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能找出相通之處,強弱相互作用力和牛頓引力是不是就可以統一了呢?而電磁力穿插其中,與那三種作用力又存在什麼必然關係?

可惜他的數學水平還遠遠不夠,所以陷入一種有靈感卻無法抓住,心癢難耐的狀態。

被雲叔一打擾,柏承誠從迷茫中回過神來,一看時間,嚇了一大跳。他以為才過去幾小時,誰知快七天了。

讓雲叔將加工好的顯微鏡小心的包裝好,留下一臺精度最高的自用。傳送一臺給赫夫斯基,一臺給姜運遠。其他五臺,讓吳春秋三人來取。自己則飛速加工一套銀針出來。

加工銀針很快,是說了一堆好話,並保證儘快去尋找靈石,請珀麗雅用么米機器人直接凝結出來的。

加工銀針的目的是為了裝模做樣。卓老的病在基因,這不是普通藥物可及的,基因強化劑的自然調理對卓茂原的作用也不大。柏承誠的方法是用么米機器人搬運微粒改變卓老體內細胞的分子結構裡面的若干微粒而強制修改。

目前人類對基因的研究也就深入到分子層次,而柏承誠有能力更進一步。

還得慶幸華坤麟來見他,使他竊取到了華坤麟的基因,不然還要去找一個武皇來作正確的標準。當然不是將卓老的基因修改成華坤麟的基因,那會讓一個人變成另外一個人的。柏承誠也做不到這一步。

基因裡面涉及的資訊千千萬,真正關係著修為的,其實只是其中極小極小的一部分,連億萬分之一都不到。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又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因為人體的細胞數量太多。即使不用全部修改,但腦細胞,幹細胞,骨髓造血細胞等,是必須修改的。為了能讓卓老的基因儘快構建適應其功力的新平衡,至少要修改全身過半數以上的細胞內的基因結構。

走出地下室,看到卓青青已經在焦急地等待著他。看到柏承誠一副邋遢憔悴的模樣,卓青青不由心生感動。自家對柏承誠並無恩惠,反而搶過他家的《照玄經》,打過他基因強化劑的主意。柏承誠此舉,很有點以怨報德的意思。

柏承誠朝卓青青擺了擺手,“再等我一會。”神思不屬地上了三樓。

他要先將赫夫斯基所說的論文寫出來,還要再一次跟赫夫斯基探討一下修改基因的可行性。雖然他自認有把握,但畢竟是第一次,需要請教赫夫斯基,或者說從赫夫斯基哪裡獲得一點精神上的支援也好,以確保萬無一失。

人與人是不同命的。若是治療一個普通人,即使出了問題也可以振振有辭地說:“藥醫不死病。醫生又不是神仙,怎麼可能包治百病?不然醫院手術前的家屬同意書還有籤的必要嗎?”但是對於卓老,一旦治壞了,問題就大了,影響的絕不止是卓家一家,而很可能是整個華龍的局勢。

赫夫斯基其實提供不了什麼幫助,倒是對柏承誠用藥物修改基因的計劃非常感興趣(柏承誠不可能告訴赫夫斯基,他實際上是用么米機器人來修改),也知道柏承誠請教他的意思,大力鼓勵柏承誠放手而為。卓老死不死跟他沒關係,他需要的是柏承誠的治療或者說實驗結果。

柏承誠不是張仁玫,看不出赫夫斯基的用意,連聲道謝,而後快速整理關於這次醫病的相關原理,也就是人體經脈穴位學說的總結,以及證實方法。

基因深層次的資訊柏承誠還未徹底弄明白,只能仿照華坤麟基因的相關資訊來複制。可是沒個理論上的東西又不行,於是以經脈穴位說來推搪。

倒也不算完全是推搪,卓老表現的症狀就是經脈穴位在堵塞不通和被撕裂的兩個極端之間的鬥爭。解決經脈穴位的問題是治表,修該基因是治根。

柏承誠趕到卓家時,赫夫斯基將柏承誠的論文按照標準格式整理了一下,發到了《銀河》雜誌社。如果是柏承誠自己投稿,別說審稿了,說不定會被人往廢紙簍一丟。

《銀河》是當今權威性最高的科技雜誌之一,相當於單星球時代的《科學》和《自然》。每日投稿者不計其數。一篇關於被主流科技近乎否定了經脈穴位論文,編輯有興趣看才怪。

但赫夫斯基不一樣啊,赫赫有名的牛頓公會會員,國際上人體生理學和藥物學登峰造極的人物,誰敢輕慢。

編輯苦惱了,赫夫斯基的投稿,讓誰審稿啊?有這資格的世界上幾乎沒有。

無奈之下,打通赫夫斯基的電話,“您老自薦幾個審稿人好嗎?”

赫夫斯基劈頭蓋腦一頓罵,“你眼睛是不是有問題?我當審稿人還不夠格嗎?”

“啊?”編輯回頭細看,這才發現撰稿人叫C.C.Bai,並不是赫夫斯基。

得了,雖然順序不對。理應是先投稿,由編輯部請人審稿。您老非要先審稿,再投編輯部。我照辦就是,誰讓您是大拿呢。

一天之後,恰逢《銀河》新刊出版。有牛頓會員赫夫斯基的推薦,柏承誠的《人體經穴說及證實》被加塞上了頭版頭條。

人體經脈圖出現在世界最權威的科技雜誌封面,首先轟動的華龍系各國。這是世界權威媒體第一次對華龍系修煉體系和古中醫學的官方認可啊。

一天之後,一個影片現場被傳到《銀河》,然後全世界都瘋了,《銀河》網站直接被擠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