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和合報平安,

丹田有寶休尋道,

對境無心莫問禪。

這副畫的畫工也就是一般而已,並且無論是後面的詩,還是書法,也就只能說是勉強能看,可能對於原作者來說,那是嘔心瀝血的得意之作,但對於其藝術文學價值方面,真的是難登大雅之堂。

只是林封謹看的也不是這一副畫的畫工和筆法什麼的,他的目光,停留在了這一副字畫的落款上面。

晚亭會後醉別,蘸醉書畫,酣暢淋漓,

孓立老人

仲景十一年七月。

這“孓立老人”想必就是作者的自號了,很遺憾,林封謹沒聽過。

但是,仲景這個年號,林封謹卻是知道的啊!那便是衛明帝錢許的長輩,衛端宗的年號!距離現在也是三四百年了!

而這幅畫是被送到了書畫店裡面去裱糊的,那就是說,它至少在當時不是古蹟,而是新作,所以需要裱糊之後才能夠儲存良久。

那麼也就不難推測出,面前的這一條中央大街,實際上是記錄下來的三四百年前中央大街的盛況,再聯想到之前辰三對巫像的考據發現,認為這裡根本就不是末代帝王衛烈帝臨時修建出來的,此時就基本可以確定,這一處璽陵應該也是三四百年前修築的,乃是大衛朝遺留下來的遺蹟,當年的衛烈帝應該只是借用了一下這裡而已。

這倒也罷了,林封謹最重要的發現,還是在於確定“仲景”這個年號上。

為什麼說這是最重要的發現?

因為既然這裡有很大可能是修築於仲景年間,那麼,如此宏大的工程,並且還是在湖泊的附近修築,那麼,很可能就和當時正是如日中天的“樣子雷”脫不了關係啊,而林封謹那裡,還有得自樣子雷最後一代家主雷樊的一系列相關的資料,假如能夠找到類似的結構圖,那麼林封謹便自然可以按圖索驥,省掉不知道多少功夫了!

***

接下來林封謹在自己的帳篷裡面呆了一會兒,便又匆匆的走了出來,也不要人陪同,直接走入到了靠得最近的一處店鋪內,然後半跪在地,用鏟子開始挖地,一直挖到了大概半米深的時候,便發覺下面全部都是清一色燒製出來的大塊青磚。

林封謹抓了一塊青磚來看,便見到了青磚的背面鐫刻著五爪金龍的龍紋,頓時就呆住了,隔了一會兒才苦笑道:

“真見鬼,我應該在看到了這條長街就想到的,明明就是史書上面記載的天街,這裡根本就不是什麼璽陵啊,這裡乃是不折不扣的帝陵!!”

原來林封謹之前讀史的時候就見到過,說是大衛朝的某個帝王因為早年就經常害病,好幾次差點死掉,因此一朝手掌大權就在“求長生”,直接的說就是怕死,他從二十歲的時候開始就服用各種丹藥,然後還要派人去海外求不死藥。

這皇帝不消說,肯定是死得極快的,從十五歲親政的時候開始,就已經身子骨十分虛弱,好容易拖到了二十七歲就一命嗚呼,在史書上都是特別有名的,在二十四歲的時候,就已經是好幾次從死亡邊緣的時候搶救過來的了。

不過該來的總是要來,好在皇帝身體弱的好處就是,都知道他撐不久,所以可以提前的修死後的寢陵,這位衛宣宗卻是有一個很大的癖好,就是喜歡熱鬧,人多,尤其是喜歡中都當中最熱鬧的這條中央大街,經常出來微服私訪,混跡在熱鬧的人群中不知道多開心,因為他覺得人多陽氣足,無常就不敢來索命了。這條中央大街因此經過屢次擴建,改修後,格外的繁華,甚至被稱為天下第一街。

正因為是這樣,在修築寢陵的時候,這衛宣宗就強烈要求在自己的墓裡面弄這麼一條長街出來,死了以後的話免得自己寂寞,也可以時時飽覽自己喜歡的風物。

說到這裡,就不能不講一講大衛朝的政治制度,乃是採取的多人內閣制度。雖然也是對君王做出了多方的束縛,可也是確保了哪怕皇帝昏庸,也能夠最大限度的糾正其對國家的傷害。皇帝確實是有最終裁決權和選擇權,不過絕大部分的國事,都是先由內閣的一干大臣經過了稽核批閱以後,再呈給他的,這就相當於已經是從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皇帝的任性。

