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起兩個月前,他擁有的么米機器人已經遠不止四百億。因為念力的增強和程式設計技術的提高,地么米機器人的控制也更加得心應手了。今日的加工,其實是作弊。他的手即使不動,也能控制么米機器人將粗胚加工到精準的程度。手動完全是假象。

很快,鑽頭完成。柏承誠小心地用鑷子的一頭將完工的鑽頭壓住,然後慢慢地退開。

在放大一百部的攝像頭下,眾人可以隱約地看見那根成品。

過了一會,秦懷玉先推過來一臺顯微鏡。在顯微鏡下拿起一個微型透明罩,將成品蓋住。然後小心翼翼地用鑷子稍微將成品極為緩慢地提高一點,再推上透明罩的底蓋。這樣做是為了確保一動成品時,不至於被風吹彎。

工作室裡肯定是無風的,但人體的移動導致的氣流,依然對奈米針有一定的影響。

秦懷玉極其緩慢地移動透明盒子,小心地放入鐳射測量儀內,關閉測試室,靜候溫度平衡。這個過程中,一眾老人們也情不自禁地閉住呼吸,似乎擔心攝像頭後面的自己的呼吸會影響到工作室裡的測量精度。

實際加工時,必須是在真空環境下。加工員是要穿特殊工作服的。今天這些都沒有,才更顯得柏承誠的神奇。

十分鐘過去,秦懷玉觸碰測量鍵。

螢幕顯示,長度:5.0000001厘米,直徑,最大1.000微米,最小1.000微米,平均1.000微米。

嘶!全體倒吸一口冷氣。

至此還沒完。秦懷玉驅出透明盒子,放到顯微鏡下,直接放大一千倍,然後用攝像頭代替眼睛觀察成品。會員更是驚呼一片,因為那可不是一根光滑的細針,而是螺旋鑽頭。兩者加工的難度,顯然不在一個數量級。

“神了,神了。”

“太神奇了。前無古人,可能也後無來者。”

“他不入會還有何人能入會?我同意!”

綠燈閃亮一片。下一個測試不需要了,全體透過。

“等等,等等。”吳春秋急了。柏承誠的加工才能是秦懷玉發現的,沒他的功勞。這不行啊。再說,在吳春秋眼裡,程式設計技術比加工技術重要得多。“這只是小道,他的程式設計技術才閃瞎你們的眼睛。”

“呸,這是小道?你加工給我們看看?”

“沒有精加工,科技能發展到今天的程度?只能紙上談兵而已。”

“老東西,你以為還是數千年前那種工人和幹部的分級制度是吧?工人天生比干部低一等?”

老傢伙們只認技術不認人,鄙夷聲一片。

吳春秋連忙解釋,“不是,我不是小瞧加工技術。我是說,程式設計技術的作用更大。”

“切!”

哪個都重要,哪個都必不可少。

白向宇打圓場,“再看看這為同學的程式設計技術,也耽擱不了多長時間。這樣吧,請各位出題。如果你們有急需的程式,可以將創意和要求發過來,讓這位同學現場程式設計。呵呵,便宜你們了。不,不行,如果能用上,你們必須付費。我們可不能破壞規則。”

會員之間,互相交流是自願,互相幫助是義務,但不是責任。委託會員辦事,理應付費,尤其是因此可以帶來收益的時候,比如白向宇的設計。

稍微耽誤一點時間繼續看,可以,但響應白向宇提議者不多。手工加工,眾人承認柏承誠神乎其技,無人能夠超越,可程式設計這事,沒人相信柏承誠有吳春秋說的那麼離奇。

但也有人願意試試,反正不需要成本,萬一真的有用呢?

一個名為赫夫斯基的老頭,正好在請他人編制一個程式,是一個用於藥物研究和藥物反應控制的程式。資料比較多,各種藥物的濃度、溫度、密度、質量、壓強,藥物分子之間發生化學反應時吸收和釋放的能量等等。

雖然資料很多,但比較起白向宇的設計,還是要簡潔得多。只不過赫夫斯基要求不少,各種感應器數以百計,並因此要求實現精確自動控制,比如根據化學反應的變化自動調節溫度,自動新增藥物的量和催化劑的量,自動生成各種條件下的實驗結果,自動預防意外等等,這就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了。相當於一臺擁有類人智慧的藥物實驗機器人。

赫夫斯基委託了不少人,得到了好幾個方案,但實驗結果他都不是很滿意。既然不滿意,拿出來給柏承誠試試也無所謂。

於是,眾人再一次見證了神蹟。程式設計沒用多長時間,也就將近一個小時。這一個小時的三分之二,還是用於柏承誠跟赫夫斯基交流。柏承誠必須弄清赫夫斯基的設想以及有那些感應器,特別是赫夫斯基所用的藥物的特性。真正程式設計,也就二十分鐘不到。

赫夫斯基收到數模,驗證之後,感覺理論上可行。但實際效果,那得用到實地才知道。然後鄭重地要求柏承誠不得洩密。

吳春秋笑道:“放心,即使是別人複製了去,也看不懂。我這邊當場銷燬,你那邊自己改一個駛入密碼就安全了。”

“看不懂?”大佬們很是驚奇。雖然份屬各行各業,但計算機基礎知識是必備的。

吳春秋將柏承誠的程式還原到原始碼狀態,掐頭去尾地刪除一些,然後不顧赫夫斯基的反對直接公開出來。說道:“誰能看懂,我敬他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