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節奏(第1/2頁)
章節報錯
柏雲霸沒被允許進入天祺星域和千垛星域補充補給,就只能在這兩個星域之間的太空遊弋,以等候後續銀聯艦隊。
因為事先對銀聯的輕視,多特力除了派第二艦隊進入這兩個星域之間的空間,並未派出其他的艦隊。只派了以萬界商盟的運輸艦隊為主的後勤艦隊,以及讓第三四艦隊在天熊 星域的邊境為預備隊。
誰知這一戰結束得太快,第二艦隊和後勤艦隊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就被柏雲霸砸錢式的打法徹底全殲了,以致第三第四艦隊想救助都來不及。
這時候倒是可以讓第三第四艦隊撲向柏雲霸艦隊所在,一舉擊潰柏雲霸的殘兵。但問題是,既然柏雲霸是殘兵,他還那麼愣頭青式地跟你硬碰硬嗎?他不知道走啊。
所以最多隻能擊潰而不能消滅。
於是多特力很鬱悶。
具有躍遷能力的戰艦,就如地面戰的空軍,可以不受地域限制。陸軍嘛,你截斷一些交通要道,或者險峻地形,就可以阻截住陸軍的進擊。空軍呢?可以到處亂飛。
太空戰中,具有躍遷能力的戰艦,就是地面站的空軍。
如果柏雲霸的戰艦不具備躍遷能力,多特力只需要在幾個蟲洞處佈置大軍阻截就可以了。但柏雲霸的戰艦不但能躍遷,而且躍遷的能力還很強。這就拿不準柏雲霸從哪個空間點進入天熊 星域了。
一百多個星系,邊境那麼長,都得佈防。這就是守方的被動之處。
天熊人不能變成攻方嗎?當然不能。原因嘛,前文已經說過了。他們要是大規模地進軍萬靈界內部,其他大世界必然會搗鬼。然後天熊人就會發現,自己陷入了戰爭的泥潭。進,無法獲勝。退,損失慘重。
多特力再狂,也不敢挑釁其他大世界的底線。這是周邊各大世界之間約定俗成的規則,誰都不敢打破。
此前不是沒人試過。天虎大世界和雲天大世界,都曾準備將萬靈界收入囊中,然後他們發現自己舉世皆敵。其他大世界要麼給當地霸主們以強力的支援,明裡給武器暗中出人力。要麼直接出動軍隊絞殺進入萬靈界的天虎大軍和雲天大軍,尤其是其後勤補給線。
打到最後,這兩個大世界發現萬靈界就是一個黑洞,不管他們派來多少軍隊,都會被吞噬得一乾二淨。最終,不得不退出萬靈界,僅僅守護住臨近他們蟲洞附近的那幾十個星系。
多特力無奈,只好將一三四五六七八艦隊全都派到天熊 星域的邊境上,構築其一面盾牌防線。唯獨九十兩支艦隊不敢動。那兩支艦隊,是負責通往他們大世界那處蟲洞安全的。
是的,太空戰不是地面戰,防線可不是論條而是論面。而且多特力親自出馬,離開首府熊尊星,前往邊介面中間部位的一個星系坐鎮指揮。同時全力蒐集銀聯艦隊的情報。
天熊人不攻出來,柏雲霸也不進去,雙方似乎在這裡對峙起來了。
慢慢地,後續的銀聯艦隊陸續趕到。不過呢,一萬之艦隊中,有大約一千支並未如期而至,而是轉道去了其他星域。
去其他星域幹嘛?當然也是打仗了。
天熊人除了明面上控制的天熊 星域之外,在暗中,自然還控制有不少霸主作為他們的暗子。
在萬靈界,敢於像綠速四人一樣堅持不站隊的霸主,很少很少。
總計三十多萬個霸主中,真正不投靠任何一個大世界或本地巨頭的霸主,絕對不超過一萬。其他的霸主,基本上都或明或暗地依附在某一個大世界或某個巨頭勢力的門下。
就算是平均數,天熊人暗中控制的霸主數,也至少有好幾萬個。
而且,基本上所有繁華一點的星域,肯定會被各大世界哄搶。當地的霸主想不站隊都不可能,除非你想死。其實站隊也死得很快。你投靠了一邊,其他人就有可能搞死你啊。
銀聯商場選擇的星球,都是比較繁華的,所以也按平均數計算吧,差不多大約十分之一的商場,是開設在天熊人有影響力的星球。
多特力這邊對柏雲霸無奈,自然就想透過其他手段給銀聯以強大的打擊,於是他下令那些被他操控的星域也像熊尊星一樣,找個理由封鎖銀聯商場,抓捕銀聯的職員。
對於這些霸主,銀聯自然會予以強烈的回擊。被抽走的那一千支艦隊,就是專門針對那些星域的。
打那些星域,銀聯一點都不擔心,狠狠地揍就是。殺其霸主,滅其艦隊。然後呢,銀聯宣佈撤出那些星域,不再在那些星域開設商場了,不做他們的生意了。
萬靈界的星域何其多?數十萬吶,換個地方重設這近百家商場,很難嗎?一點都不,很簡單很方便。
人們驚奇地發現,銀聯的商場,還真是一件靈器。在眾目睽睽之下,慢慢縮小,變得跟銀聯的飛船一模一樣,然後,嗖,飛走了。他們唯一損失的,就只有商場外面那些廣場的投資。那才多少錢?
銀聯抗衡一個大世界或許很難很難,但攻打這些霸主,那簡直不要太簡單。七八支或十幾支艦隊一擁而上,一頓狂轟濫炸,那些霸主的艦隊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