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鑽政策空子(第2/2頁)
章節報錯
林封謹他們一行人本來就不是為了做買賣而來,加上又喜歡探幽攬勝,好在請的嚮導黃老漢也是個“地裡鬼”,之前家裡拉饑荒的時候,曾經做過貨郎,在房康郡走村穿鄉做了十年,對道路十分熟悉,因此也不走官道,全是走的一些相對偏僻但是風景好的路線。
在距離書院還有四五天路程的時候,卻是個大晴天,林封謹在當地的一處名勝地方珍珠泉遊玩以後,貪著夕陽的溫暖多趕了幾里路,便錯過了住宿的鎮上。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因為這一路上雖然是硐人與漢人雜居,村莊卻都是星羅棋佈,根據駕車的黃老漢的經驗,前面三里處就有一個硐人的村寨,硐人淳樸,在那裡借宿一晚,花費反而會小一些。
這房康郡的地勢並不是平原,卻也不能用陡峭或者崎嶇來形容,呈現在夕陽的光芒下的,是延綿不絕的起伏丘陵,這些帶著溫柔線條的丘陵表面是枯黃色的,不過湊近看的話,從枯黃的肅殺裡面又已經泛出了點點的新綠。
在身後的丘陵上,還有農人撐住疲乏,在淡淡的炊煙味道里繼續揮動鋤頭,在這貧瘠的土地上面一下一下的挖出梯田或者茶園的坎,他和他的先輩的人生軌跡此時重合在了一起,便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勞碌,同時在心中強烈的期盼著這一年的風調雨順,然後在秋天從土地上拿走自己或多或少的收成。
看著這頗富有詩情畫意的一幕,林封謹並沒有生出來什麼文人的感慨,他骨子裡實際上是一個功利主義者,喜歡選擇最快達到目的地的捷徑。
對於很現實的林某人來說,就算是吟詩作賦,也一定是有著極強烈的目的性和好處,要麼是用來謀取美女的芳心或者肉體,要麼則是為自己贏得更多的名聲,因此很是有些不耐煩的對著前面的黃老漢道:
“這路好像都永遠都不完似的,景色也是單調得出奇,到底還有多久到地方?”
黃老漢呵呵的笑著道:
“拐過這座山頭就到了,少東家。”
拐過這座山頭大概也只花費盞茶的功夫,呈現在林封謹面前的,是一處依靠著山巒修築出來的寨子。
這寨子當中的建築都是幹欄小樓的形式,以木製為主,上面覆蓋了瓦片,類似於後世的吊腳樓。
通常情況下,樓上住人,底層關養家禽,牲畜,有的家境富裕的,底層還備有舂窩,磨坊等等,樓上的堂屋裡面有火塘,在房屋的上方,多數都有富有當地特色的瓦當,看起來充滿了異族的風味。
一干人又走了幾里地,便已經來到了距離這寨子不算太遠的地方。已經可以聽到從那裡面傳來了絲絲縷縷的聲音,仔細分辨的話,那是馬骨胡,木葉,葫蘆胡,梆子混合出來的樂聲。
但是這夕陽下的樂器聲卻並不覺得悠揚,相反的是,落在林封謹的靈敏於常人數倍的耳朵裡面,卻是帶著淒涼,悲哀,甚至是無法形容的絕望,就彷彿一個人自知必死以後淒厲的慘嚎!
“有些不大對勁呢。”林封謹皺眉道:“老黃,硐人吃飯都很晚嗎?”
黃老漢疑惑的道:
“不是啊,除非是他們跳歌迂或者是唱師公戲,那時候便會生上大堆的火焰,在晚上烤肉飲酒,載歌載舞,但現在是春耕時節,為了省油燈,多半是要在天黑之前做好晚飯然後吃完,趁著熱鍋熱灶將家務做完。”
林封謹嗯了一聲,便不說話,卻依然是隨意的靠在了馬車上。旁邊的冷硬黑瘦的林德,卻彷彿手臂被壓麻了似的,悄然挪動了一下身軀,不知道為什麼,空氣裡面彷彿有些緊張的東西正在悄然發酵,悄然滋生。
而黃老漢這時候也才發覺,前面的那個在他印象當中熱情好客的寨子裡面,那一個少說也有兩三百戶硐人的寨子裡面,居然連一絲炊煙也沒有升騰起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