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同時出手,可見雙方都沒準備讓對方安然離去。

摩鷹天瀾打的主意,是獲取飛船之後,犧牲掉目前僅剩天鷹的絕大多數,利用躍遷自殺的方式,將柏承誠一行全都炸死。放走卓青陽的飛船之後,他們的天鷹就一直在遠方處於飛行狀態,然後由那些已經登上索要來的飛船的天鷹人,精準地控制天鷹的躍遷空間點。

摩鷹天瀾十一位高手聯手一擊,就是準備直接將柏承誠的飛船推開,而後他們立即閃避,以方便其中的一支天鷹小隊躍遷到柏承誠飛船處。柏承誠在措不及防之下,哪裡有時間控制飛船移動?尤其是這一擊要是將柏承誠打死打傷的狀況下,其親衛救援他都來及,哪裡還顧得上移動飛船。

柏承誠則恰恰相反,他依仗著自己這邊的功力高深,希望瞬間將摩鷹天瀾先拿下。挾持住摩鷹天瀾,一切問題就都解決了。

出乎他意料的是,摩鷹天瀾以及身邊的十人,竟然全都有靈體境戰力。

摩鷹天瀾十一人攻擊出的能量,如大海怒濤,洶湧衝向柏承誠。

不能不敬佩天鷹族在空間能力上的天賦,柏承誠只感覺空間巨浪狠狠地拍打而來。僅僅是強大的空間推擠力他還不懼,問題是對方製造的空間波濤,後浪追前浪,一浪接著一浪疊加而來。空間的劇烈波動,身在其中的人自然很難穩定自己的身形。

不用說,這時候被攻擊者必然要儘量運功穩住自己,以地域空間衝擊力。可摩鷹天瀾他們製造的空間浪濤,卻並非如海浪般是固定的頻率和固定的強弱,其頻率和強度,竟然變化的。

柏承誠好幾次差點出現失控而翻滾的情況,因為第一浪推擠力極強,柏承誠自然要想穩住並保持前行狀態,就必須使出很大力氣。擠壓力一過,自然需要撤銷用力,不然就像一腳踩空一樣,不由自主地前撲。

隨之第二浪又到了。因為經驗主義,使出的力氣自然跟對抗第一浪差不多。但第二浪的擠壓力,卻遠比第一浪要小得多。柏承誠用力過猛,自然又會失控。趕緊調整自己的姿態,不然手足失控地扎進對方懷裡去了,豈不是松肉上砧板?

第三浪又至,力度繼續急劇下降。有了準備的柏承誠,自然覺得對方的功力不足,以致攻擊力難以維持。然而第四浪的威力,卻比第一浪還大。可以想見,柏承誠頓時措手不及,被一下子擊退。

說起來慢,層層疊疊的空間波濤衝擊而來,卻只在一瞬間。波浪之間的間隔時間和力度大小,完全沒規律。

幾乎只要達到超凡境,就都會這一手。但要將空間波濤控制的如此詭譎,柏承誠現在都做不到。

不過柏承誠也有其厲害之處,那就是裂空。不求傷人,只求劈開面前的空間,就如長刀破水一般,他將自己的靈力和念力,凝聚成一個垂直的鋒刃狀,以切開空間空間衝擊力。他自己,則跟隨著切開的空間,衝向摩鷹天瀾的飛船。

但因為對摩鷹天瀾等人功力的估算錯誤,失了先手,被摩鷹天瀾拉開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之所以估算錯誤,是認為摩鷹天瀾之所以突然採取放棄整個戰爭,放棄絕大部隊鷹魔,是因為他們的個體實力遠遠比不上柏甲他們,才驚恐所致。

柏承誠就想不通,摩鷹天瀾身邊既然有這麼多的高手,怎麼就沒膽子拼一下而是直接放棄了。

數百萬天鷹人,數百億天鷹,說放棄就放棄,不是真正絕望之境,誰做得出來?

可在戰局還未明朗化之前,摩鷹天瀾他就是做出瞭如此不可思議的決斷,自然就讓柏承誠覺得他們是被柏甲等人的功力嚇住了。

被柏甲的功力嚇住了,那麼他們的功力自然就遠不如柏甲啊。

沒錯,摩鷹天瀾是被柏甲等人的功力嚇住了。他透過柏甲,想到了更多更遠。卓青陽那種戰隊,他都需要用一百五十億左右的天鷹去兌換。而卓青陽戰隊戰力相當的戰隊,銀聯還有兩支。

正面戰場上,他略佔優勢。如果能一戰將卓青陽戰隊徹底殲滅,他就可以採取游擊戰的方式,不跟另外兩支戰隊硬碰硬。拖上一兩年,他的天鷹數量就又補充起來了。那時候就有足夠的力量,圍殺柏承誠的那兩支戰隊。

除此之外,兩年後,魔化的恆陽人和贏家人更多,他的實力將進一步增強。而銀聯呢?想在兩年之內打造出一支堪比卓青陽戰隊實力的新戰隊,肯定是不容易。

摩鷹天瀾還有一張底牌,就是他的指揮部和親衛隊這支一般不上戰場,不到最後一刻都不動用的高手戰隊。數量不算多,幾百人,幾百萬的天鷹,都無不是鷹魔中的精英。其戰力,堪比幾十億天鷹的戰隊。而且行動迅捷,靈便,戰力奇高。

但柏甲一出現,讓他醒悟了,銀聯也不止明面那些牌,而是有底牌的。更恐怖的是,柏甲所在的戰隊,每一個人的戰力都跟他們最強高手相當。那是多少,數以萬計耶。加上超級戰艦,足以碾壓他最大的底牌。

只要銀聯還有一兩支戰隊,他就沒有一絲取勝的希望。

所謂戰力對比,只是死板的資料。他的高手戰隊,在戰力資料上堪比幾十億天鷹的戰隊,但就算幾百億的天鷹的戰隊,也未必能戰勝他的高手戰隊,因為高手戰隊的速度更快啊,不硬碰硬的話,遊走作戰,幾百億天鷹也抓不住他們,反而會在運動中被他們逐一消滅。

銀聯如果有幾支這種戰隊,他那還需要對抗銀聯三大明面戰隊的五百億天鷹,哪裡還有一點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