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好好的技術咋就失傳了呢?”應龍又問道。

老闆回覆了神情,又開始說到:“失傳的原因很多。除了當時唐刀的造價比較昂貴,後來歷代不太重視之外,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嘛,就要說到另一樣東西了。”

接著老闆像是遇到了知己一般,熱情的邀請朱歲安等人來到了另一間屋子。只見這間屋子裡中間位置擺放著一個香爐,而靠著牆則陳列著各式各樣做工精湛、色彩鮮明的古代甲冑。

“答案就在這裡了。”

“這是……盔甲?”應龍驚訝到。

“嗯!”老闆又開啟了話匣子,如數家珍般給眾人科普了起來。

所以說任何事物都是相生相剋的,技術的提升在帶來刀劍鍛造技藝到達頂峰的同時,專門剋制刀劍的防具卻也升級了。

之前軍隊用的大多都是皮甲,皮甲只能防禦遠距離的弓箭,近距離的話防禦作用並不大,一般的長矛、利刃都能輕易戳透皮甲。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宋代開始普及鐵製防具,出現了大量的鐵製盔甲,比如金兵鐵浮屠就是重甲騎兵,不止是人,就連馬也裝備上了鐵盔甲。面對重甲軍隊,就連傳統的斬馬.刀和狼牙棒這些專門針對重甲的武器都起不到明顯的效果,更不用說普通的利器了,此後,華國的冷兵器基本開始進入了鈍兵器時代,使用鐵鐧、大錘、巨斧這類兵器的人越來越多,所以刀劍的重要性就逐漸喪失了,後來慢慢淪落到禮儀性的地位。

“原來如此,今天可真是長見識了。”朱歲安撫摸著眼前的甲冑,但並不覺得似老闆所說的那樣厚重,反而十分的輕巧、細軟,難道這只不過是作為收藏和觀賞之用,所以有意節省了材料?

似乎是看出了朱歲安的心思,老闆有些自豪地解釋到:“這些甲冑也是我改良過的,有了現代技術工藝的加持,已經可以把甲冑做得更加輕巧和堅韌了,不需要再像以前那般厚重便能起到很好的防禦效果。這些甲冑穿上它方便靈活,絲毫不會影響正常的行動。”

朱歲安感慨道:“要是在古代,軍隊能裝備上這些的甲冑,那可真就是冷兵器時代的王者了。”

哪知應龍卻大笑道:“你這老闆不僅痴迷於這些東西,而且還是挺有想法的。可惜就算你把它改良得再好,最終也不過是件工藝品、擺設而已。現在誰還能穿著它去打仗啊,就像你說的,重型的鈍器它都防不了,難道還能防子彈、炮彈不成。”

老闆愣了愣,辯解到:“雖然防不了重器和子彈,但是如果說是用一般的刀劍的話,卻是很難破甲而入的。”

應龍還是搖了搖頭:“好吧,可是現在還有誰會拿著刀劍去打仗啊,現代戰爭,就連槍戰這類近戰都很少會看到了,雙方往往都是遠隔十萬八千里就已經分出勝負了。”

朱老闆有些急了:“可是……可是……”

朱歲安看出了這老闆愛刀如命,是一介刀痴,而應龍也是個對現代戰爭技術十分執迷之人,兩人再這樣討論下去,搞不好會有傷和氣,便立即阻止了應龍繼續和老闆爭辯。

“冷兵器時代的過去,是科技進步和歷史程序的必然。但是傳統的文化和技藝還是需要傳承的。老闆你能夠致力於此道,並且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就是這份毅力和恆心就很值得我們尊重啊。”

朱歲安突然想到了辰冰和聶東他們搞的那個關於發掘文化傳承的專案,或許有機會可以把這個老闆推薦給他們,好好挖掘挖掘其中的價值。於是對老闆說到:“功夫不負有心人,老闆你的這份心血肯定不會白費的。我有朋友便是投資和保護、發掘這些古老技藝和傳承的,有機會我可以介紹你們認識一下,我相信總有一天這些東西會體現它們存在的意義,發揮出應有的價值的。”

老闆見朱歲安認同自己很是高興,大有一見如故的感覺,立即又和他大談起了自己在刀劍鍛造中的心得體會。

觀賞了一圈,朱歲安並沒有買什麼東西。但在眾人準備離開之時,朱老闆非要送朱歲安一把唐刀和一件甲冑作為見面禮。

朱歲安有些為難,這玩意兒還真是不方便攜帶,要不然花錢買下一兩件帶回去收藏也是樂意的。

立即推辭道:“老闆,這些東西做工精美,匠心獨具,我也很是喜歡。可是我們過兩天就要離開這裡回華國了,而且還是被人家強制趕走的,到時這些東西也不便攜帶啊。”

聽朱歲安這麼一說,老闆頓時一愣,在搞清楚了原委之後也不再堅持。

離開了店鋪,朱歲安因為剛和老闆的一番交流,見到有人能身在倭國還堅守著華夏文化的傳承,心情變得十分不錯。不過很快井下又追了上來,遠遠的跟著朱歲安一行,讓朱歲安的心情瞬間又變得煩悶起來。

在又逛了一段路之後,來到一處比較大型的商場門前。

朱歲安轉過身主動走到井下癟三面前,問道:“井下君,這一路你也夠辛苦的啊。我們現在準備去這座商場裡採購一些馬桶蓋什麼的,不知道你是否也精於此道啊?要不要幫我參謀參謀!”

井下沒想到朱歲安竟然直接過來和自己打招呼,頓感有些尷尬,眼睛咕嚕地轉了兩圈,心想這商場裡可到處都是攝像頭,量你們也耍不了什麼花招。

“呵呵,朱先生,馬桶蓋的,我的不感興趣。時間不早了,我也該回去了,你請便,請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