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承誠要韓傳逑魯有志帶走的,自然是張仁枚和他爺爺奶奶以及堂姐。

這一路上,不管李橫渠如何暴跳如雷,柏承誠都堅持不放他離開。

李橫渠不知道他一旦離開柏承誠身邊,就肯定會被別人當作攻擊柏承誠的籌碼嗎?他這位參透歷史的國學大師,其實是非常清楚的。

既然清楚,為何還要堅持離開,難道他準備幫別人對付的自己的親孫子不成?這就不得不說這位老人的固執了。

越是精研國學,尤其是儒家學說,腦子裡的綱常思想就越是虔誠。他覺得這才是華龍文化的精髓。所謂的綱常,當然不至於回到古代三綱五常,三從四德,強求什麼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之類,但李老認為正統是必須的,不然社會秩序就會紊亂。

什麼是正統?對於一個家族來說,嫡系就是正統。李橫渠透過研究李家族譜,確認目前的世家李家,是大唐皇族延續下來的正統。他本人同樣如是,不過是旁系。

所以,在他心中,竟然覺得自己應該聽從世家李家的排程,所以李家讓他前往加洛星時,他欣然前往,並準備說服柏承誠認祖歸宗,還要聽從李家的吩咐。

科技和民主已經發展了幾千年,老人家居然還有如此奇怪的思想,連他的家人都接受不了,由此也可見儒家思想的洗腦功力。

且不說李衡源受不了老爺子的頑固而離家出走,被李橫渠叱為離經叛道,甚至不承認李衡源這個兒子,在柏瑤瑾放養下的柏承誠,就更是不把老爺子的綱常當一回事。再說因為李橫渠父子關係僵化,使得李橫渠甚少關心李衡源的生活。李衡源也不願在柏承誠面前提起家族,於是柏承誠對李橫渠的感情近乎陌生人。

若不是因為血緣關係無法改變,柏承誠肯定懶得管李橫渠的死活。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日久生情最是確切。沒有相處,沒有來往,再好的感情或血緣紐帶都等於無。相處的時間長了,互相關心,感情自然就變深。夫妻關係以及人生幾大鐵關係,都源於此。

這段路程耗費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柏承誠的奶奶對柏承誠的關懷卻無微不至。在戰艦上,甚至不讓機器人煮飯,而是親手烹調,只為孫子吃飯時的笑臉。兒子再是不爭氣,也是娘身上掉下來的肉。對於親孫子,更是隔代親。這是不摻雜任何功利因素的真正的親情。

正因為如此,柏承誠就更不會放任李橫渠離去。哪怕是強制,也得將爺爺奶奶保護起來,不讓他們受到任何傷害。

始皇星其實是最好的安置之地,但是李橫渠肯定不會配合。沒辦法,柏承誠只能讓魯有志將爺爺奶奶帶去紅河基地。

理由當然不能說是囚禁。柏承誠對奶奶說的是,如今人類的平均壽命已經一百好幾了,所以你們還年輕,千萬不要有自己已經老了的說法。我幫你們調理一下身體,再去那裡修煉一段時間,再活個百把年不成問題。

李奶奶咯咯地笑,以為孫子是在哄她開心。她哪裡知道,柏承誠說的實話。柏承誠並不口拙,但從來不會花言巧語,這跟他堅守言出必行有關。

表姐李承淑自然附帶著失去了人身自由,必須去紅河。

不過柏承誠許諾,如果她想做事的話,可以加入四象峰。

李承淑是非常願意去紅河的,因為那裡人多。在加洛星,物質享受上,絕對是從來沒享受的富豪待遇,但身邊每一個說得來的夥伴。張仁枚忙得腳不沾地,沒空跟她玩。

上了飛船之後,先是激戰,隨後柏承誠飛船上,柏一四四等人像機器人一樣,問一句答一句,絕不主動說話。張仁枚柏承誠依然忙得沒日沒夜,除了吃飯的時候見見面,其他時候都看不到人。

有聽柏承誠說紅河那裡多好多好,早就想去了。

反對者唯有李橫渠一人,可惜的是反對無效,沒強制帶上魯有志的飛船。

去紅河的,還有張仁枚。柏承誠想打下一個大大的江山,後勤管理,或者以後官府的財政,靠隆特斯那個土匪,肯定是不行的。而嶽未遠和範恭明、劉星葉等人還沒成長起來,只能請張仁枚去坐鎮。再說購買武器,生產武器,聘請傭兵等偌大的軍費支出,都需要張仁枚出錢。

這項工作張仁枚自然心動,也感動,說明了柏承誠對她的絕對信任,但張仁枚還是戀戀不捨。操縱做覺資金的進出,有一種掌控日月旋轉的快意,但跟快意的是留在柏承誠身邊。

說服張仁枚也簡單,功力。柏承誠說自己已經武尊了,幾年後,武皇武帝是必然的,甚至可能突破極限,達到人類從未有過的高度。那時候,壽命至少兩百以上,三百年也不是夢。張仁枚要是戰力跟不上,說不定張仁枚老了,柏承誠還正當年。

柏承誠雖然還沒表白,但這句話已經近似承認了她的身份。

得,不用在說下去了,對於那個‘洞天福地’,張仁枚恨不得一步就跨過去。

揮手而別,韓傳逑魯有志率十一艘衛星級戰艦,趕赴摩索星區。卓青陽賀長空帶一百人駕駛一艘衛星級戰艦,跟在柏承誠的奧丁號後面,前往新獅城。

獅城在單星球時代是一個小國。走向宇宙之後,因為文化圈而併入華龍。星際時代,華龍作為勢力最大的霸主國,在國聯中佔有主導地位,就拿出一顆星球作為國聯總部的駐地。命名為新獅城的這顆星球,因為本身是一級生命星,又剛好處於華龍,烏眼、歐聯和斯拉弗四強的立體邊境上,於是被選中。

現在的新獅城,只是名義上屬於華龍,其管理權全部移交給了國聯,稅收作為國聯經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