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老謀對深算.....(第2/3頁)
章節報錯
“想到就做,我就是覺得你們飲剩下的殘茶不錯,想要嚐嚐而已,那麼就喝唄,在身上套那麼多枷鎖做什麼?你家中豪富,便送我半斤這女兒香吧?我老人家十三年沒出過手了,好歹這一次為了你家裡面的安危破了例,你也是應該補償我一下。”
林封謹心中一寒,感情山長的意思是:那拜魔教徒居然都打自己家中的主意了!多虧董仲舒似乎有注意到,因此出手,結果當然不用說,繞是如此,林封謹忍不住都是十分感激。
董仲舒一揮手,平淡的道:
“小事而已,做師長的順手保護一下學生的家人,這種事情是分內的........我也是剛剛才聽你們說,法家這幫人有備而來,居然今兒白天還走了這麼一著伏筆出來,嘿,倒是好算計!不過我看他們想要心願得償也難。”
林封謹想了想,疑惑的道:
“山長的意思,學生還不是很明白。”
董仲舒哈哈大笑道:
“你就只管按照我的原話去做就行了,把那半斤香片明日送到我這裡來,老友殺了一條肥狗,灑家已是飢腸轆轆,祭五臟廟去也!”
這句話說完了以後,董仲舒便忽然消失在了林封謹的面前,卻聽窗外有聲音遠遠的傳來:
“大風起兮雲飛揚,彈長鋏兮切肉香,眠小娘兮調陰陽,不覺曉兮大天亮.........”
林封謹呆滯了一會兒,看著閔真道:
“閔先生,剛剛咱們遇到的真的是山長嗎?”
閔真苦笑道:
“山長一直都是這麼遊戲風塵的。”
***
翌日,林封謹在給呂羽繳令的時候,便順帶說起來了法家的向聚一行人的事情,對其極盡量褒揚,最後更是很乾脆的暗示,說目前刑部當中人才凋零,既然有現成的精通律法的人才,為什麼不用呢?
甚至林封謹都還舉出了兼聽則名,偏聽則暗的道理,意思就是說,先王在的時候,用東林一脈的臣子在朝堂上較多,治國方略也多偏向於東林的理念,不過看起來應該不是很適合現在五國混戰的亂世,而是適合於大治之世,所以一直未有突破,所以在這新陳交替的時候,為何不大膽改革?
呂羽聽了林封謹的話以後,覺得很驚奇,忍不住便道:
“卿也是東林書院出身,怎麼會這樣說話?”
林封謹正色道:
“在君上面前,沒有書院派系的分別,只有君臣的尊卑。”
呂羽聽了表面上不說什麼,心裡面還是很舒坦的,做君王的最忌諱的就是臣子結黨,這樣來聯手對抗君王,所以書裡面才告誡說:君子群而不黨就是這個意思,林封謹說這些話,就算是傳到東林書院裡面去,都只會被人說他識大體,不會有什麼多餘的閒話。
聽了林封謹的話,呂羽笑了笑道:
“哦,那你繼續說。”
林封謹道:
“有云:治大國若烹小鮮,這是從廚道來諷喻治國的道理,不過,若進一步向廚道引申的話,敢問王上,一道美味只放鹽能做出來嗎:須得是花椒,辣椒,姜,醋,醬油等等調料一起配合,才能烹飪出色香味具全的佳餚。治國之道,臣以為也應該是秉持海納百川的原則。”
呂羽微微點頭,忽然笑道:
“怎麼朕覺得你如此熱心,是想要找法家的人來接手,你好撂挑子了呢?朕以為你說的都是廢話,懶病犯了是真的吧!”
林封謹目瞪口呆,呂羽得意大笑,笑聲幾乎都要傳出到宮外去了。
***
第三日,呂羽上朝頒旨,便是宣佈了空懸了好幾天的刑部任命。
最矚目的位置,便是刑部尚書的位置,由澧郡知府何歐接任,這何歐卻是個普通的秀才出身,沒有進入什麼學派的,資質中等,長得胖乎乎的甚是和氣,平日與同僚相處的時候,都是一團融洽。
按理說這個人是被“超拔”出來的,並且若論知人善任的話,何歐最適合的位置也不應該是這刑部尚書吧,刑部這地方,主殺伐決斷,一國的刑獄,要一個老好人做什麼?說實話,貌似何歐做吏部尚書更好一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