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友軍(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些騎手的素質也不怎麼高,我看他們有的人用單手控韁都很勉強,更不要說是騎射了。”
***
儘管前來的這一支騎軍幾乎是被林封謹身邊的人噴得那個是體無完膚,但是,好歹他們也是東夏軍的正規軍隊,這樣的直接強突過來,還是在對方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也是給東海聯軍造成了重創。
林封謹在城樓上面看的很清楚,這支騎軍從西面衝入到了敵陣以後,剛剛衝到了一半就失去了衝擊力說實話,對於騎兵來說,出現了這樣的狀況實在是非常要命的事情。
以高速衝刺起來的騎兵造成的破壞力可以說是相當驚人的,人馬合一的衝撞力加起來的話,正常人只能用螳臂當車來形容,騎手根本不用揮舞武器,所做的事情便是調校槍尖或者說刀刃的角度,就可以輕易的刺穿人體,或者說是在敵人的身上造成可怕的傷口。
可是,這是建立在了衝刺起來的基礎上,一旦騎兵失去了這個優勢的話,陷入到了步兵的包圍當中,那就可以說是一對一的話都很頭痛,對方可以充分發揮機動的優勢,持續的在馬屁股後面槍刺,這就非常厭惡了,馬兒調頭的速度肯定是沒有人切換位置快的,何況真正的戰場當中,騎兵速度一降,那一匹馬周圍至少能圍五六個人!
有道是雙拳難敵四手,何況是圍了五六個人的情況下呢?
正因為是這樣,東海聯軍並沒有直接崩潰,而是在騎兵衝入到了大營當中以後,在眾多的足輕頭吹響的尖銳竹哨聲催促下,瘋狂的包圍了上去。雙方開始呈現出來了僵持的局面,看著下面的戰局,林封謹忍不住聯想到了自己上輩子在北方經常看到的場面一輛笨重的鏟雪車,發動機出現了撕心裂肺的轟鳴聲,屁股後面也是冒著滾滾的黑煙,艱難的將路面上的大堆積雪鏟開,痛苦得下一秒就要拋錨了似的。
終於,東夏軍的這支騎兵成功的將東海聯軍下面的大營鑿穿,成功的達成了戰術目標,毫無疑問,這一下給予了東海聯軍重創。這也是很正常的,無論是人還是畜生,被狠狠的捅了一刀並且還是直接捅了個穿透傷都不會太舒服,同理也可以設身處地的為東海聯軍想一想。
但是,損失慘重的也絕對不止是東海聯軍,發起衝陣的這支東夏騎軍也是好不到哪裡去。
這麼說吧,將東夏騎軍比喻成一根粗大的冰棒,那麼東海聯軍的大營就彷彿是一盆開水,這根冰棒兒在這盆開水裡面溜達了一圈終於逃了出來以後,已經至少縮水了一大半,加在了它前面的形容詞也可以從“粗大”變成了“細長”比較貼切。
林封謹身邊的這些護衛都是騎兵戰的專家,並且射術奇強,射術強的前提肯定就是視力非常好,因此已經很精準的將東夏騎軍的損失報了出來:
“衝陣之前乃是一千六百騎左右,現在衝出來的有八百四十騎左右,不過,至少有兩百匹馬廢掉了,還能恢復戰力的頂多只有六百騎。”
“我發覺後面那些東海聯軍看起來都是在衝著人下手,馬兒卻是留了下來,看起來東海聯軍很缺牲口啊。”
“他們有不缺牲口的時候嗎?”
“這一次東海賊死了多少人?有人關注過沒有?”
“這個營地當中的東海賊大概是在五千人左右,傷亡主要出現在前半段,不過至少也是在兩千人上下,他們的主帥親兵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東夏國的騎兵在衝刺到了一半的時候,有一個很明顯的停滯過程,彷彿是撞到了牆壁一般,那時候便是主帥親兵出手了。”
“.......”
