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過分了(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是八年來,魯有志第一次離開隕星群。
起初不離開,自然是因為此處乃是上佳的修煉福地。柏承誠一走,魯有志無事一身輕,自然就安心地呆在這裡修煉,以儘可能地提升自己以及麾下近萬贔屓衛將士的功力。
功力這東西,再高都不嫌高。加上魯有志非常清楚,一旦出去,說不定就要陷入爭權奪利的漩渦。他又沒有權欲,更不想選邊站,所以躲在這裡不問世事。
此處的靈魂能量和靈力,比之柏承誠用靈石構建的聚靈陣,還要濃密。不乘機修煉,腦袋被門板夾過差不多。
入定修煉內功嘛,基本上就渾然忘記了外物。不知在什麼時候,那個白洞竟然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帶魯有志他們發現時,已經無可奈何了。靈體境,無論如何是無法撕裂空間的。
魯有志急了,集中所有贔屓衛瘋狂地攻擊了一段時間那個空間點之後,不得不頹然放棄。然後,就更拼命地修煉起來。他也有柏瑤瑾贈送的頭套系統,明白必須修煉到碎空境才有可能撕裂空間。
他以為能撕裂空間,就可以開啟那個白洞。
但他沒想到的是,那個白洞消失之後,隕星群內的靈力和靈魂能量,沒有了源頭。隨著他們的修煉,隕星群內的靈氣和靈魂能量,漸漸枯竭。
兩年前,張仁枚曾經來過一趟,說是要見柏承誠或雲柏。魯有志沒讓其入內,只說柏承誠和雲柏都去了珀麗雅宇宙,想見也見不到,等到柏承誠和雲柏他們回來,自然會回去。
張仁枚也不強求,就此離去。魯有志不知道的是,張仁枚已經確定柏承誠和雲柏都失聯了,因為她一直在使用心靈感應聯絡柏承誠和雲柏,但一直聯絡不上。就算柏承誠和雲柏在平時會遮蔽意念波訊號,但不至於六年都不跟自己聯絡。何況,還有子女呢?
隨後,張仁枚開始佈局,首先逼得赤龍娉婷主動辭職,然後將張系子弟,安排到銀聯一些至關重要的崗位上,徹底掌握住銀聯的權柄。
之所以如此輕鬆,那得感謝柏承誠的懶惰。他將銀聯內外所有政策的制定,全都交給赤龍娉婷。憑赤龍娉婷一個人,哪裡能想得如此全面?再說,也忙不過來。所以銀聯對外的政策,很詳細。交易權級的考核、升降等等,條理分明。但針對銀聯內部的規章制度,就極其欠缺。
因為赤龍娉婷也不知道該怎麼制定。誰讓柏承誠將銀聯定義為一個經濟組織呢?赤龍娉婷規定了洩露銀聯機密的各種懲罰措施,但無法規定銀聯成員的職位和權級的升降規則。如果規定,豈不是在奪柏承誠的權?
所以,這個奇葩的經濟組織,誰升誰降,誰擔任什麼職務,往往由柏承誠一言而決。現在權力基本上在張仁枚手裡,自然由張仁枚說了算。不存在什麼民選,不存在什麼考核。
比如一傢俬有公司,職員們各自擔任什麼職務,肯定是老闆說了算對吧?
張仁枚大規模調整銀聯內部成員的職務過程中,沒有遭遇任何阻力,所有人都老老實實,這讓張仁枚的野心進一步膨脹了。
銀聯內部主要由兩部分組成,軍隊和商務。
軍隊,張仁枚暫時不敢伸手,也覺得沒必要伸手,反正將財物掌控在手裡,不擔心軍隊不聽話,不然就劃撥軍資啊。
不是沒試過,她曾想將張仁弢等張氏子弟,塞進軍中,卻被三大特戰隊和三大艦隊毫不留情地拒絕了。張仁枚找葉雲舒,葉雲舒則說,軍隊的人事權在柏承誠手上,其他任何人都無權插手,包括張仁枚和卓青琳。她葉雲舒,也只有戰時指揮權,並無排程權,更被說干涉軍中的人事了。
對此,張仁枚自是不信,她覺得葉雲舒是有私心的。如果葉雲舒承認她張仁枚有權排程和干涉軍中的人事權,自然就必須聽從張仁枚的指揮,甚至有可能用張家人換掉葉雲舒。
張仁枚決定試試。她自是不敢輕易動軍中的元老,決定試試調動銀聯二號的三大衛隊。
是的,她並在乎此前的三大艦隊和三大特戰隊,因為她發現先達,先聲,先纖三大衛隊隊員的功力,竟然比卓青陽他們都高。三大親衛隊的武器,也絲毫不遜色於狻猊衛等老牌戰隊。狻猊衛等老牌軍隊,總數在一百多萬。而先達等三大衛隊,卻赫然有三百多萬。
所以,狻猊衛等軍隊不動就不動,免得弄得失去人心,反正也擔心他們造反對吧。最大的問題,就在銀聯二號上的三大衛隊。
張仁枚在九艘先達親衛隊戰艦的護擁下,光臨銀聯二號。
卓青琳也無權將至拒於門外呀,只要接了進來。
張仁枚告訴卓青琳,她想一統銀河,建立一個集權銀河帝國,給柏承誠一個驚喜。
理由嘛,自然一大堆,而且都有理有據。比如科技發達了,來往個旋臂不需要太長的時間,有了一統的基礎。比如一統之後,用政令的方式,更容易實現柏承誠指定的三原則。比如此時外緣旋臂的爭奪,明顯偏移了方向,有違柏承誠的初心。等等等等。
卓青琳只有一句話,我沒興趣,你想怎麼做就這麼做,只要橙子回來之後,你能交代過去就行。
張仁枚見機要調動銀聯二號的三大衛隊參戰。讓驚鴻輕雲飄颻三大衛隊控制住整個外緣旋臂。而她則命令先達先聲和先纖三大衛隊,一統盾牌和獵戶,然後左右夾攻,拿下英仙臂。
卓青琳搖頭,“我無權調動三大衛隊。”說是驚鴻衛隊,只聽卓驚鴻的。輕雲衛隊,只聽李輕雲的。飄颻衛隊,只聽柏飄颻的。
張仁枚自然是不相信,說卓青琳只顧自己,不為柏承誠著想。
卓青琳說你要不信我也沒辦法,反正我不贊成也不反對,你想調動三大衛隊,自己跟卓驚鴻等三女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