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 決戰英仙(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麼一來,銀聯不也是巧取豪奪了嗎?不會,銀聯入股,會充分合理地考慮創造者的技術股份。曾經的權貴往往只投入總價值百分之十的資金,卻要求佔有百分之五十甚至更多的股份。他們會將自己的權力計算成暗股。銀聯恰恰相反,投入總價值百分之十的資金,基本上只要求百分之五的股份。
有銀聯提供保護,還有技術上經營上的指導,民間小公司自然沒了後顧之憂,拼命發展就是,不擔心為他人做了嫁衣,不擔心遭遇‘殺豬盤’。由此,整個社會的發展動力,可想而知。
相應的,各國權貴就不得不收斂了啊,自家境內的中小公司紛紛請求銀聯保護,他們豈不是底子面子全丟光了呀。有銀聯股份的,他們不敢搶也不敢違規打壓,那就只有兩個辦法了,一,努力提升自家企業的科技研發,二,儘可能給境內企業提供一個好的不需要求助銀聯的發展環境。
別看百分之五很少,恐怕的是企業的數量啊。如果境內企業大多數都被銀聯佔了百分之五,呵呵,銀聯對其國家的經濟影響力,恐怕會超過國內所有的權貴甚至國家。別銀聯一咳嗽,國家就會犯病。
所以,獵戶和盾牌的發展,基本上達到了柏承誠的心理意願。這裡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各國權貴依從銀聯理念的話,他的經濟利益非但不吃虧,反而能從銀聯訂單中得到更多。如果銀聯不能帶給他們好處,且反過來掠奪他們既有利益的話,可能戰爭依然不可避免。
這就要求銀聯繼續保持高速發展。所以比天鷹系列更新一代科技必須推出,所以幻鷹系列的技術必須公開,而幻鷹系列低一級的科技,也可以向英仙無償輸出了。
科技提升,必須有需求市場啊,所以向大小麥哲倫星系的發展,勢在必行。
要安心向外發展,英仙的鷹魔問題必須徹底解決。
此時也到了可以解決的時機了,因為英仙六大巨頭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損失慘重,越來越依賴銀聯了。
卓青陽不是在幫他們剿殺鷹魔收復失地嗎?怎麼會損失更重了呢?
很好理解啊。卓青陽收復了星球,不可能留人駐守吧?我留人駐守,那麼這顆星球算誰的?六大巨頭也不願對吧?
卓青陽的戰隊一走,原本勢力重新進駐。然後就壞了,鷹魔又來了。卓青陽畢竟只有幾十萬人,無法展開大面積的攻擊,只能是是線式攻擊方式。一路橫推過去,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就像蛟龍入海一樣,海水無以阻擋。問題是蛟龍走後,後面的海水就又回流而恢復了啊。
收復的星球再次失陷,以及跟隨卓青陽戰隊的軍隊的損失,使得六大巨頭的損失比之以前更多了。
那我不收復行不行?開玩笑,不收復,豈不是坐等滅亡?
又想收復失地,又損失不起,怎麼辦呢?第一,更依賴銀聯了,希望銀聯出兵更多。
卓青陽沒損失嗎?當然有。但人家不怕,損失多少補充多少。英仙人不知道的是,卓青陽損失的人手,只有很少沒救回來。絕大多數‘死者’的超級晶片和靈魂容納器都收回了,都復活了,送到後方修養一段時間,又可以上戰場。
第二,六大巨頭不得不接受銀聯的理念,重視起非修煉者了。因為戰艦作戰,修煉者的功力,並非發揮出太大作用。
同樣是駕馭戰艦,非修煉者也可以,而且他們一切行動聽指揮,非常有組織性和紀律性。修煉者呢?一個個都習慣了單兵作戰,你讓他們一切行動聽指揮,他們很難適應。還有,兩者的薪資差別很大呀。養一支非修煉者大軍和養一支修煉者大軍,所費資源天差地別。而戰果又差不多,你說巨頭們,還偏重修煉者嗎?
於是,英仙六大巨頭的理念問題,也差不多要解決了。
至於恆陽和慕仙宗的問題,呵呵,自己找死,難道還奢望銀聯尊重他們的選擇?
所以,銀聯正式啟動了英仙決戰計劃,所以,在英仙潛伏了一年多的嶽未遠,優先發動,準備拿下蘭茂星,為柏承誠的到來做好準備工作。
蘭茂星本是個偏遠落後的星區,但柏承誠和摩鷹天瀾卻意外地同時盯上了它,以致這兩年,這裡的暗戰極為激烈。本地勢力,慕家,贏家,天鷹族人,銀聯人,在這裡大打出手。偶爾,宗家也插入一腳。
接到通知的嶽未遠,不再留手,命令手下全力以赴。銀聯來者幾乎全都是中高階修煉者,加上擁有高科技武器,自然具備碾壓性的實力。
贏家和天鷹族人,節節敗退。銀聯的盟友慕家直接掃平本地勢力,將此地收歸慕家直屬。
嶽未遠這次追殺的,是贏家在蘭茂星最後的力量,也是主事者。必須將其剿殺,才能保證資訊不至外洩,保證柏承誠這支軍隊的出其不意。
追到星系外,贏家飛船也不顧安危立即啟動了躍遷。
嶽未遠冷笑,“這就跑得掉?”靈器飛船一次躍遷的距離,他早有清晰的認知。當即下令自己的飛船也跟著躍遷,且躍遷到對方的前面去。
剛從亞空間一露頭,嶽未遠就傻眼了。我的天,四周不遠處,全都是鷹魔。密密麻麻,遮天蔽日。他竟然躍遷到敵人的包圍圈裡了。
完了,這次死定了,再多的備用身體也救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