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能修行。

這才是關鍵。

“夏無且。”

始皇帝陛下冷肅道。

夏無且,昔年荊軻刺秦王時,投擲藥囊為秦王政解圍之侍醫。

荊軻事件之後,夏無且受秦王信重,秦王嬴政曾說“無且愛我,乃以藥囊提荊軻也”,並賜黃金。

但除此之外,此人並未以醫術聞名。

那名中年太醫夏無且疑聲說道:“我侍陛下多年,也知此疾發作後,當飲冷水,可以緩解……喘渴,喘渴……此症名倒也得當。”

喘渴之症狀,見名於《黃帝內經》,但《黃帝內經》其實是漢代成書,漢以前並沒有明確的喘渴之症的療法,連緩解也難。

否則,以始皇帝之尊,集天下名醫,總該有辦法化解,他但凡瞭解,也就不可能肆無忌憚地多次出巡,不忌寒暑。

夏無且能多年為始皇帝診療,甚至能找到飲水緩解之法,已經算是難得。

始皇帝道:“往年節氣變化時,朕確也偶發此疾,但從無如今歲這般,由會稽北上至此,發作者數次……”

周虞當即拜道:“臣請陛下靜養數日,勿行於暑熱中,也莫要進海魚、蝦,再觀其效。”

始皇帝惜命,命人到處尋找仙藥,生病之後,更是厭惡旁人說“死”字,他當然怕死,於是說道:“可。”

丞相李斯道:“陛下,臣請陛下修養,並查此行北上途中,凡陛下喘渴之症發作時,是否有食用海食!”

李斯一開口,便將始皇帝的病定為“喘渴之症”。

“可。”始皇帝道。

夏無且展現一名宮廷太醫的專業敏銳度,說道:“陛下,此地臨海,民多食海物,只需尋得數名患此症之人,問其日常飲食,以及診治經歷,臣便可判斷,此症和食用海物究竟是否有關。”

始皇帝頷首:“丞相去查!”

“唯!”

丞相李斯拜道。

始皇帝的臉色已恢復許多,冷酷說道:“琅邪守,及沿途所有進獻海食者,一律拘押待審。”

“唯!”

連中車府令趙高,也是唯其稱唯,不敢再多言半個字。

周虞亦低頭稱唯。

群臣拜而退。

至於殿下,丞相李斯含笑道:“軍候。”

周虞叉手施禮道:“丞相。”

“汝今日所言,若能有益於陛下,便是大功於秦。”

中車府令趙高冷聲道:“軍候既然知道此症,何不早言?”

周虞一副看傻子的表情:“我知道此症,但不知陛下有此症。”

趙高臭名昭著,兇名流傳千年,但他哪裡會懼怕?

“若海食確能致使陛下發疾,如琅邪守,如東海守等……他們卻不知道,並且也不知陛下有此疾,可謂和周虞軍候一樣,縱然有罪,莫非當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