此時雙方這一戰也是兩敗俱傷,但是準確的來說,還是東夏國吃了虧,對方用兩千多人換了接近九百名騎兵下來,這是相當賺的事情,林封謹乃是打老了仗的,在正常的情況下,五比一的戰損都是可以接受的。
也就是說一個騎兵換五個步兵,雙方都能勉強持平,這不僅僅說是戰力,因為騎兵要供養坐騎,所以實際上在消耗軍資的方面,供養一個騎兵耗費的資源,差不多就等同於供養五個步兵的資源。
再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吧,東海聯軍在吳作城下碰得頭破血流,死傷至少超過九萬人,林封謹麾下的騎兵也只是損失了四千多人而已,甚至超過一比二十的比例!當然,這麼說起來有些片面,因為東海聯軍有很多死傷也是城防造成的,但是林封謹可以肯定,依照東海聯軍對人命的輕賤程度來說,若真的是有辦法拿二十個步兵來兌掉自己一名騎兵的話,鴉鬼策肯定是會二話不說的進行兌子的!
此時既然發覺東夏國的援兵到了,對方的大德信很乾脆的將分開的兵力給聯合到了一起,然後重新修築營寨,這時候還有千餘騎兵環視在側,除非同樣也是擁有一支騎兵進行掩護,否則的話,馬上撤走只會導致騎兵攆著屁股追擊騷擾直到崩潰。
畢竟步兵要想對抗騎兵,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結陣扎堆,但是在逃命跑路的時候顯然步兵很難做到這一點當然,很難絕對不代表沒有,不過大德信的麾下步兵若能有如此精銳,那又何必要逃呢?
接下來,大德信在整理營寨的時候,便點燃了狼煙,可以見到三股筆直的黑煙直衝上天,這應該就是求援的標誌了,見到了這一幕,林封謹皺起了眉頭,感情東海聯軍在這邊竟然還佈置了部隊?真是見鬼了,這樣是最麻煩的了。
很顯然,東海聯軍增兵了以後,那麼東夏領軍的將軍肯定也會求援,援軍越來越多,規模也就會變得越來越大,最要命的是,自己來這裡不是打仗的啊,而是找人的,這樣弄出來大混戰了以後,自己要等到什麼時候?
並且對於林封謹來說,千人規模的戰鬥當中,他帶領這百餘名赤騎還能起到不小的作用,可是一旦是萬人混戰,那麼他的作用便是會變得微乎其微了!除非他具備窩津神降臨那樣的變態實力,否則的話,人越多對他越是不利啊。
此時既然東海聯軍已經開始回縮排入到了防守狀態,外面的騎兵也是開始繞城賓士,然後在旁邊叫開城門,讓人出來迎接。因為這是朝廷的援兵,並且統帥這支騎兵的統領的官銜肯定至少也是個參將,所以全縣的官員也是必須要去的,林封謹本來是不想與東夏軍當中的人照面畢竟這些人有一定的機率做過自己的俘虜。
不過再仔細一想,既然以後肯定是要和這廝同在一座城當中呆上一段時間,因此要躲也多半是躲不過,再說了,自己和崔王女的姦情也絕對不是白給的,所以便也混雜在了縉紳隊伍裡面去。
在前往西城門的路上,林封謹見到新任的廂軍指揮使方起眉宇當中卻是有些興奮,便詢問道:
“方大人此次排程得當,朝廷的援軍一來,尚強縣必然固若金湯了,必然指日升遷。”
方起卻是笑道:
“林公子說笑了,不過此次來援的這位將軍應當姓孟,說起來還是我的舊識,想到了大概二十年未見,心中有些感慨。”
一干人來到了城門當中,便是夾道歡迎,果然見到前面的牙兵前來通傳的是:殿前都御使,六品揚武校尉,孟承德將軍提兵來援,兩排牙兵排列出來了之後,一干騎兵便是魚貫而入,自然有人將其帶去廂兵那邊的軍營,校場上,治傷的治傷,休息的休息。而這位孟將軍看起來頗為文弱,臉色蒼白,也不知道是心痛自己麾下的騎兵死了一大半,還是在衝陣的時候受了什麼內傷。
然後這位孟將軍便被請到知縣衙門敘話吃酒,因為知縣衙門已經被燒了,所以也只能去臨時縣衙。
去到了臨時縣衙之後,這位孟將軍被推到了主位上面坐著,他也不推辭,四平八穩的坐了,讓人擺酒也擺手說不忙,一見到了這幅做派,在場的老油條就知道他肯定是帶了上面的鈞令而來的。
果然,他坐定了以後,便用有些低沉的聲音道:
“不知道哪位是王仲明?”
王舉人頓時站了出來,心中還是十分惶恐的,不要看他這老油條久經風波,此時也是有些膽戰心驚滅門縣令,自立為知縣,這兩樁罪名隨便坐實一樁,那可都是抄家滅族的大罪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