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反擊第一波(第2/2頁)
章節報錯
沒人迎合秋仲的冷笑話,這一次五人沒有取得一致意見,暫時擱置。留待下一次例會再做決定,實際上是各自回去召集自己的智囊團,進行商討、研究,如何處理才更合適。
掛了電話,唐常盛煩躁地說:“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就不該讓一個商人去安撫柏承誠。”話沒說完,意思是秋仲沒有私心才怪。柏承誠的工作組,不屬於任何國家單位,科技成果確實不好計算。
什麼叫屬於國家的?科學院軍科院等各單位,他們的成果也只能算在科學院軍科院頭上。他們的成果也是可以有收益的。當然,享受了國家薪資和津貼,收益不可能全歸個人,只能分享其中的一部分,百分之二三十。大部分歸研究小組和單位整體所有。
柏承誠這個怎麼算,算在華龍軍政大學吧,柏承誠又不是華龍軍政大學的職員,只是學生,還沒有一個專職的指導老師,也沒進任何教授的實驗室。
但全算在柏承誠個人頭上,顯然也不合適。工作組的成員都是國家公職人員,且經費由國家出。
作為唐常盛的親信,在私下柯主任也不怕直言,“秋仲顯然有私心。所謂的國有公司,還不是在某些人手裡,都快被某些人視為私有領地了。將柏承誠的成果強制定位國有,自然要交給國有公司運作的嘛。
我認同柏承誠的意見,他在國家法律允許的範圍內進行科研,有什麼不可以的?擔心洩密之類,都有法可依嘛,派駐軍方代表進駐就是。
不能公開的不公開,不能發表的不發表。可以公開的,柏承誠本就該獲得相應的利益。都要求無私奉獻,科學家哪裡還有熱情?”
唐常盛點頭,“本就該如此。秋仲不知道嗎?他是覺得柏承誠年輕,好騙。人吶,一旦摻雜私心,就坐不正了咯。”
招聘合適的人手需要一段時間,柏承誠等不及,將張仁枚和賀長空等人都拉來做助手。方法很簡單,買來最先進的感應器,貼滿人頭上的所有穴位。然後讓試驗者放空心事,什麼都不要想,再閱讀書籍。
在閱讀的過程,因為專注,思想肯定就是閱讀的內容。柏承誠則收集感應器轉換出來的電訊號,仔細分辨閱讀不同內容時的不同訊號,力圖從電訊號裡翻譯出書籍的內容來。
有珀麗雅的幫助,細分電訊號不難。只要收集到足夠的資料,完全能將感應出來的‘腦電波’全部翻譯成文字資訊。這就是柏承誠所謂的科技讀心術。
除了身邊的人,柏承誠又召喚所有認識的人前來做實驗體。依然不夠的情況下,向卓老求助。這種實驗對人體有無害,讀書而已,不會違規。卓老調動了卓家大量的人手,分批進入大地俱樂部,協助柏承誠實驗。
張仁枚跟榮政清說過之後,榮政清也自覺主動的幫忙,以交流學習為名,讓學校裡的大量學生來向柏承誠‘請教’。
很快,第一臺簡易科技讀心器就完成了製作。不是那麼精準,柏承誠也不管了。試試再說。聯絡寧衛平,想在秋道河等嫌犯身上試試。
他研究這個,並不是想追求利益,而是想抓出算計他的幕後黑手。若是國家真的不准他做科學實驗,他就不做了,沉下心繼續學習和修煉就是。
寧衛平請示華坤麟。華坤麟特批,可以。
柏承誠並未離開大帝俱樂部,只是讓方星航將科技讀心器帶去炎黃衛基地,教他怎麼連線。
連線好之後,按照炎黃衛的審訊方式審問就可以了。
他沒告訴任何人,他自己在這邊是可以收到無線訊號的。
審問秋道河的過程中,尤其是反覆詢問到底是誰指使他的時候,他的回答顯然跟腦袋中的思維不一樣。
所有嫌疑人全都審訊幾遍下來,柏承誠得到一份名單及其相應的身份。
方星航比較死板,非要依法辦事。依法辦事的話,名單上那些人多半查不出問題。柏承誠私下裡將名單發給了卓老和華坤麟,對其他人的說法則是一無所獲。
卓老和華坤麟會不會動手他不管,過了幾天又悄悄給了雲叔一份。
雲叔心領神會,發出絕殺令。
柏承誠則將所有試驗裝置封存,整理出所有資料,包括自己編制的所有翻譯程式。還寫了一份自己的分析,比如讓程式設計師戴在頭上,程式設計師即可在腦袋裡思考程式,另一邊連線的裝置可以自動記錄。然後讓賀長空送給聶開泰,這算是給國家加在他身上的開天計劃一個初步交代。
這種方式其實沒多大作用,也就是柏承誠起初說的,最多讓程式設計師的程式設計速度快一點而已。目前相關的裝置並非沒有,比如聲音錄入法,程式設計師只要用嘴說,電腦也可以自動生成文字和編碼。
但在科技上,還是有很大 進步的,能直接用於感應人的思維嘛。這個應用範圍就大了,比如測謊儀,比如感應式機甲,比如飛船操控等等。
又複製了一份資料傳給華坤麟,附加了一些自己對應用範圍的推測,就徹底撒手不管了。也不再做科學研究,而是專心學習和修煉。
他清閒了,炎黃甚至整個華龍卻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