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7 心亂(第1/2頁)
章節報錯
讓柏承誠發愣的,並非是雲柏的問題,而是發問的人。
雲柏居然問出如此出乎柏承誠意料的問題,說明雲柏的人性化,幾乎已經完備,跟雲叔一樣,可以說已經是一個完整的人,不再只是分身或機器人了。還有,他的獨立性越來越強,與柏承誠之間的靈魂差異,越來越大。
按說,以雲柏的智商,是不會問出如此幼稚問題的,但他就是問了。所謂關心則亂,看來雲柏跟張仁枚之間是真愛,所以開始不相信自己的判斷力了。
張仁枚能逃離自由天堂,實際上是柏承誠和雲柏首肯的。沒有他們的同意,別說張仁枚,還偷走了一艘中型天鷹型飛船,就算是一隻蒼蠅,也別想躲過他們的視線離開星球。
所以,用在張仁枚身上的逃離和偷,都應該打上引號。
柏承誠之所以大張旗鼓地追捕張仁枚,其實是在配合張仁枚的行動。張仁枚的‘逃離’,是她自己自導自演的,力求將功贖罪。
張仁枚此前確實將天鷹型飛船私下交給了張家,這其實也是人之常情。反正柏承誠這邊準備外放天鷹型飛船,實驗期間,給誰不是實驗?張仁枚交給張家用於跨旋臂貿易,在檢驗了飛船的各項效能的同時,順便讓自己家族獲得外貿先機,無可厚非。
張家將飛船拱手送給恆陽帝國,那是張仁枚沒料到的。
第一次英仙人入侵,要說其錯在馮茹蕾修建的太空高速,但柏承誠炸燬新獅城通往英仙臂的人造星門之後,還有第二次英仙入侵,其錯就在張仁枚了。沒有天鷹型躍遷飛船,第二批英仙人在短期內是過不來的,更不會讓獵戶死傷累累,損失慘重。
但是,柏承誠並未苛責張仁枚,因為第二次英仙入侵之戰之所以打得如此慘烈,本就有柏承誠故意推波助瀾的因素。他要藉此機會,將獵戶就有的世家徹底打爛,以便重塑獵戶新秩序。如果柏承誠一開始就全力阻殺的話,第二批英仙入侵軍也是翻不起多大波瀾的。
所以,怎麼都不應該將第二次英仙入侵戰的責任歸咎於張仁枚,最主要的責任,在於方星航所說的,柏承誠活成了他們曾經最厭惡的模樣,為了徹底摧毀獵戶的世家政治,不惜用無數獵戶民眾的生命和財產當棋子。
關鍵是柏承誠變得跟其他政治人物一樣,他還不認為自己做錯了,覺得自己這樣做,是為了維護更多民眾的生命安全和利益。
孰是孰非,難以定論,但柏承誠已經不復路見不平一聲吼的少年意氣了,開始學會從大局考慮問題。這到底是柏承誠善變,還是成熟,且不去說它,但這也確確實實是他們曾經最憎惡的。
也或許是存在著名的‘既想啥又想啥’的思想,柏承誠終究還是不忍心親手製造無端的殺戮,哪怕是所謂的為大局著想,所以他再一次改變主意,讓自己和銀聯超脫國家民族的概念,不去插手各國各民族的具體政局,只管大方向。
於是各國內部爭權之戰,各國之間的奪利之戰,他可以俯視,在適當的時候,用經濟封鎖,科技封鎖,武器支援,或隱瞞身份變身為僱傭兵的方式插手,既能確保大局按照自己的意向而發展,又避免了直接征戰帶來的惡名。似乎這類戰爭死多少人,都跟他無關。
如此心態下的柏承誠,並未阻止張仁枚擬定的戴罪立功的計劃,任由張仁枚‘潛逃’英仙臂。
如果雲柏還是以前那個只有理性而缺少感性情緒的雲柏,他今天就不會問出如此奇葩的問題。無論怎麼分析,柏承誠公開大力追捕張仁枚,對張仁枚的計劃都只有好處而無害處。柏承誠掀起的聲勢越大,張仁枚就越能獲取敵方的信任。
正因為雲柏現在居然被感性情緒左右,所以失去了分析能力而患得患失。
柏承誠的驚詫,還不止於此。他甚至在想,如此雲柏,為了會不會連自己都能背叛呢?假設自己真要誅殺張仁枚的話,雲柏會怎麼選?怎麼做?
柏承誠被自己的嚇到,趕緊搖搖頭驅散這突而其來冒出來的離奇想法,耐心給雲柏分析起自己追捕張仁枚的利弊來。
好不容易說服雲柏,柏承誠也沒了孤身前往來時的那個分叉蟲洞探索天鷹族來路的想法了,而是開始琢磨自己是不是也該多學學,多練練人際交往能力了。
隨著功力的提升,意念波監控器的作用越來越小,除非對方的功力遠低於自己。
功力遠低於自己的,實力直接碾壓,哪裡還需要去偷窺別人的心理?
所以,最終還是得學會察言觀色,學會從別人下意識的肢體語言和細微的表情變化來猜測判斷別人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