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全面碾壓(第3/3頁)
章節報錯
很顯然,雪狗做到了這個地步,那麼顯然就是在獻投名狀了,這種事情說實話,很顯然苦肉計也不可能做到如此地步的,可見雪狗這人的心性也是狠辣決絕。董仲舒更是雄心壯志,此時更是打著要用儒家一門獨尊,將其餘的學派精華都是兼收幷蓄的主意,自然不可能錯過雪狗這麼一個深知內容的人才,立即就是含笑扶起。
剩餘下來的墨門弟子面面相覷,還是有一多半願意降服,剩餘下來的都是被捆綁了起來,面色平靜的自然是少數,大多數都還是臉色慘白,雙眼絕望。林封謹看了看山長和師尊一眼,知道這時候弟子的一大用處(背黑鍋)到了,便站出來了淡淡的道:
“凡是願意棄暗投明的,給他們一把刀,去墨英的身上捅一刀或者說是殺一名同門就算他們過關!”
聽到了林封謹的說話,投降的這十多人鼓譟了起來,林封謹揚手就是一劍,將鬧得最大聲最激烈的那人殺了,冷冷的道:
“不願意去的就兩個選擇,第一是被吊在杆子上被風吹死,第二個選擇是現在被一刀捅死。”
此時站出來的人當中,有兩個估摸著是要玩身在曹營心在漢那一套的,應該是徹底絕望了,大叫一聲就對準了林封謹直撲了上來,估摸著死前應該是想要拖幾個墊背的。但他們也不想想,墨門本來就是以機關出名,他們兩人此時離開了鐵甲神獸,估計林封謹一挑二都是輕輕鬆鬆的,何況是在這萬眾矚目的情況下?立即就被射成了刺蝟。
在血淋淋的死亡威脅下,墨家兼愛門的這些人的最後堅持終於徹底崩潰,紛紛上前,選擇了去墨英身上捅一刀。不知道什麼時候,東林書院的幾位大佬都已經不見了,畢竟儒家也是宣揚“仁”“恕”之道,當面看著這些事情發生總是不大好的,正所謂眼不見心不煩就是這個道理了。倒是有林封謹這麼一個上道的弟子來料理這些麻煩事情還真是不錯,可以說是省心省事,就算是有什麼謠言呵斥浪費幾句不就交代過去了........
這一戰之後,東林書院格物系應該很快就會被開設了起來,事實上,經過多年的收集,墨家當中那些普通的典籍,比如九章算術,考工記,算學入門等等都是早就收集完備,就連一些中層典籍,比如天工開物,夢溪筆談等也收集了一些,當然,缺的就是高階教材。
這一次伏擊之後,這些“棄暗投明”並且也沒有了回頭路的墨家兼愛門弟子,便可以對這些教材進行修訂,更是可以完善出機關術方面的高階典籍知識!
依照東林書院的鼎鼎大名,每年都可以聚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優勢,可以想象得到,根本要不了三四年,墨家傳承了幾千年的知識估計也都會被東林書院完全消化,進而在機關學上的造詣可能與之分庭抗禮!
董仲舒此人身為山長,做事手筆之大,往往都是經過了深謀遠慮,佈局得極其深遠,一旦你恍然大悟發覺他在做什麼的時候,他早就得手甚至是連手都洗乾淨了。
林封謹看著這位和藹而魁梧,並且還有些不修邊幅的山長的背影,忽然有些明白為什麼像是陸九淵這樣的人峭拔傲岸人物,也是會被他所用,甚至林封謹隱隱約約心中有一種詭異的感覺,那就是恐怕這天下能在死去幾百年的衛明帝的明計下應付自如的,山長應該名列其中吧。
“我終究還只是小聰明啊。”林封謹嘆著氣搖頭道。
同時他撩開了帳篷,對著剛進去不久的魯三噓寒問暖的:
“兄弟,這裡睡得慣嗎?需不需要女人暖床?”
這過分的熱情搞得魯三最後都惶恐無比,以為這位權勢不小的林公子有龍陽之癖看上自己了,嚇得抱著被子直哆嗦,最後好不容易才聽到了一個天籟之音,原來是看上了自己這在天上飛的本事,熱情誠邀他幫忙的。
不過魯三這人有恐高症,背叛墨家也是很有一部分這原因在裡頭,將自己的顧慮一說,林封謹一拍大腿就拍了板:
不要你老人家上天,你幫我帶帶飛行員,做做飛行器好了。而且我的要求很簡單,能飛就行,不要求有什麼戰鬥力,能上天去,然後安全回來,將自己看到的東西一講就可以了。完事以後千兩紋銀相謝,這時候可以先給一半。
魯三迅速就被說服了,當然,不是基於林封謹的口才,而是基於那一千兩紋銀.......只要不上天,什麼都好說。當場就拍了板。
而東林書院當中已經是有四大門徒之一的這種人物投靠,所以魯三這麼個小角色既然林封謹開口討,這個面子卻也是不能駁回來的,於是,魯三便是留了下來,準備和東林書院的人分道揚鑣,林封謹繼續往吳作城走,書院的自然是準備回去籌備格物系去了。
倒是臨分別的時候,兩位老師都有給林封謹鄭重的交代了話,陸九淵說的是:莫非命也,順受其正。
這八個字聽起來莫名其妙,但實際上這八個字是出於:孟子.盡心上,後面還有一句呢,那便是: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
而陽明先生說的也是類似:富則兼濟天下。後面那句沒說出來的話則是:窮則獨善其身。
這兩個老師其實都是在關心林封謹,說得十分斯文,其實表達的意思都是讓他覺得一旦戰局不妙就還是快點閃人跑路,可見兩位先生現在也是明白了過來,再強大,再有潛力的學生,死了也就是一具毫無用處的屍體,只有活下來的學生才是好學生啊.......
***
五月十三日,林封謹正式抵達了吳作城,而根據獲得的最新訊息,對方已經在四天之前誓師出發,距離自己只有不到兩週的路程。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東夏對這次行動顯然是格外的重視,竟是在出發前又額外增兵兩萬,總人數達到了六萬之多,這六萬人當中,就算是除掉輔兵,輜重兵等等,也至少擁有三萬多的精銳,堪稱東夏這些年來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
除此之外,東夏人的統帥叫做李明華,這個人已經是年方六旬,老當益壯,乃是累積功勳升任上來的,很顯然,對方也絕對不是沒有做調查,在主帥的選擇上就具備了十分強力的針對性。
強兵,人多,將老。
這就是東夏統帥的特點,顯然他們不僅僅是在兵力上完全佔據上風,更是選擇了一名征戰一生,經驗豐富,行事謹慎的老將領軍,那就是擺明要以堂堂正正之師平推過去!絕對不給對方以可乘之機。
事實上,這也是最麻煩的敵人,沒有之一。尤其是在你的實力還在其之下的時候最糟糕的狀況。
林封謹到達了吳作城之後,也並沒有派遣人馬出去進行襲擾了,很顯然,對於一名老將來說,他每日裡紮營的時候一定是滴水不漏,未必能找到什麼破綻。更關鍵的是,這一戰必然是一場守城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