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返亭會(240票+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鳴和鸞:騎乘的時候,能夠控制坐騎,使其蹄聲與旁邊的音樂聲節拍相對應。
逐水車:策馬在只有半尺寬的河岸上疾馳而不墜落入水中。
過君表:哪怕是在高速賓士的狀態下,在經過君上或者師長的面前,依然可以做到有風度禮儀。
舞交衢:高速疾馳的同時,以舞蹈一般優雅的姿態斬倒十一根木樁,同時驅馳自如。
逐禽左: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射獵到規定數量的禽獸,並且必須在騎射過程當中用左手(非慣用手)進行射獵。
***
大書院當中,優秀的弟子在完成學業的同時,依然需要精通六藝,這才堪能入室。
入室以後,才有資格傳授養氣的秘傳,嘗試與天上的星辰呼應。正所謂是: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所謂的儒家養浩然之氣,也僅僅是一個類別的稱呼,只是養浩然之氣的流派最廣,修煉的人最多。
就像是武俠裡面的真氣一樣,若是細分的話,還有什麼寒冰真氣,紫霞神功等等......就林封謹此時的見識來說,法家的養氣術叫做《律天下》,白鹿書院的養氣術最著名的是《意不在魚》心法......
只有養氣功夫到了一定程度,這才有資格養望,養望有成,才說得上立德,立功,立言的三部曲。
立德,謂創制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於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簡單的說,就是做人,做事,做學問。
此時林封謹看這幾名東林書院的諸子,顯然是六藝都十分精通,甚至養氣功夫都是入了門的,看他們神采飛揚的樣子,沈故,鄭龔等人本來也算是一方的精英,尤其是沈故已經是明明白白預約了西戎縉紳錄的人才,可是一對比起來,便很明顯二者都不在一個檔次上。
等到上了習山,在返亭當中坐下,便自有旁邊相隨的下人過來沏茶,此時時間尚早,還不方便擺放酒席,便奉上當地特產的荔枝。
天常書院身為地主,這一次拿出來待客自然是荔枝當中的珍品:“西園掛綠”,十分珍貴,當年大衛朝時候,隆佑年間,因為這荔枝實在太過有名,因此惹來貪官酷吏勒擾,百姓不堪負重,憤然將掛綠荔枝樹全部砍光,結果只有西園寺後有兩株倖免於難。
雖然這種慘事發生在數百年之前,但現在的西園掛綠荔枝因為移栽不容易,所以也是異常珍貴,聽了介紹以後。東林書院的諸生忍不住也感慨幾聲“苛政猛於虎”。
此時本來也是六七月的天氣,縱然山風涼爽,也是走得渾身燥熱,這荔枝在冰涼的山泉裡面泡了半晌,吃起來正是時候。
林封謹卻是早就將這著名的掛綠荔枝吃了個夠,所以也就沒有什麼胃口。不過這西園掛綠名氣頗大,也確確實實有它的獨到之處。
一眼看上去,果實成熟之後鮮紅髮紫,卻有一條綠線若翡翠也似的直貫到底,果蒂帶有一綠豆般的小果粒;蒂兩側果肩隆起,帶小果粒側稍高,謂之龍頭,另一邊謂之鳳尾。果實成熟時紅紫相間,一綠線直貫到底,“掛綠”一名因此而得。
撕去外皮以後,果肉細嫩、爽脆、清甜、幽香,特別之處是凝脂而不溢漿,用紗包裹,隔夜紙張仍乾爽如故。因此早就有典籍記載:“掛綠爽脆如梨,漿液不見,去殼懷之,三日不變。”
前朝大儒更是有文贊曰: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甜如醴酪……
此時山峰連綿,陽光燦爛,還有清泉潺潺,面前更是有美物佳食,更重要的是,還是一群讀書人在這裡聚會,所以不吟兩首詩,作兩首詞唱和一番,那真的是怪事了。
不過,林封謹卻不打算出這個風頭,至少在這樣的地方是不適合出這個風頭的。
原因也是很簡單在目前的大環境下,林封謹自身的實力也確實太弱了些,就算是剽竊吟哦出來什麼名動千古的詩篇,和別人一交往以後,肯定就不難發覺他在其餘的經史子集方面卻是個草包!外加字也是寫得一塌糊塗,那有什麼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