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不及斥罵魯有志,柏承誠強忍著疲憊,飛速衝向奧丁的能源庫,從儲物空間取出大量靈石塞進去,然後重新啟動奧丁。

奧丁啟動的一瞬間,優先關閉了那個裂口。

柏承誠倒不擔心沒有空氣。他已是胎藏鏡,一時半會不呼吸沒有問題。但卓青琳不行,她還只是超凡境。如果長時間沒空氣,會極大地耗損她的功力,甚至會造成永久性傷害。

等奧丁號恢復並穩定住之後,柏承誠他們才有時間和精力,關注徒身太空的魯有志。

此時,魯有志裡飛船已經很遠,以柏承誠的功力,肉眼都不可見。只能依靠奧丁的高科技超距離監測器,才能看清魯有志的身形。

眾人齊齊驚呼,“通靈境!”

是的,只需要看魯有志此時如履實地般瀟灑的漫步姿態,就可以判斷魯有志已是通靈境。

因為萬有引力,所有物質都自帶重力場。

因為電磁力,所有帶電體周圍都自帶電場。

同理,帶有真氣、念力、或者靈力這類能量的物體,周圍也自帶相應的場。這就是武者和修煉者所謂的氣場。

武皇境,初步對這種場有所感知。武皇之下,連感知都做不到。

武帝武聖,漸漸有了粗略的領悟,比如將氣場外放,從而影響周圍的空間,對對手形成壓制。原理很簡單,就跟增加帶電體的電量,使得電場增強一樣。內斂,相當於遮蔽電場。

跟武皇武帝對戰的武者感覺如陷泥沼,活動困難,其實並非是周圍的空間真的被改變了多少,更多的是靈魂上承壓。

一旦晉階超凡,讓內力和念力融合為靈力,修煉者就能進一步影響空間了。是的,可以影響到真實空間的密度變化。這時候,他的隨後,會承受雙重壓力,真實空間的壓力和靈魂上的壓力。

而且,超凡修煉者還能初步掌握一些空間武技,比如空間浪潮。說起來也簡單,氣場一放一收,則空間密度和氣場,就會隨之波浪姓變化。比如空間錘,則是修煉者將念力專注地關注某一處空間,使得那個空間的密度超出周圍空間,再一次移動關注點,就形成了一種類似空間錘一樣的東西攻擊敵人。

對於超凡之下的武者來說,超凡修煉者本身不懂,卻可以空間攻擊敵人,可以說不太太神妙,恍如仙神般。但對於胎藏鏡修煉者來說,這種手段就實在太幼稚低能不過了,既浪費自己的功力,又沒有太大的失效。欺負超凡之下,那到沒問題,但跟同階對戰,幾乎起不到什麼作用,反而消耗功力的速度比對手更快,得不償失。

凝聚了靈胎的胎藏境武者,初步算是溝通內外,勉強能做到所謂的天人合一。他們對空間的感知,更為清晰透徹。

這個境界,空間武技進一步提升,能使用出空間刃,空間漩渦等高階一點的武技。想象一下,將一個直徑幾十米的空間錘,濃縮成一把刀的形狀,傷害性自然大大增加。空間漩渦,自然是空間浪潮的深化。不止是讓空間波動,更可以讓空間隨著自己的意念而旋轉。

一句話,胎藏鏡修煉者,因為靈力的提升和對空間的進一步瞭解,在空間技術的應用上,遠比超凡境要精妙得多,強悍得多 。

修煉者隨著級別的提升,每一級之間的差距,更為巨大。

用數量級來打比方,假設境界每提升一個境界,戰力都是以十倍的量級增長的話。我們將武徒的平均戰力定義為1,那麼,武士就是10。依次類推,武師為100,武宗為1000,武王是一萬,武尊是十萬,武皇為百萬,武帝為千萬,武聖是一億。

晉階為超凡,本來不止增長十倍,我們還是先以十倍計算。超凡十億,胎藏百億。

百億和十億差多少,別看還是十倍的差距,但九十億的絕對值,是低階武者不可想象的。

一個經過了鍛體,掌握了武技的武士,打十個武徒(即普通人),基本有勝無敗,但二十個三十個呢?所謂好漢也怕人多嘛。但掌握了空間武技的超凡 ,打二三十個武聖,基本不在話下。憑藉空間武技,武聖連超凡的身都近不了。至於普通武者,呵呵,那不是數量可以彌補的。就算普通武者手持熱武器都不行。人家能扭曲空間,你的能量武器說不定會反過來射到自己。至於實彈,呵呵,其速度遠遠比不上超凡武者移動的速度,怎麼打?

所以有稱超凡為戰神,戰神之下盡是螻蟻的說法。

可超凡面對胎藏,即戰神面對超神,情況也差不多,人家僅憑空間壓制,你就束手束腳。再使用精妙的空間武技,超凡根本就沒有抵抗之力。

但是,從武聖到超凡,雖然都可以徒身飛行,只不過速度快慢,距離遠近和時間長短的差別,但方式都差不多,那就是像導彈或噴氣式飛機一樣,往後噴射氣流,推動本身前行。唯一的區別是,武者噴射的氣流,不是空氣,不是粒子流等,而是自己的真氣或靈力。也有對空間瞭解得比較透徹一點的,改變身前身後的空間密度,實現更快的飛行速度。

不管如何,還是以飛行的方式徒步空間。

但到了通靈,就有了徹底的改變。通靈脩者對空間的洞悉,更為清晰。他們已經能在空間中漫步,就跟在地面上一樣。每一腳踩出,都想踩在實體物質上一樣。他們已經不是單純的飛行,而是可以行走,可以奔跑,自然也可以飛行。

所以,僅僅是看魯有志在太空中悠閒地漫步,柏承誠他們就可以確認,魯有志已經躍升到了通靈境,也就是英仙臂的神人一階。

隨後 ,魯有志開始在虛空中打拳。是的,跟站在平地上一樣,拉開架勢,打起了一趟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