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新生命新式的嘗試(第1/2頁)
章節報錯
運功修煉時,柏承誠感知到自己身體的體表,居然有非常稀薄的一層異常細胞。這些細胞的構成微粒,居然是么米機器人,而不是水分子碳原子。
回想了一下,頓時想起上次卓青陽出事的時候,自己為救助卓青陽而受傷。珀麗雅幫自己療傷的時候,就使用了她的大量么米機器人,替自己凝練了一層肌膚。
柏承誠拍了一下自己的腦門,“還是笨欸,珀麗雅也好,雲叔也好,之所以人類檢測不出他們是機器人,不就是他們的‘細胞’都是仿人類的形式嗎?
至於細胞的深層結構,人類目前的檢測裝置還檢測不出來。
自己在這裡為怎麼將么米機器人凝練成人類細胞的形式而苦惱,對於珀麗雅來說,應該很簡單呀。只要讓珀麗雅對‘乒乓球’進一步加工不就可以了嗎?”
繼續修煉,先恢復念力再說。柏承誠的心情徹底放鬆了,修練的效果出奇的高。差不多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柏承誠的念力再一次旺盛到極致。
正要退出修煉,呼喚珀麗雅,但他發現這一次念力增長的幅度,居然肉眼可見。
嗯,還是不麻煩珀麗雅的好。柏承誠決定,繼續自己控制么米機器人凝練仿細胞結構。這不但能鍛鍊自己念力的強度和控制精細度,而且自己凝練的‘細胞’,跟自己的意念波顯然更為契合。外界的事反正已經安排好了,幾個月內自己本來就決定處於一種隱修狀態,那就繼續修煉和凝練細胞好了。
找了一點食物填飽肚子,柏承誠繼續閉關靜修。
這可能是修煉文明最詭異的另闢蹊徑。人類修煉的煉體術,方向確實是讓構成人體細胞的微子微小化,深入化,以進一步使得人體的力量,速度等超越原有人體承受力的極限。這個過程,需要無數靈藥,需要無數的汗水,需要經歷無數的痛苦和磨難,而柏承誠跨越了這個過程,直接從本質上改變自己的身體結構。
這就像空間旅行穿越蟲洞一樣,本來是需要遠距離長時間航行的,但從蟲洞對穿過去,將艱難的,耗時耗力耗能量的旅行過程省略了,同樣抵達了目的地,效果並無任何不同。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或者文明融合的爆炸性力量。精鋼需要百鍊,本來沒錯,但如果有更簡便的方法,將鐵原子直接組合成精鋼的深層結構形式,何須百鍊?
柏承誠陷入了自己的瘋狂,從一天只能凝練一個腦細胞,漸漸增長到一天兩個,十個,百個。這個過程中,他的念力也在飛速提升。他只慶幸珀麗雅沒來打擾他,卻不知道珀麗雅不經過他的同意,已經駕駛戰艦進入了紅河深處。
第二世界的模擬度,極其接近現實。珀麗雅當初在第二世界獨自一人駕駛戰艦滿摩索星區尋找靈石礦的時候,不願被其他勢力的人發現,也就沒有走那三個隕石密度很小的所謂固定通道,而是直接穿越紅河。結果她在紅河中,意外感知到了強烈的能量波動。
一番搜尋下來,喜出望外,發現隕石海里,存在不少靈石。也就是說,真正的靈石礦,其實就在紅海。
可惜的是,第二世界畢竟只是模擬,而不是真實世界。不然她完全可以在第二世界裡吞噬靈石和其他礦物質,以提升自己的體積和戰力。於是,就有了這一次的紅河行,珀麗雅和柏承誠決心找出靈石,甚至獨佔這個靈石礦,不,甚至可以叫靈石海。
珀麗雅根據她在第二世界裡獲得的資訊,駕駛戰艦靈巧地出沒在隕石海深處,意念波全開,全力搜尋能量波動強烈的隕石。
發現了。珀麗雅大喜,讓戰艦隨波逐流,只進行一些細微的調整,慢慢靠近那塊巨大的隕石。
那塊隕石比戰艦還大,有數公里長寬。珀麗雅讓奧丁變成觸手狀,緊緊抓住隕石,將戰艦和隕石繫結在一起。自己的身體則轟然變成氣狀,慢慢地‘流’進隕石裡。
也不知道這種隕石,是不是龐大的星空生物死亡後石化而成的緣故,珀麗雅驚喜地發現,這裡面不但有她需要的能量,還有大量她正好需要的物質。
她的么米機器人不斷地吸收能量,分化物質,構建更多的么米機器人。這就是她的修煉方式,或者說吞噬方式,以此迅速提升它的體積和戰力。
正因為她的生命形式介於人類和機器人之間,所以她是可以一心多用的,也就是構建多個處理器,分別完成不同的工作。這個功能,人類是很難修煉的。
人類的左手和右手,分別幹不同的機械性工作,練習得法的話,不是太難。但要是從事不同的非機械性動作,那就幾乎不可能。但機器人和珀麗雅卻很容易辦到,只需要有多個處理器就可以了。
珀麗雅的主要精力用於吞噬靈石,還保留了一具跟人類大小類似的身體,修煉柏承誠的功法。要知道,她可是吞噬了十具雲叔給的備用體的。
當然,保留的這具身體的結構,都是仿人類細胞的形式,就如給柏承誠凝練的那層面板一般。
修煉之前,珀麗雅自然要看看柏承誠在幹啥?發現柏承誠在用么米機器人凝練細胞的時候,心道,“傻瓜,需要那麼麻煩嗎?現在能量和物質都不缺,我幫你凝練不就好了。”
想到就幹,珀麗雅快速地幫柏承誠凝練‘細胞’,悄悄地送到那個‘乒乓球’上。然後,她詫異了,感知到柏承誠下意識地拆了她凝練的細胞,重新來過。
這是······?珀麗雅疑惑了,仔細感知其中的緣故。恍然大悟,“對呀。這事還真不能幫忙。”就如人類吃下食物,必須消化,變成物質粒子和能量,重新組建自己的細胞,而不是將食物的細胞直接變成自己的細胞,即使食物裡的某些動物的細胞跟人體一樣都不行,無法直接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