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柏瑤瑾和李衡源知道柏承誠如此草率而倉促地凝練靈胎,他們的魂兒多半都要被嚇飛。

雖然在修煉系統中都修煉者的功力的劃分,將超凡境和胎藏境放在同一個層次,而將武聖及其一下的武者,當作更低的一個層次,但在很多人看來,超凡境其實還算不上修煉者,最多是有了修煉的資格罷了。

也就是說,胎藏境,才是真正進入修煉文明的第一個境界,自然也是決定性、革命性的境界。成功凝聚靈胎,在華龍源遠流長的歷史中層出不盡的玄幻小說裡,謂之從此踏入修仙之路。

這是一道關卡,甚至可以算作是鬼門關。無數前赴後繼的修煉者,都倒在這一步,靈魂碎裂,或迷失在無盡的虛空不能迴歸。凝聚者嘛,自然無疾而終。而後來者卻謂之他們已經白日飛昇了。

嘿嘿,所以白日飛昇有兩重意義。一個是幻想中的飛身到天界成仙了,另一種則是修煉者死亡了。

所以,這一步,無論如何慎重都不為過。在修煉文明中,有家族,有宗門的修煉者,踏入這一步,其家族、宗門或師傅,都會為他準備齊全。

比如凝練靈胎過程中所需的大量靈藥,以便為凝聚靈胎這提供足夠的能量。

比如良好的修煉環境,不使修煉者受到任何干擾。

比如長輩近身護法,既防止凝聚者在力有未逮、精疲力盡的時候控制自己的靈魂而靈魂破碎,及時護住凝聚者的靈魂,以圖將來重新來過,又預防凝聚者的靈魂因為離體而迷失虛空,及時引導凝聚者的靈魂迴歸本體。

柏承誠這個兩百五對這些一無所知,就這麼莽撞地運功凝聚靈胎。柏瑤瑾是沒考慮過嗎?當然是有準備的。但是柏瑤瑾怎麼都想不到,柏承誠的功力提升如此迅速,以致她安排的後手,目前根本就沒出現。

只能解釋為運氣吧,柏承誠這傢伙,真的可謂走了狗屎大運,不但成功凝聚了靈胎,而且是極為稀罕的天品。

是柏承誠天資卓絕嗎?並非如此,而是有這麼幾個偶然的因素,極為湊巧地促成了他順利晉級。

首先,這個地方因為那個特殊的白洞,使得耀光宇宙中的某種或某些種類的能量,源源不斷地流入這個宇宙。恰好這種或這些種類的能量,能被柏承誠他們吸收,還正好可用於凝聚靈胎。

至於這種或這些能量,到底叫什麼名字,有什麼功用,柏承誠他們還不得而知,李承志曾猜測,或許是玄幻中稱呼的所謂鴻蒙紫氣,本源之氣,造化之氣,混沌之氣等等能量中的一種或幾種。當然,有更大的可能不是,但那又有什麼關係,有用就好。

第二個巧合是,他們的身體因為菌體式改造,使得他們能吸收這種能量。按正規途徑修煉過來的超凡境修煉者,其實是吸收不了這種能量,或者說這種能量的品級,對於正規超凡境來說,還太高。

武者身體強度達到一定程度之後,修煉內功,就可以修煉出內力。繼續修煉,靈魂強度達到標準之後,就能修煉念力。將二者融二為一,及心身一體,內外一體,也就算具備了修煉的資格,謂之超凡,意思是從此與眾不同。

再後,就是濃縮靈力,在將中樞魄能量實體化,從而形成人體的第二中樞,不是思維的第二中樞,而是身體控制能力上的第二中樞。這就是胎藏,意指在體內形成一個靈胎,類似新生一樣。這個新生,針對的是修煉人生。意味著從此走上與普通人生絕然不同的進化之路。

也就是說,正常的胎藏,使用的依然是靈力,而不是更高階的能量形式。

按照物理學的說法,這種胎藏,依然沒有脫離三維宇宙的窠臼。注意,這裡的三維概念,跟人們一般理解的空間位置上的三維是不同的。前文就解釋過,其實多維宇宙,並非是空間位置上的多維,而是能量上的多維。

我們的宇宙,其實也並非只有三維,是人們只發現了三維,引力,電磁力和強弱相互作用力。實際上,還有更多能量形式沒被發現。最起碼,念力場是真實存在的。然後,中微子,費米子之下,微粒還是可以繼續分解的。更細小的微粒,其相互作用力絕對不是強弱相互作用力,而是人類還不知道的新形式的作用力。

柏承誠也不管那些作用力叫什麼,是不是鴻蒙紫氣等,乾脆按照數量級命名,謂之飛米作用力,阿米作用力,么米作用力等。強弱相互作用力,差不多在皮米到飛米作用力層次。奈米級,屬於電子作用力。再往上,就屬於牛頓管轄的範疇,萬有引力。

鷹魔之所以能徒身穿越空間,在於他們身體結構,天生不規牛頓管,萬有引力對他們的作用很小,加上他們有一種天生的遺傳性的特異功能,及個體的念力很容易同步,所以他們集體聯合起來,很容易平衡空間的引力和念力,從而實現亞空間飛行。

所謂的亞空間,我們可以理解為通常所說的低維空間,其中不存在引力、念力、電磁力等,所以空間意義完全不同,使得我們在其中的運動,比較其實空間來說,就好像穿越了一樣。

也可以說,柏承誠他們用科技的方法,對身體進行改造,使得身體結構,已經超越了正常的胎藏境,於是他,李承志和珀莉雅,稀裡糊塗地可以吸收耀光宇宙滲透過來的能量了。

第三個巧合在靈魂強度上。按理,柏承誠的靈魂強度還不足以支撐他凝聚靈胎,畢竟他很少鍛鍊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