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這麼久都沒有任何的訊息,那就必定是好事,是好訊息。

不得不說,雖然崔大儒已經是站在了蕭恆這一邊,而且這回也是去救蕭恆的,但是他老人家閱人無數,自然也希望自己輔佐的不是尋常人,現在看來,蕭恆的確是不負所望。

能夠以一己之力撐到如今這個地步,哪怕是以崔大儒的閱歷,也得說蕭恆是難得了。

結果,這竟然還不是最難得的。

就在崔大儒跟蘇邀兩人討論這件事沒多久,崔大儒再一次看邸報的時候,便看到了一個大訊息皇太孫蕭恆上了報平安的奏摺。

隨著這封奏摺一道到京城的,是整個昭通境內上下一百三十二顆人頭落地的訊息。

是的,皇太孫殿下連殺昭通官場一百三十二人。

自知府到衛所底下和驛站官員,凡是涉及了這一次刺殺的,都被蕭恆給清理乾淨了。

這件事,震驚朝野。

但是,沒有一人說蕭恆的不是。

因為,蕭恆在奏章中已經稟明,昭通知府覃徵同裡應外合,勾結昭通衛所指揮使袁大人,意圖伏擊欽差皇太孫一行,事情敗露之後,封鎖昭通全城,虛報荒田孫死訊,實際上暗中全城搜捕,中途殺死欽差護衛隨從人員一共四十七人。

四十七人,都是蕭恆身邊的親衛。

此案震驚京城。

當朝知府,勾結衛所指揮使伏擊欽差,並且還假傳皇太孫死訊,意圖繼續追殺,這說出去真是沒有人信,但,蕭恆所呈上來的證據齊全,人證物證俱在。

覃徵同原配發妻邱氏的證詞,當地富紳初家的供詞,還有覃徵同和袁大人往來的密信,全都跟著奏章一起送進了京城,放在了元豐帝的書桌上。

相較於殿下一出手就殺了一百多個官兒的震驚,眾位內閣大臣們很快就緩過來雖然論理來說,是應該要先審案之後才好定罪的,蕭恆此舉不合規矩,但是,這個時候,還講什麼規矩?

蕭恆如今能活著,才是最大的事。

顯然,元豐帝也沒有任何覺得蕭恒大膽的意思,他漠然的吩咐大理寺和刑部仔細再看蕭恆送來的奏章,而後吩咐大理寺刑部處置此案。

蕭恆是先把人給殺了,但是該走的程式還是要走的。

而後,元豐帝跟內閣商議一番,便令人給蕭恆送去訊息,允蕭恆暫攝雲南那邊的軍政。

也就是說,雲南官員的任免,此時都給了蕭恆。

可見元豐帝對於收復雲南之決心了。

當然,面上元豐帝是如此雷厲風行,但是私底下,元豐帝還是忍不住去坤寧宮給胡皇后上了香。

當初傳來蕭恆死訊的時候,哪怕是不大信,但是元豐帝心裡的傷痛和難過,跟當年先太子死的時候,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在胡皇后宮裡枯坐了一夜,也正是因為心情極差,再聽見明昌公主做的那些蠢事,方才龍顏大怒,直接便殺了明昌公主跟前最得意的鄭姑姑,並且直接就略過了明昌公主,把公主府改成了侯府,從此讓李若松當家。

現在他照樣去給胡皇后上香,心情卻跟當時截然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