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一項特殊的任務(第1/2頁)
章節報錯
面對三人的驚訝,楊部長接著說道:“你們聽說過《京都協定書》嗎?”
三人面面相覷了一會兒,蕭鎮才疑惑地問道:“楊部長您是指的那個力圖促使世界各國減少碳排放量,防止氣候災害的協定嗎?”
楊部長點點頭:“不錯,《京都協定書》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補充條款。1997年12月在倭國京都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參加國三次會議制定。協議聲稱的目標是要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這個協定於2005年正式生效,這也算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以法規的形式限制溫室氣體排放。”
說到這,楊部長停頓片刻,看著蕭鎮三人問道:“對這個協定書你們有什麼看法嗎?”
“嗯,很好啊,這個協定書對世界環境的治理應該有著重大的意義。我覺得重點是要各個國家嚴格遵守,特別是那些霸權主義的國家。不然這個協定就成了只打蒼蠅不打老虎的空架子。”蕭鎮首先說道。
楊部長點了點頭,又看向了白鑠和梁熒。
梁熒想了想說道:“環保整治是不容易立竿見影的,而對環境的破壞也往往是潛移默化的。西方發達國家經歷了工業革命,見證過環保的傷痛,所以他們往往更能關注到環保問題。不過一些發展中國家往往只看重經濟利益,過分追求GDP的增長,在製造業等產業迅速發展的同時,對環境的破壞卻是重視不夠。因此,我覺得這個協定更加重要的是要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的監管,讓發展中國家引起足夠的重視。”
楊部長略微思考了一會兒,笑著說道:“梁大少所說似乎卻是剛好和蕭鎮的想法有些相反啊,不過你所指的這些發展中國家好像咱們華國就是首當其中啊。”
“不管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最核心的關鍵是要全人類共同遵守規定共同來愛護耐以生存的環境。”這時,白鑠也逐漸放開,開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人類自誕生以來,就開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的去改變世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但同時這些改變又有許多是違反自然規律,是對地球環境的大肆破壞。說什麼人定勝天,用於自我勉勵還行,真要相信那就是愚蠢。同大自然比,人類畢竟是渺小的,因為人類本就是這大自然中的一員,又怎麼脫離自然規律呢……”
白鑠想到了後世的許多比較精闢的環保理念,加上自己的理解噼裡啪啦地說了一大通。聽得蕭鎮和梁熒兩人也是不斷的點頭稱是。
等白鑠告一段落,楊部長忍不住問道:“白兄弟的這些想法和理念著實有些驚人,我沒理解錯的話,你也是對這份協定十分的贊同是吧?”
白鑠點點頭道:“嗯,不錯,我覺得這是一份比較超前也比較重要,對全人類極具意義的協定。”
楊部長沉思了一會兒,搖了搖頭說道:“當今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兩個國家一是米國,另一個就是咱們華國。可是你們知道嗎?米國人口僅佔全球人口的3%至4%,而碳排放量卻佔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米國曾於1998年簽署了《京都議定書》。但2001年3月,他們卻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會影響米國經濟發展’和‘發展中國家也應該承擔減排和限排溫室氣體的義務’為藉口,宣佈拒絕批准《京都議定書》。”
“啊?!”蕭鎮三人不約而同的發出了驚歎聲。
楊部長似乎並沒有打算回應三人的驚訝,依然按照自己的思路繼續說道:“即便是這樣的情況,今年12月,還是將在丹麥召開《京都協定書》第五次締約方會議,旨在商討《京都協定書》的後續方案,簽訂2012年——2020年的全球減排協議。我們得到情報,這次的會議上,重點將針對大氣汙染,氣候變化等問題進行討論,而今後對於碳排放量的規定將更加嚴格,你們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蕭鎮三人知道楊部長一定還有重要的事情沒有和盤托出,都保持著沉默並沒有接話。
果然,楊部長緊接著說道:“你們覺得西方人會真關心華國人、非洲人有沒有藍天白雲?煙塵汙染、氣溫上升、沙塵暴什麼的會讓他們緊張?碳排放和汙染排放壓根就是兩碼事。這次減排大會表面上是要商討空氣汙染,其實氣候變化和空氣汙染一點關係也沒有。”
“嗯?!”蕭鎮三人對楊部長的話再次表示出驚訝。
楊部長冷笑了一聲,繼續說道:“西方國家提出氣候問題的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個“帝國主義”的野心,那就是:用碳排放和汙染排放指標來壓制發展中國家的興起,同時用來推銷他們的所謂‘環保技術’,逼著發展中國家把經濟、社會發展方向和模式納入他們制定並全面控制的軌道,他們自己則在少說100年以內,可以靠賣出技術、發放貸款、收取所謂‘碳排放關稅’而坐享其成。這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一個重大陰謀!一旦上鉤,後果將可想而知!”
楊部長一席話終於警醒了蕭鎮三人,三人都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判斷。
“我們國家並非不重視環境問題,‘十一五’期間我們國家就提出了‘節能減排’的方針,並規定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蕭鎮你一定還奇怪為什麼這次新都縣引進的那個專案會被叫停吧?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叫停這個專案並非大會的意思,而是由國家相關部門考慮到環保影響,請示上級首長後主動出手的結果。”
蕭鎮這才明白為什麼新龍縣會輸的莫名其妙,同時隱隱的感覺到了為什麼自己會被首長點名出席今晚的宴會。
這時楊部長繼續說道:“在生存權得不到保障時,環保是種奢侈!而華國現在很多人的生存權都沒有得到切實保障!西方發達國家一方面繼續過著奢侈的生活,人均碳排放量居高不下,而且享受著發展中國家生產的高碳排放產品,另一方面,卻口口聲聲要限制發展中國家碳排放,還要對發展中國家生產高碳排放產品徵收碳稅,進一步降低採購成本,這筆賬算得挺精!”
蕭鎮總算有些明白了,點點頭說道:“我看過相關統計資料,無論是歷史排放量還是人均排放量,我們都遠低於發達國家,更何況我們的排放量很大一部分是發達國家轉移產業造成的,其實我們是在為他們背黑鍋啊……”。
梁熒也猛然醒悟到:“我明白了,米國等西方國家為了人類未來是假,藉機給咱們背上政治包袱,扼制以華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崛起是真!”
楊部長讚許的點了點頭,看向了又顯得有些沉默的白鑠。
白鑠此時心裡正在經歷一番掙扎,他自以為憑著自己領先大家十餘年的後世經驗,完全可以在一些方向性的問題上不輸任何人,而這幾年的經歷也一再印證了他的想法。可是現在猛然聽到楊部長所講,他才第一次發現自己之前看到的一切或許並非是事物原本的模樣。至少在這次的問題上,他感覺到了自己的認識或許太過膚淺。
楊部長又看向梁熒說道:“梁大少之前說在環境的問題上世界各國、全球企業應負擔起共同的責任。這句話咋一看非常有道理,可是我認為它至少應該再加上幾個字:世界各國、全球企業應負擔起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