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王八蛋城主不是早就要死了,怎的現在還不死!這都五六天過去了?這是不是緩兵之計?

不過好在這時候,王女黨的某個邊緣份子忽然備下重禮,求見了正準備閃人離開上任的張振灝:

“大將軍可知道大事不好?若不注意的話,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大將軍的功業,即將付諸東流啊!”

這種文人說話,就和裝神弄鬼的算命先生一樣,第一句話就必須先嚇住你再說,不把你嚇住怎麼能實施接下來的計劃呢?好在張振灝這種年年不忘摘桃子補刀的人也不是什麼英才,本來打算拔吊無情收下禮物馬上翻臉走人的他,立即就皺眉道:

“什麼事情?你可不要胡說八道?”

王女黨這邊緣份子叫做胡樸,立即便神神秘秘的道:

“大將軍可曾經聽說,最近軍方里面有人說那幫草原蠻子是在行緩兵之計?”

張振灝一怔道:

“是啊,怎麼?”

胡樸一拍大腿道:

“那就對了啊,大將軍您這一次強勢上位,雖說是眾望所歸,但總是有些小人心懷嫉妒,他們在這裡造勢說草原蠻子行緩兵之計,那意思就是說對方實際上很不簡單,倘若君上信了這讒言,您猜下一步他們就會做出什麼事情出來?”

張振灝此時已經有些被胡樸給說服了,情不自禁的道:

“做什麼事情?”

胡樸面色凝重的道:

“自然是以大將軍你從未統帥過大軍為由,要將您老人家撤換了,換成那些有戰場經驗的小人去了!而君上素來謹慎,是很有可能被說服的啊。”

張振灝想來想去,覺得面前這廝說得極有道理,頓時拍著他的肩膀道:

“你說得很有道理。”

胡樸急聲道:

“事實上,小人之前誤入歧途,投向王女那一黨,此次前來,就是希望棄暗投明!大將軍卻是不知道,這謠言的源頭,便是出自王女黨人,這幫人施展出奸計來要阻礙大將軍上位,其實就是忌憚大將軍雄才大略,以此事一飛沖天,終不可制啊。”

張振灝此時聽著胡樸的話,端的是覺得他講的每一個字都說進自己的心坎裡面去了,忍不住有些焦急更是有些自豪挺了挺胸道:

“那以你之見應該怎麼做?”

胡樸立即道:

“當然是回擊回去了,狠狠的唾罵對手,絕對不可以在氣勢上弱了半分,否則的話,對方都是要得寸進尺的,同時還要揭穿這些潛藏起來的王女黨的真面目,大將軍,要知道,你的背後卻是站著王后她老人家啊,佔據了先天優勢,我們自然是無往而不利!”

是日,張振灝在上朝的時候怒罵兵部侍郎李覓,國舅爺充分展示出來了他的嘴炮實力,將拙於言辭的李覓迫入絕境,更是隱然暗指他乃是王女黨,因此李覓憤然辭官的時候,國君也是起了疑心,居然准奏.......

次日,張振灝匆匆啟程,自然是為了避免事情有變,急忙趕赴前線摘桃子去了,自家只要在屁股下面把討伐軍大將的位置坐穩,別人怎麼搶也搶不走啊。

就在張大將軍啟程後的第三天,雖然東夏國中依然是晴空萬里,但是,受到了南下的冷空氣影響,還有暖溼洋流的回溯,還有一大堆亂七八糟解釋不清楚的原理,林封謹等人期待已久的雨水,終於從鉛灰色的天空當中傾瀉了下來.......這一次下的雨不是滂沱大雨,而是淅瀝瀝的中雨。

這場雨一降下來,就預兆著吳作城這一帶區域的雨季降臨了,就類似於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季節。這場雨一落,就不是什麼兩三個時辰停得下來的了,而是二三十天........

可憐那在吳作城下苦苦守候的東夏軍,再次陷入了帳篷不夠用的尷尬當中,一個平時容納十個人的軍帳,現在足足要塞下五十個人!你說大家偶爾這麼擠擠,咬咬牙就過去了,可是整天整天的這麼擠著,真不是人遭的罪啊,想象看,隨便一個人放個屁,都是五十個人一起聞........

雨季一來,林封謹居然還猥瑣無比的讓人繼續拖延了兩天時間,讓東夏軍迴歸的道路徹底的被雨水泡松,泡酥,泡爛!

什麼?怎麼拖延?那當然是加倍送錢了,之前一次性送進去五車財貨,現在就送十車,二十車!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只要你們敢要,我搬空家底子,一百車也能送!就怕你們不敢要。

但是要了又如何呢?

雨水延綿,這些沉重的財貨東夏軍難道搬得走?最後大軍壓境,甚至都不用三里部的人動手了,直接讓俘虜的東夏軍重新將其搬運回吳作城就好了.....

很顯然,當東夏軍感覺到了徹底不對的時候,林封謹已經主動派遣人斷絕了和他們的來往,當然,使者在私下相會的時候,還是可勁兒的強調著城主頂多就只能再撐兩三個時辰了,而這謊言又彷彿像是救命稻草那樣被東夏軍死死抱住。

終於,絕望的東夏軍開始崩潰了,就彷彿是一塊糕點那樣,本來是很緊實的,但是在水裡面浸泡得太久,自然就開始疏鬆,發黴,最後散落,而三里部的一干戰士都是住在乾燥溫暖的屋子裡面。唯一的怨言就是“太閒”“有勁兒沒地方使”。

在這樣的巨大對比下,東夏軍餘留下來的殘部就不要說了吧,因為能夠拿來遮雨的東西都被人扒拉走了,連牲口都在雨水裡面瑟縮淋著,何況是其他的玩意兒,所以當做飯的大頭兵發現,柴火堆上的油布糝草也不知道被哪個被雨水澆得半死不活的哥們順走了以後,那隨軍搬運過來的大堆柴火都被整整淋了大半天,澆了個透.......

這乾透了柴火吸飽了水,一斤都要變成斤半的重量!引燃起來何等費事?就算是點燃了,那煙霧之濃稠可以說是不是狼煙勝似狼煙,整個灶頭裡面可以燻得死老鼠!

東夏軍有個編制就是“夥”,類似於“連”“排”的編制,一夥便是三十人,為什麼弄出來這麼個編制,便是因為這時代的鍋面積有限,一口大銅鍋,煮出來的飯也就夠三十個人吃,所以大家裡都是一鍋裡面攪勺的,也就乾脆是一夥了。

這一夥人裡面就有一個伙伕,這伙伕只有危急的時候才上陣,平時就是煮飯弄菜燒水,伺候這一夥人的菜飯熱水。而大營當中嚴防煙火(林封謹弄出來的木鳶害的),所以伙伕做飯的柴火都得自個兒去領,結果今兒去那邊領柴火,分到的就是這些還在流水的坑爹貨,這些玩意兒能點燃,那估計至少得晌午了,伙伕一說,大頭兵們無不破口大罵,都頂著雨要去後面那些輜重官處討說法。

結果走到半路上就聽說,因為雨天路爛路滑,本來說是明天就到了補給車隊完全沒有影子,夢想當中的帳篷也是化為烏有,偏偏這時候還有細心的伙伕發現,之前為了做雲梯,還將柴火折騰了一大半走,所以現在就連溼柴火都是緊俏東西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