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承誠近似白痴般的情商和社交能力,跟他的成長環境和崛起的速度過快有關。

小時候,父親李衡源不斷逼迫他背誦一些華龍儒家思想中的精華文章,灌輸一些譬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君子坦蕩湯,小人長慼慼。’‘仁義禮智信。’等積極的東西,儘可能不讓他接觸儒家裡那些較為頹廢的,避世的,中庸的思想,希望將他塑造成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可柏瑤瑾又佔據著家庭的主導位置,對他實行放養。

於是他成了一個小混混,但又有著自己的道德底線。

父母離開之後,他迅速崛起。身邊的同事,環境等變化過快,使得她很難交到真心朋友,也很難有長期的仇人。友誼也好,衝突也好,都一閃而過。這就是使得他缺少社會歷練,缺少感悟身邊的同事,朋友,上司,下屬,對頭等各色人等的各種心態的過程,自然也就缺少社會經驗的歷練和認知。

他的社會經驗,都是自己想當然的。今天絕對這麼做正確,就這麼幹。明天感覺那樣做才好,又那麼幹。於是他被人成為善變的橙子。

不知不覺身居高位之後,他認為自己不應該保持小混混的思維,理應是一個標杆,思想道德上的標杆。各種文學作品中不都是那麼說的嗎?偉人嘛,各方面都應該偉大。所以他疏財,仗義,想普惠萬民,打擊邪惡,所以建立三道宗,實現什麼道德指數。

他卻不知道,他的這些行為,在別人眼裡是多麼天真,包括銀聯的三原則也是一樣。

從三道宗的道德指數到銀聯的三原則,他似乎沒多大長進,跟他的分身也有一定關係。作為本體,他希望為人一直是陽光的。科研嘛,主要交給雲柏分身。那些曾經比較厭惡的事,比如政治,全都甩給了李承志。

自我定位如此,也就自我發展成如此。

問題是,他身邊沒有一個德高望重經驗豐富的智者,來引導他,或將社會的方方面面戰示給他看,或幫他分析各色人等的心理和訴求等。

魯有志對社會有自己的觀點,但他從不反對柏承誠的所作所為。

雲叔等人只知純忠,覺得柏承誠說的一切都是對的。

其他人跟他的關係,還未好到可以暢所欲言的地步。

而張仁枚,赤龍娉婷,劉星葉等人,則沒那個資格去教導他。因為理念的差異,他曾經差點跟張仁枚翻臉。卓青琳嘛,比珀麗雅好不了多少,被寵得對社會跟柏承誠一樣‘無知’。

他想成為一個積極的,陽光的,坦蕩的人,自然就不喜歡那些心機深沉的人,所以下意識地不怎麼喜歡範恭明嶽未遠等。老戈里奧也是一樣,因為戈里奧收他為徒的目的,並不單純。

可世界上有跟他一樣‘白痴’的人嗎? 反正他沒遇到,這就使得他看起來很難接近,甚至被人看做無情。

張仁枚接近他,起初可能是尋找刺激,遊戲式的,後來又變成有意圖的。赤龍娉婷是她的家族為了某種目的而故意派在他身邊的。卓青琳是因為情況特殊。穹英龍看似坦蕩,也豪氣,大度,但居高臨下的本性難以掩飾。青虎駘俊算是談得來,可惜在他被追殺的過程中,也存在讓柏承誠不滿意的地方。

人各自有自己的性格和特性,柏承誠想找到跟他的思想和理念完全一樣的,根本不可能。所以他幾乎沒有朋友,實際上也顯得比較薄情。

但是,他依然保持著那份純真。

即使到了這裡,為了生存而不得不依附費隆,即使有一統這個宇宙的野心,他的心理依然不那麼陰暗。他覺得,自己是為了挽救這個宇宙。

但在費隆參觀了一遍柏承誠創造的天體之後,柏承誠的心理底線,瞬間就被打破了。

這是彼此基本上達成了協議,柏承誠自願加入費隆麾下,願意聽從費隆的指揮,而費隆也接受了,並任命他為為一個頭目之後,費隆要求進入柏承誠的基地,參觀柏承誠創造的新奇武器。

柏承誠自然無所不應,將基地對費隆開放了。

費隆體積太大,遠超銀河系的大小。他一個人進基地參觀,都只進來一部分,身體的大部分還留在基地之外。

安全上,費隆是不擔心的,因為柏承誠的‘吸塵器’基本上被他毀掉了。眼前這個巨大的球形物體即使是大型武器,相對於他更為龐大的身體來說,也難以瞬間將他滅殺,最多是損失身體的一部分罷了。

待聽到柏承誠解釋這個球形物體,並不是武器,而僅僅是材料時,費隆有點不怎麼高興了。他之所以接納柏承誠,就是希望柏承誠能幫他製造出更為強大的武器,助力他提升整體戰力啊。

解釋道材料來源時,費隆更不高興了。這個星體,大約相當於一個銀河系那麼大的水母生命的身體全部。

呵呵,水母生命幾乎比我們正常的空氣的密度還小。銀河系那麼大的水母生命,將他所有的霧狀體全都壓縮凝練成分子原子再構建成星球,確實只能變成一個比較大一點的實體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