比如說有證據確鑿的殺人案,沒有制度約束下,昏庸的皇帝就可能將兇手判為無罪,可是內閣呈上來的摺子裡面,很可能給皇帝的意見就是絞,或者說是斬。皇帝也就只能選擇怎麼讓兇手死。

又比如說是軍國大事,內閣上下討論覺得可以戰,那麼給君王的選擇就是選擇是這個月的初一出兵,還是這個月的初十.....

當然,不排除皇帝也有自己主見,不願意做選擇題,要自己拿主意,這時候只要不是大事,往往會給點面子順著他,但一旦是很明確的大事,也往往會被內閣否決,由給事中進行封駁不過為了維護君王的權威,三封三駁以後,給事中就自動離職了,永遠無法仕官,所以也決定了幹這件事一定要慎重。

這麼搞的話,雖然後世的帝王顯得有些窩囊,但一來權利被分薄到了內閣的所有人手裡面,幾乎就杜絕了權臣造反的可能,並且這麼商量著,由一群老油條群策群力辦出來的國事,也多半是比依靠某個君王一拍腦袋搞出來的決策要好得多的,三個臭皮匠賽個諸葛亮這是顛仆不破的硬道理。

衛宣宗的要求自然是被內閣透過了,因為當時大衛朝的國力格外雄厚,經得起糟蹋敗家,所以也就是想方設法滿足了他的要求,在史書上便有記載,說是衛宣宗的寢陵裡面有一條巧奪天工的“天街”,據說當年衛宣宗當年下葬之後,便有不少人夢到他從天街的起點走到了盡頭,然後含笑登天而去。

***

此時林封謹既然查到了這裡的正主,那麼當然就明白了過來:這裡所謂的璽陵,乃是當年的衛烈帝順便就改造了一下衛宣宗的寢陵,拿現成玩意兒弄出來的。

這樣雖然說有些不尊敬長輩的味道,但其實天家當中的齷蹉事其實多得很,反正衛宣宗和衛烈帝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幾乎是遠得很了,兩人真見了面的話,說不定還得往死裡面掐呢!

為什麼這麼說?那是因為帝位的傳承當中,可以說都處處都浸泡著血腥啊,衛宣宗當年上臺就不大光彩,他是依賴自己的親身母親在宮中的權勢,乘著帝位更迭的時候,從自己的叔伯兄弟弘親王手上搶來的帝位。

不消說,這廝一登基,就將弘親王的全家上下連同子孫什麼的,都殺得乾乾淨淨,不留後患嘛。

而衛宣宗死後大概也是遭了報應,本來是即位想要傳給自己三歲兒子的,結果他嚥氣的時候十分突兀,也是恰逢六十年一遇的大祭,整個皇族都齊聚京師,當下頓時舉國動盪,紛紛都在眼紅帝位,可以說是將京師都是搞得烏煙瘴氣,動盪不已。

結果,這時候有一名叫做錢越的宗室野心勃勃,索性孤注一擲,他的岳父是當時的九門提督,又勾結上了當時已經註定要被邊緣化的御林軍副統領,幹了件十分缺德的大事!!

調兵將城門一堵,索性是將京城裡面有王室血脈的皇族男性全他孃的殺了個乾乾淨淨,這樣的話,有資格坐上那個位置的就只有他了。這樣一來,內閣的各位閣老也是面面相覷,只能捏著鼻子認了,而這事辦得再噁心,卻也恰好堵住那些想要起兵“勤王”的大將的嘴巴。

因此,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衛烈帝錢慎對這宣宗的寢陵毫無尊敬之意了錢慎的祖宗錢越,把宣宗的子女,兄弟,親戚都殺得乾乾淨淨的,差不多都是絕後了,只剩餘下來了他自己一根獨苗,那麼就不難推論,宣宗見了衛烈帝的祖宗錢越肯定是要死掐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