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承誠繼核爆案和非法行醫案之後,再一次成為新聞中心。

因為發現並證實新的人體系統,柏承誠毫無懸念地入圍國際生物學會,國際醫學會年度大獎。由華龍人主導的國際中醫學會自是不用說,柏承誠不獲獎簡直無法對中醫界和全體華龍人交代。

又因為基因強化劑,國際藥學會同樣提名柏承誠。

若是僅僅只有這些,影響力還侷限於生物,醫學和藥學界。從單星球時代延續過來的諾貝爾獎,評獎委員會也提名柏承誠入圍諾貝爾生物和醫學獎。

這個影響力就大了,然後由華龍人主導的‘陸學森’獎評獎委員會不甘落後,緊接著提名柏承誠入圍‘陸學森’醫藥學獎。

‘陸學森’獎因為細分了學科,獎金額最大,且摒棄了受政治因素影響的和平、經濟、文學,加入了數學、工程學,機械製造學,材料學等,顯得更公平公正,使得它在科學界更具影響力,被譽為科學界的世界最頂級大獎。

讓輿論沸騰的是,‘陸學森’評獎委員會對柏承誠的提名不止一項。這絕對是史無前例的,從來沒有一位科學家能跨領域獲得多項‘陸學森’獎。

柏承誠入圍的‘陸學森’獎居然有三項,生物學(赫夫斯基再次重現柏承誠的實驗時,不但在人體發現了經穴系統,在動物身上同樣證實了經穴系統的存在。)、醫藥學,和機械工程學。

之所以獲得機械工程學的提名,緣於超級顯微鏡。

超級顯微鏡的出現,讓這兩個月不少學科的研究論文處於一個井噴狀態。比如姜運遠團隊,就在北清大學冉鑑琴教授的指導下,發現了新的粒子。該團隊和冉鑑琴教授一起因此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和‘陸學森’理論物理學兩個大獎的的提名。

柏承誠的名字還出現一項‘陸學森’獎項之中,即以吳春秋為首的軟體團隊獲得的‘陸學森’軟體學獎。論文是《意念波程式設計》。柏承誠的名字赫然在列。原因是吳春秋團隊根據柏承誠的新式測謊儀裡的程式,完善了意念波感應訊號的翻譯工作。這個成就對人機交流的意義毋庸置疑,實至名歸。

柏承誠再次被人肉搜尋,而且是世界範圍。幾乎祖宗八代都被人翻了出來。母親是Ⅲ類人,乏善可陳。父系卻是書香世家。祖父目前是炎帝星炎帝大學國家大師李橫渠,大伯是北清大學考古系博導李衡泰,二伯是承繼自道家的三清門李衡陵。其父李衡源年輕時也曾在國學和考古學上顯赫一時,後來不知什麼原因漸趨默默無聞。

再往上追溯,甚至追溯到大唐皇族。真真假假,誰都說不清楚。

華龍最高委員會這才想起柏承誠。也不能怪他們將柏承誠忘記了,前段時間國內的反腐風潮,讓他們焦頭爛額。

唐常盛問柯主任,“柏承誠安靜很長時間了吧?他在幹嘛?”細想一下,唐常盛不由自主地苦笑,自柏承誠入京以來,炎黃星就風波不斷。一兩個月沒聽到柏承誠的訊息,唐常盛都感覺有點奇怪。

何主任笑道:“可能是被兩次襲殺嚇怕了,沒再跳脫。據說在用功學習。昨天收到資訊,說是他準備申請結業考試。嗨,肯定又有他的新聞。”

唐常盛疑惑地說:“結業考試,他入學不是隻有半學期嗎?一個考試而已,能有多大新聞?”

柯主任苦惱地說:“軍政大學對本科生的培養方式是放養,自主學習,自由申請考試。三次考試加起來能獲得一千學分,就允許申請畢業。

核爆案發生之後,從不過問軍政大學具體工作的華坤麟,似乎惱怒於這傢伙的折騰,特別要求他必須在一年裡獲得雙學士學位。

好傢伙,這小東西似乎在表達對華坤麟的不滿,您知道他申請了多少學科的結業考試嗎?古中醫學、生物學,藥物學,理論物理學,數學,材料學,軟體學,機械加工學,考古學,還有整整六種當今世界常用的外文。加起來共十五個學科。

您想啊,要麼出乖露醜,被人鄙夷為不自量力,要麼,震撼世界。無論哪一種結果,發生在獲得諾貝爾獎和陸學森獎提名的他身上,不上頭條都不可能。

這還沒考試呢,網路上已經沸沸揚揚了。”

不只是唐常盛,顧徳昭等人都為柏承誠而頭痛。你專心研究意念波程式設計不好嗎?搗鼓那麼多事幹啥呢?

想到開天計劃,五人小組就更頭疼了。你不是不讓他自己組建工作組嗎?人家就乾脆什麼工作組都不建,先前那五個工作組的事也不過問。以前榮政清請他簽字還配合一下,現在乾脆避而不見。

顧徳昭惱火地說:“這不是胡鬧嗎?十五個學科,需要考整整三百門課程吧?就算一天考兩門,接連不斷,也得一百五十天。他這是在表示抗議嗎?跟榮政清說說,別批那麼多。”

顧徳昭的辦公室主任任為先道:“那就得改變軍政大學的校規了。”

為一人的考試而改變校規,自然過於小題大作,不太現實。軍政大學為本科生而制定的考試規則,連半個學期都不到就重新更改,那不是笑話嗎?

任為先補充道:“我覺得以柏承誠的性子,他安靜不了那麼久。或許是用廣撒網的招數,哪兩門過關了就算哪兩門,後面的未必會考。

現在接近地球年的年底,我不信他不去參加頒獎典禮。”

顧徳昭皺眉,“我倒是希望他不去。”是呀,萬一又發生襲殺事件,必將又是一場風波。何況諾貝爾獎的頒獎在歐聯聯邦,藥物學的頒獎在斯喇弗聯邦,必須出國。在炎黃星都有人敢襲殺柏承誠,出國了,他的安全如何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