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彼其娘之....(第2/2頁)
章節報錯
此人叫做崔抗,原名叫做納瑪林松,便是蒼桂縣本地的人,雖然是硐人的身份卻是難得的秀才,也算得上是極有才華的了。
當年一場大旱席捲了整個南方,加上又是蝗災接踵而至,可以說是荼毒人間,加上還遇到了貪官汙吏吞沒救災的糧食,便有一個叫做達波的少數民族首領揭竿而起,裹挾災民迅速的席捲了開來,恰如燎原之火,瞬間就席捲了整個房康郡。
大衛朝當時也是吏治腐敗,派遣出來了數支軍馬也被打敗。就在整個時候,本來是在外地應試的崔抗聽說家鄉遭受荼毒,很多寨子都被叛亂席捲屠戮,憤然投筆從戎,最終依靠他的名氣號召硐人,成功平息了這一場“南亂”。
崔抗因此建功,被衛帝賜姓崔,乃是當時皇后的姓氏,也是十分榮耀。崔抗一生也是東征西討,最後在四十七歲的時候因為生病而致仕,迴歸家鄉蒼桂縣以後,在五十一歲的時候因為瘟疫而病逝,那瘟疫十分烈性,所以崔抗全家人都是全部都沒能活下來,自然也是無後。
令林封謹注意的是,往往這種地方上的名人都會被當地人長期懷念,憑弔。當然,懷念肯定是要有一個依據的,要麼是他的故居,要麼就是他的墳墓,尤其是以後者居多。
詭異的是,林封謹查遍了資料,卻都沒能找到這位崔將軍的墳墓在什麼地方!這就有些詭異了,就算是因為烈性的瘟疫致死,那麼火化後的骨灰應該有吧!退一萬步說,就算是當時人們實在懼怕瘟疫不敢去收屍,衣冠冢也應該修一座吧。
林封謹在自己的書房裡面枯坐良久,漸漸的,一個大膽的推論出現在了自己的腦海裡面!林封謹更是發覺,若是這個推論成立的話,那麼!自己路過蒼桂的時候,護衛劉波神秘失蹤便也有了極好的解釋!!!
但是,要證明自己的這個推論是正確的,就得行動起來,用事實來證明一切!
一番苦思以後,林封謹很乾脆的做出了決定,那就是曠課。本來他是打算請假的,但此時講究的是“不為良相便為良醫,良相治國,良醫治人。”
書院的老師,一個個都是將《本草綱目》,《傷寒雜病論》都是倒背如流,所以若是請病假的話,一定是瞞哄不過學正,那還不如不去。
第二天,林封謹便帶上了林德,猥瑣付這兩名手下去了南荔縣,打算叫些家人來幫忙。誰知道這時候恰好林家的商隊抵達了過來。
要知道,此時林家從南荔縣運去襄樊的特產賺到的利潤之驚人,就連那位田柱國也吃了一驚。以至於這老狐狸此時都開始認識到,林家的商道,再發展下去,恐怕就是田家的大動脈!!
大動脈是什麼概念??那就是說,這商道若是出什麼意外,搞不好就相當於是在田家的脖子上抹了一刀!恐怕就得等死了。
這絕對不是什麼危言聳聽,因為不僅僅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更是因為有的事情是做了就不能停的。
比如田家現在每個月悄悄的送給御史的“炭火錢”,當然就是讓這御史有事情要幫田家說話,但是,若田家突然停了這個錢,並且以後都給不出來了呢?
很顯然,雙方之間的關係決計不可能就重新迴歸到了中立的局面上了,搞不好集體彈劾田家都是有可能的,民間的俗語:一碗米養恩人,一斗米養仇人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自從林家的商隊出了一次事,被田家的政敵以藉口扣了下來之後,田柱國幾乎沒有猶豫,就立即下令自己田莊當中的“莊客”趕去了林家,充實護衛隊伍!
這些“莊客”是什麼?全部都是田家從自家的掌控的軍隊裡面挑選出來的老兵精銳,然後隨隨便便的找些理由讓其修養,變成自己的家丁,然後在莊子上面養了起來!偏偏這些人還可以在兵部掛一份職,吃一份餉!
田家這麼幹也不是為了謀叛什麼的,而是南鄭的君主有些多疑,經常讓將領在軍隊當中頻頻輪換。
這樣的好處是將領如此一來,很難徹底的掌握一支軍隊讓其完全聽命,謀反的機率變得極小,負面效果便往往會會導致“將不知兵”“兵不識將”。
因此有這些莊客存在的話,一旦是要上戰場的話,田家的將領就可以帶上幾百名“莊客”,然後藉助這些老兵,迅速的充實到了麾下部隊裡面去。這樣一來,對麾下的部隊就可以迅速的如臂使指,迅速提升戰鬥力。當然,根據官職的不同,可以榮養的家丁數量也是有限的。
林家商隊自從納入了這些“莊客”作為護衛,什麼盜匪什麼設卡的官軍,都是六親不認拿刀子長槍說話,就連田家的政敵蔡家故技重施,派遣了門下的一個指揮使跑來攔截林家的商船,這些“莊客”二話不說,獰笑著叼住刀子衝上去就一頓狠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