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的一個皇帝,能力自然不會太差,可是親政二十一大批名臣能吏,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范仲淹、文彥博、歐陽修、韓琦、富弼等人,硬是沒有使國庫充裕起來,日子也過得蠻緊巴的,連夜裡想吃塊肉都要躊躇半天,、0M/

“才卿,治國安邦不是件容易之事,景純剛才之言,也有警示之意。

”趙宗實幽幽說道:“想我大宋之弊端,朝中諸公誰人不知,可惜了範相……。”

“夫君,莫要再想這些煩心事了。”高滔滔柔聲勸慰,美目流盼,看向高士林,露出一縷笑容:“恰好才卿在這,我們商量下什麼時候為他籌辦婚事。”

“姐姐……。”深思之色掠過,高士林俊面泛起紅暈。

“滔滔所言極是,待選定一個良辰吉日,我親自上曹府為才卿提親。”趙宗實大笑說道。

“那你們慢慢商量,我去坊市打聽下哪裡有銀杏葉。”不好意思繼續待在房中,高士林打了個藉口跑了出去。

二月二十日,陽光明媚,暖風融融,皇城外御道旁邊的貢院附近,擠滿了前來參加貢試的文人士子,其中自然也包括楚質。

與周圍盡是神色緊張的應試之人相比,楚質到坦然自若許多,畢竟知道自己的希望不大,自然是抱著見識的念頭而來的,心態擺正,心情當然舒暢。

望著人聲鼎沸的場景,極目遠眺,測算半天楚質也算不出參加貢試的到底有多少人,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可以容納萬人的貢院,今日一定會座無虛席。

開科取士。或許對許多目不識丁人來說十分地不公平。可是從某種意義來說。這何嘗不是一種公平地表現。起碼給出身貧寒地文人士子一個步入仕途、出人頭地地機會。有希望總比沒有希望好。畢竟以前在朝庭為官地都是名門望族出身。根本沒有貧寒百姓插足地餘地。可謂是處於絕對地壟斷。

而現在地世家大族在百年前或許就是普通地百姓。只不過是機緣巧合。恰逢其時。才會成為鐘鳴鼎食之家。而朝庭中有名望地大臣官員。除去少部分人。大部分地人並非世家出身。都是靠自己地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如同鯉魚躍龍門。從此平步青雲。這才是天下讀書人仰慕效仿地物件。

為了鞏固統治。皇帝對此狀況自然是顯而樂見地。真宗皇帝更是親近寫下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等激勵文人士子拼搏奮鬥地名言。可惜要成為躍入龍門地鯉魚之一。沒有點真才實學。機緣運氣。恐怕沒有那麼容易成功。

畢竟與其他朝代相比。宋朝什麼都缺乏。就是不缺少才華橫溢地文人學子。文風之盛。幾千年來。怕是隻要唐代能與之相提並論。沒有什麼出身限制。只要有機會、條件。哪怕你是低賤地僕役。也可以成為名家大儒。功成名就之後。世人只會讚揚你出身微寒卻努力進取。絕對不會以此嘲弄攻。寬鬆地治學環境。言者無罪地律令。絕對是後世文人夢寐以求、為之嚮往地朝代。

似乎有許多人都想回到宋朝當一個文人吧。楚質暗笑忖思。那自己豈不是成為許多人羨慕嫉妒地物件了。

“兄臺。別發楞了。準備入內考試。”一個好心地學子推了下楚質地肩膀提醒說道。

“多謝兄臺提點。”楚質微笑拱手道:“兄臺文運昌盛。”

“承你吉言,大家彼此。”好心學子回禮道,也沒有心思再與楚質扯下去,急促叫喚楚質與自己一同向貢院大門擠去。

“兄臺先請,我還要等位朋友。”楚質含《1/6\k手機訪問""">http:/* */@》笑婉拒,反正人沒有進去完之前,貢院大門肯定不會關閉的,用不著和人擠得一身汗,這樣反而影響考試地發揮,好心學子隨意答應一聲,再也沒有理會楚質,鼓起全身的力氣,擠身於滾滾人潮浪海之中。

參加貢試地文人士子果然夠多,貢院大門敞開了大概半個時辰,還有幾百人還沒有進入,不過要比剛才人滿為患的情況好上許多,而楚質這時也稍微活動身體,提起盛裝筆墨紙硯地竹籃,步履輕鬆的向貢院大門行去,也沒有爭搶擠先,而是落到最後一位。

“兄臺,為何神色慌張地,莫非是身體不適?”發現身邊有位相貌儒雅、俊逸清秀的青年士子面呈灰色,手中輕抖,楚質不由好奇詢問起來。

“我的筆墨紙硯不見了。”清秀士子哭喪著臉,提起手中只剩下一小疊白紙,顯得空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