通無阻,很快就來到事發地點。
浮板上的眾人,似乎沒有察覺楚質的離去,或者察覺了也沒有聲張,依然專注的觀賞著水鞦韆的表演,良久之後,表演的伎人累得筋疲力盡,而且還出現了失誤,這時候自然不能再繼續下去,只能向四方陪禮告罪,圍觀百姓自然不會責怪,紛紛以熱烈的掌聲表示自己的心情,喝彩之聲久久不息。
鑼鼓聲音漸息了下來,見到湖中沒有了其他動靜,眾人紛紛揚揚的與旁邊同伴談論起剛才的水鞦韆表演來,而這時,兩艘高桅大船的甲板上,突然出現一群衣著彩麗的女子,順弟舷梯,纖腰款款扭動走入浮板。
浮板有三十米長,一幫官員只佔了其中半形不到的地方,還有大片的空『蕩』,某些人還在心裡暗罵這些官大人浪費,見到這個情形,也隨之明白過來,原來這浮板還別有用途,居然是表演的舞臺。
“還是楚知縣會辦事啊。”
一群青春靚亮,如花似玉的少女就在眼前,微風徐來,似乎還能嗅到陣陣幽香,而且清茶也已經換成佳釀,這讓某些官員心中暗爽不已,就欲誇讚楚質幾句,卻發現找不到他的身影,還沒有來得及奇怪,聽卻叮咚的幾聲,優美的絃樂飄然入耳,立時將人的注意力吸引過去,誰還會有心情理會楚質。
少女翩躚而動,舞姿曼妙,杭州城就一個樂司,官員之間的宴會應酬都是請她們前去助興的,按常理來說,對少女們的舞蹈也應該習以為常,但是今日看來,卻不知為何,感覺與往日有所不同,似乎,有了些什麼,別以前多了幾分韻味。
一曲終了,與四周百姓叫好聲不同,官員們應付式的掌聲中,多了些真誠。
向四方回禮後,起舞少女才慢慢退回船去,聲音漸息,過了片刻,只見一個身穿綠『色』丫鬟裝的少女抱著一架古琴,從船上盈盈來至臺前,只見她年約十六、七歲,長得清秀,身材嬌小,此刻她正將古琴擺放到一張矮几之上,眾人還以為是由她撫琴表演時,卻見她又退了回去。
這時,真正的主角才出場,只見一個身穿素白羅裙的高雅女子,從船上輕移蓮步而來,步步生姿,戴著面紗,令人看不真切她的容貌,卻更有一番朦朧美,『露』出的一對翦水雙瞳,顧盼生姿,頭頂鳳釵,秀髮披肩,一身衣裙雖有些寬大,卻依然可見她婀娜的體態。
她渾身散發出一種難言的的氣質,如同一朵聖潔的白蓮,出淤泥而不染,雖然看不清楚她的容貌,但是許多人完全可以確定,她肯定是一個絕『色』的美人,當她來至古琴前,先是盈盈一福,也不多言,優雅地坐下,伸出十根修長的纖蔥玉指,輕撥幾根琴絃,緩緩彈奏起來,餘音嫋嫋,優美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