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器內部的刻畫,就要求煉器師用魂力控制。這時候他們的魂唸作用,相當於光刻機至於晶片。

幻天一族嘛,天生魂力強大。黎天嬛即使凝練了一副人類的身軀,但她的魂力卻不見絲毫減弱,反而更集中更凝練。

有良師傾囊相授,有佳徒天資卓越,黎天嬛的煉器術,火箭般躥升。而雁留蹤呢,煉器術也同樣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綜合兩個宇宙的煉器術取長補短,查遺補漏嘛。

柏承誠雖然在煉器術上的學習時間和實踐時間比這兩人要少,但他的煉器術卻絲毫不弱於雁留蹤和黎天嬛。因為他在材料學上層站到過人類的極限巔峰,然後知其所以然在反推回來,比雁留蹤他們這種按照正常發展順序摸索前進的人,在原理上更為透徹。

不過煉製具體器物的熟稔度和技巧上,柏承誠就不一定有雁留蹤煉製得好,甚至有時候連黎天嬛都比不上。

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又怎麼樣?同一件靈器,雁留蹤黎天嬛設計的靈路,完全有可能高於柏承誠。

拿電路來打比喻,同樣是一個放大器,讓各個不同的電路設計師來設計,其放大效果和功耗,可能完全不一樣。所謂熟能生巧,雁留蹤的重心就在這方面,他的經驗就豐富得多,算得上是專家。而柏承誠呢,只能算是理論專家。半年之後,黎天嬛煉製的靈器都能趕上柏承誠煉製的靈器,不差絲毫。

不過柏承誠優勢也是這隊師徒比不了的,那就是設計水平。

因為么米機器人的經驗,柏承誠設計出很多組合型靈器,兼具各種功用,且千變萬化。

成熟的固定靈器,雁留蹤煉製出來的,肯定比柏承誠煉製的更好。黎天嬛煉製的,也不見得比柏承誠煉製的差。但新型靈器的創造和設計,他們兩就遠不如柏承誠。

後來形成了一種配合關係,柏承誠專管設計,雁留蹤專管煉製,黎天嬛輔助並根據使用提出一定的修改建議。

直到他們準備煉製有靈的靈器時,終於發生了分歧。

一般的靈器,雖然也分品級,比如低品中品高品極品等等,但都是沒有靈的。

有靈是什麼意思?是指靈器擁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甚至可以自主戰鬥。

在這方面,柏承誠自然是專家級別。且不說其他,單單是智慧機器人,他就製造過不少。

沒錯,智慧機器人,其實就相當於有靈的靈器。

這種靈器,其實已經不能算靈器了,在主宇宙,將它們稱作寶器。不過柏承誠雁留蹤依然喊作靈器,超品靈器而已。

寶器這個詞,在華龍有一種方言中,是罵人的話。

分歧在哪裡呢?在於注靈,也就是賦予靈器自我意識。

雁留蹤是固守於他們此前學習的煉器系統知識,堅定地認為,必須注入一個異種生物的靈魂。煉製有靈靈翼,需要注入一個強大飛行生物的靈魂。煉製刀劍等,需要注入一頭攻擊兇悍的猛獸的靈魂等等。

柏承誠則認為不需要,只需要植入一塊魂力儲存器,收集一定的魂能,再用自己的意念波啟用即可。

黎天嬛又是一種理念,她覺得可以讓這種靈器成為她們幻天族的另類身體。

雁留蹤認為柏承誠的方案根本不可行,黎天嬛的方案,使得靈器不是靈器,根本就不會聽從使用者的指揮和控制。

柏承誠卻認為雁留蹤方案的器靈,有很大缺陷。異獸的靈魂還是那麼好征服的?用武力征服,說不定會極大地傷害到異獸的靈魂,以致器靈的意識模糊,主動性極差。

柏承誠也不同意黎天嬛的方案,但卻沒說緣由。其實他想的是,幻天族真的都願意改變生命形態的話,自己完全可以幫她們煉製新形態人類的身體。

可這裡面又有一個難題,那就是沒有么米機器人的情況下,他只能煉製出通靈境級別的身軀,即使有么米機器人,也最多煉製出歸元境巔峰的身軀。幻天族多半不能滿足這種級別的身體,因為黎天嬛已然是洞天境了。

柏承誠煉製的身體,怎麼在別人靈魂的操控下自如地修煉晉階,這個難題還沒得到解決。

這也是柏承誠自己還未達到那個境界而已,他不知道柏先纖在柏瑤瑾的幫助下,已經晉階洞虛境了,而且書院認為柏先纖的天資卓越。

正因為柏承誠沒說自己能幫幻天族煉製身體,所以黎天嬛也很固執,“靈器級別的身體,總比人類的肉身強大。反正是改變生命形態,我們族人改變成這種形態,是最為合適的。”

得,互不相讓,那就各煉製各的吧?

柏承誠突然奇想,乾脆在靈器內植入生命超腦,也就是魂能的儲存器和執行器,謂之靈腦(區別於電腦或光腦)。

若是先煉製出大量的靈腦晶片在手,以後直接安裝到靈器中,在啟用並賦以智慧,這不就讓靈器產生了自主意識嗎?

當然,還得植入一個意念波程式設計器,接收主人的意念波注入的模組化程式,比如讓器靈產生它的生命形態本就是一把刀劍,以及主人的各種武技使用技巧等等。

現場的三人誰都沒想到,柏承誠這靈機一動的舉動,給這個世界的靈器帶來了多大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