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銀河三年多了,摩鷹天瀾覺得自己已經完全瞭解了銀河人類的政治版圖。能跟他做對手,僅僅只有東鷹天歌提到的柏承誠。

他根據自己的認知,已經落子佈局,現在就等柏承誠的回應。

讓他驚訝的是,銀聯那邊,居然毫無反應。

恆陽和慕仙宗將聲勢弄得如此浩大,銀聯卻沒有反應,只有這麼幾種可能。

一,銀聯內部分歧太大,辦事效率太低,短時間內形不成一致意見。

但據摩鷹天瀾的瞭解,柏承誠是有一言而決的權力的,除非柏承誠本人優柔寡斷。要麼,柏承誠因為特殊情況無從知道外界的資訊。

這又有幾種可能,比如柏承誠修煉中除了意外,柏承誠被銀聯內部某些想奪權者控制住了,或柏承誠遠行了。

無論是哪一種,對天鷹族來說,都是利好。

二,銀聯過於高傲,沒將天鷹族,恆陽,和慕仙宗當一回事,不屑於反應。

這個可能性更大,因為卓青陽縱橫披靡,因為華龍華夏無動於衷,既不見兵力的調動,也不見絲毫驚慌。

摩鷹天瀾最希望是這種可能。那麼他就更多的時間,徹底控住恆陽帝國和慕仙宗。有了這兩支更熟知獵戶,盾牌和銀聯的僕從軍,並驅使他們去當先鋒,自然對天鷹族更為有利。

柏承誠以為天鷹族會隨著戰爭而規模越來越大,其實是一種誤解。天鷹是這麼個狀況,能迅速繁殖,數量可以急劇上升。僅僅三年,天鷹的熟練,確實增加了近二分之一還多。因為天鷹從出生到成年,三年是時間差不多夠了,這還是大量天鷹死在戰爭中的緣故。

但是,天鷹族人,卻無法在三年裡有所增加。即使能增加,也僅僅能增加一些嬰兒罷了。但在戰爭激烈的這個時候,天鷹族能增加嬰兒嗎?不能。因為嬰兒需要人照顧,這非但不能增加天鷹人戰士的數量,反而會拖累一些人不能上戰場。

天鷹族人不能增加,會影響天鷹增加的數量嗎?當然會影響,因為天鷹是低等智慧動物,跟銀河系的猿猴一樣。沒有人控制,它們形不成軍團式的整體戰力,只有覓食和廝殺的本能,甚至有可能為了搶奪食物而互相廝殺。

每一個天鷹族人,控制的天鷹數量,是有限的。就跟玄幻網文裡的御獸宗們一樣,你的功力不足,控制的戰獸又過多的話,有可能會被反噬,甚至天鷹反過來將天鷹族人吃了。

所以天鷹族人的戰力高低,主要體現在唸力上。他們的修煉,跟人類的冥想或者打坐修煉內功很是相似。天鷹族人自身,是很少親自上陣搏殺的。

因為英仙各地的反抗,來自獵戶,盾牌和銀聯的僱傭戰隊的搏殺,天鷹族人的數量,不增反減。總有一些人意外死於戰爭啊。

天鷹的數量這兩三年來之所以增加了二分之一,是因為在來路上,他們作為食材和能源,被消耗了不少。

摩鷹天瀾出發時,共計率領了五百萬天鷹族人。天鷹族人依據功力高低,控制的天鷹各有不同,大致上,平均一人能控制一萬左右的天鷹。所以天鷹總數,大約在五百億左右。

這一路遠涉星海而來,至少消耗了一百多億天鷹,也意外損失了數千天鷹族人。宇宙躍遷,並非一帆風順,總有一些意外發生,比如躍遷到黑洞裡去了,比如在柏承誠上次所處的那種空間中找不到回來的路等。

所以鷹魔大軍抵達銀河時,總數在三百多億。而今,本來達不到五百億,因為族人有損失,但因為攻略銀河之後,使得他們的修煉資源(菌體霧霾)極度豐富起來,以致有部分天鷹族人的功力得以提升,控制的天鷹數量有所增加,所以總數達到了五百億以上。

再想增加,就不是那麼容易,功力很少有突飛猛進的,族人的熟練在短期內也只會減少不無法增加。

不過摩鷹天瀾有辦法,那就是發展奴族,比如恆陽和慕仙宗。只要恆陽和慕仙宗的人修煉了他們特殊的煉體術,就無法擺脫他的掌控,只能乖乖成為他的奴族。

那時候,摩鷹天瀾自會傳授奴族低階控鷹術,讓奴族也能一人控制幾百天鷹作戰。然後天鷹的數量,自然就會再次猛增。

這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到時候不需要天鷹族親自上戰場殺伐,奴族也會積極奮勇地‘改造’生命星球,因為沒有菌體霧霾,奴族就沒有修煉資源,功力就會控制不住地倒退。從力可催山斷流,退化到手無縛雞之力,誰受得了?

恆陽和慕仙宗的贏家,自然不知道鷹魔這艘賊船,能上不能下。且一旦上去,就一輩子只能當別人的奴僕。即使功力高達神人境巔峰也不例外。

不考慮立場和道德,摩鷹天瀾的做法並無不對,因為天鷹族的煉體術,相當於柏承誠確立的進化方向,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促進了銀河生命的進化。如果他不在煉體術上做手腳的。

摩鷹天瀾可不是善人,不是來幫助銀河人進化的。授予銀河人少部分煉體術,是為了掌控銀河所有人類。作為他們獲取科技和先進武器的工具,以及他們食物的蓄養場。

扯遠了,回到主題。銀聯不作反應的第三種可能,那就是銀聯對自己的戰力沒信心,不敢同時開啟三個戰場,不敢同時跟恆陽,慕仙宗和天鷹族開戰。摩鷹天瀾也知道,銀聯的作戰方式和戰力,不亞於天鷹族,而且超出。但銀聯未必不害怕恆陽慕仙宗和天鷹族的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