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林封謹再也不敢託大,隨行都帶上了兩百餘名三里部的精銳拱衛周圍,有了這些人護在身邊,並且也沒有攜帶貨物,可以說草原上便是海闊天空,大可以去得。

這一路行來,路上倒是風平浪靜,倒不是說草原上忽然變得治安良好,而是對於各個部族來說,想要吃下林封謹他們這兩三百號全副武裝的流竄馬賊,偏偏還沒有任何的貨物,那真的是實在是收入和回報不成正比,幾方權衡之下,自然就放他們過去了。

科託部落卻是草原上面罕見的定居部落,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由於科託部落許多年前非常非常幸運的發現了一個鐵礦。並且還是露天鐵礦,並且他們的牧奴裡面,就恰好有人懂得冶煉之術,雖然是相對落後的那種,再加上當時的族長也是很有眼光的一個人,所以,這個部族很罕見的成為了草原上唯一半牧半定居的部族。

鐵礦帶來的巨大經濟收入使科託部落富強了起來,若不是鐵礦的產量受到了限制,當然還有接下來的好幾任族長都是屬於進取心不足的人物,否則的話,他們很可能都會成為草原上面的霸主。

繞是如此,科託部落也是草原上的固定經濟中心,並且十分繁盛,這裡也是諸多商隊的終點站。所以林封謹帶著兩百來號人來到這裡,簡直就彷彿是一塊小石頭被投入到了大海里面,可以說是波瀾不驚。

科託部落的駐地叫做八爾日,在他們的語言裡面翻譯一下,便是可以擠得出酥油的泥土的意思,八爾日的規模就相當於一個大的縣城,當然,沒有城牆。人流量自然是頗大的,在來到這裡的漢人當中打聽了一下,林封謹便問到了西面乃是漢人的聚居地,便策馬往著那個方向趕了過去。

這裡畢竟乃是草原上,想要看到林立的客棧和商鋪是不可能的,因此西面也是一排一排的氈包,不過上面卻是寫著“王記”“孫記”等等的漢字,還有漢族人開的酒店,在氈包外面挑出來了一面青旗,生意還是極好。

林封謹卻是知道,似九淵先生這種在儒門當中也是舉足輕重的身份,無論言行舉止,都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格和威儀,孟子.盡心上就有記載:君子居移氣,養移體,大哉居乎!所以若是有條件的話,應該是不會在雞毛小店裡面湊合的。

到了地頭上,林封謹卻是不敢張揚,所以三里部的人也不動用,他便揀著那些規模較大,較為豪華的氈包一路上詢問了過去,偏偏這裡可以說是地廣人稀,每家店鋪的氈包都是連綿一里餘,所以林封謹一路問過去,可是累得夠嗆。

這時候,林封謹忽然見到路邊有個黑瘦中年男人在擺攤,看起來有些痴痴呆呆的,賣的東西很雜,既有虎骨,牛鞭, 鹿角等等藥材,也有絲綢,棉布等等內地的貨物,不過當地風大,而這些貨物普遍都是比較輕的,所以這男人就拿了一塊石頭壓在了擺攤布上,避免被風吹得一塌糊塗。

雖然簡單掃了一眼,林封謹卻是眼前一亮,立即便走了上前去,蹲在了攤位上看了一會兒,便道:

“你這虎骨還不錯,要賣多少錢?”

這黑瘦漢子呆滯的道:

“三兩銀子。”

林封謹沉吟了一會兒道:

“.......雖然有些貴,但勝在這骨頭好像還沒有被蛀過,這樣吧,這虎骨我是買回去研粉的,你將壓攤子的石塊給我,讓我砸開看看虎骨裡面,沒生黴的話,那麼我就買了你的。”

哪裡知道,這時候忽的又有一個聲音傳了過來:

“這虎骨要是裡面的品質好的話,能值四兩銀子!老闆,我出四兩銀子,條件也是一樣你將壓攤子的石塊給我,讓我砸開看看虎骨裡面,沒生黴的話,那麼我就買了你的。”

林封謹聽這聲音頗有些耳熟,便轉頭一看,發覺個清秀少年,頗有些眼熟,仔細再一想,便正是自己前來東林書院的路上,在早飯鋪子上遇到的那個少年,相互之間還爭辯過如今軍隊裡面的冗兵,今天卻是他單獨一個人出外。

這少年大有泱泱之氣,甚至都可以與司馬防和孫向這等苦讀詩書的才子互相辯論,不落下風,可見其必然是名門之後,沒想到他竟然也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的關,來到了這草原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