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拔兒人馬已經滾成了土茄子。忠心耿耿的宮娥太監們一邊各自竭力將自家主子從人堆兒裡扒拉出來護在身後,一邊又個兒頂個兒不怕死地閉著眼睛向前衝鋒陷陣。

有人乾脆扯著嗓子仰天嚎道:“你們護著主子!對面那幫人交給我了!”真真是一個比一個赤膽忠心,一個比一個恪盡職守!乍一看,竟滾了一地的忠心典範、護主楷模,讓見者感動,聞者落淚。這不皇后就快哭了,被眼前的景象給氣哭的!

不過,還沒等皇后娘娘真哭出來,裹挾在人群中年齡最小的肖才人倒搶先開嗓號啕起來。

肖才人入宮不久,今年才剛滿十五,大概是從未見識過如此盛況,雖被太監宮女團團護住,可還是嚇得花容失色,體似篩糠,陡然看見皇后來了,立時如見親人,心酸委屈一股腦兒地湧了上來,於是立馬用響亮的哭聲,第一時間向親人皇后娘娘問安。

而趙婕妤和呂才人此時此刻就淡定很多。許是年歲稍長,也算吃過見過,此種場面完全造不成心理負擔,反而更加全情投入,共襄盛舉!咱們是來參戰的,不是來參禪的!小的們!跟著本宮衝呀!

因此,皇后娘娘駕到,這倆是誰也沒有看到。只一心想著,老孃的武魂已燃!都得死!

站得離戰場最遠的陶美人倒是也看見皇后了,到底是出了名的知書達理,此刻她既沒有像肖才人那樣如見親人先哭為敬,也沒像其他兩位那樣只一門心思地共襄盛舉,而是一直小心翼翼地護著肚子,臉上雖有驚乍,但行動卻異常沉穩,被一眾身強力壯的宮娥太監們團團護在中間,乍一看,那幾層人牆竟圍成了個結實的圓甕,最外層的太監們一個個極力招架,原是想護著自家主子速速離開戰場。不過在看見皇后娘娘之後,陶美人立刻發出指令,由宮女攙扶著,小心翼翼扶著腰身,挺著依舊平坦的肚子,緩緩把這個大甕平移了過來。

皇后都被驚著了!瞠目結舌地眼睜睜看著這個人甕,隊形不變,步調一致,齊心協力,整齊劃一地一步步緩緩移到自己面前。彷彿陶美人穿了件裙襬異常寬大的舞裙,只是上面綴滿了活人……

其他嬪妃也有不少跑來看熱鬧的,煽風起鬨的、掩嘴說笑的,宮裡嘛,大家都是一家人,講究的就是一方有難,八方逃竄,安全距離,仔細觀看。

梁皇后此刻只覺得腦瓜仁子嗡嗡直響。嬪妃互毆?歷朝歷代簡直聞所未聞!

梁夫人和梁鳴聞更是從未見過如此陣仗,一時間面面相覷手足無措。此為皇宮內闈,打架的又是嬪妃貴人,皇帝家事,他們這些外戚本就應該裝作看不見避著嫌疑才是。

可梁皇后現下是真被氣著了,抖著手指向人群,竟愣是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梁夫人見狀嚇了一跳,趕緊上前替她捋順前心後背。

好好好!原來是她自己想差了!什麼“左不過一家人”?什麼“讓她們自己鬧去”?這場面若是再放任不管,這群人豈不是要大鬧天宮!梁皇后氣得抖成一團,忍無可忍,剛要大喝一聲以震懾亂局,卻突然被人扶住了另一隻胳膊。

“娘娘,您看,是否派人去把宮正司的人叫來?”

是嚴恬。

梁皇后轉頭看她,四目相對,電光石火,靈犀一點。這小丫頭不疾不徐堅定平靜的外表下似乎蘊藏著某種讓人心安的力量。

被她眼中的幽潭冷泉一沁,梁皇后立時冷靜了下來。她略一沉吟便點了點頭,轉身看向一旁的晴圓:“去把趙宮正叫來。”

一司掌事,正五品女官,掌著戒令、糾禁、謫罰,自是不能隨便派個小宮女去叫。晴圓去,卻是正好。

見皇后終是定下心來,嚴恬微微一笑,轉身衝豆蒄輕福一禮:“煩請姐姐派人去給娘娘搬把舒服的椅子來。”

……

六月中旬的半晌午,日頭還是挺毒的。宮正司的張宮正跟在晴圓身後不過只急走了兩步,額頭上便密密地見了汗珠。快到芍藥圃時,老遠就看到一把明晃晃的九鳳黃緞曲柄傘蓋支在柳樹蔭處。皇后娘娘坐在傘下端著茶碗卻半天未動,只瞪著柳蔭外烏殃殃跪了一地的宮女太監運氣。肖才人、呂才人、趙婕妤,還有剛剛圍觀看熱鬧的嬪妃主子們,現下俱都老老實實站在蔭涼底下,垂頭恭立,大氣都不敢出。陶美人因為有孕,被賜了個繡埻兒坐在了皇后娘娘身旁,卻同其他人一樣有些許不安和無措。

張宮趕緊低下頭,快步跟著晴圓走了過來。滿芍藥圃跪著站著少說也有幾十號人,卻異常安靜。皇后娘娘面沉似水,許是被氣狠了,並不似平日裡的溫柔隨和。

……

剛剛她被互毆的嬪妃們氣得昏了頭,差點兒沒大喊大叫地親自上前制止。若真如此,被有心人一傳,說不定就變成了皇后為爭風吃醋,親自上陣鬥毆……

這話自是沒人會信,可怕就怕這種流言傳得多了,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真相許不重要,可人言實在可畏。

多虧嚴恬及時上前提醒。梁夫人也立時反應過來了,這涉及到後宮內幃,又皆是嬪妃貴人,她一個外命婦帶著個外男在此實在不合適,於是忙領著梁鳴聞匆匆告退回避。皇后也重新收拾了下心境,開始認真審視此事。

她只是自小嬌養,性子是率真單純了些,卻並不是無知。宮妃當眾互毆,已是一件大大的醜聞,歷朝歷代都聞所未聞。無論如何,皇后無能的帽子現在都已是兜頭扣了下來。這兩日肖才人她們鬧騰的事情她原想著眾人慢慢商量著處理便是,如今鬧成這樣定是不行了。原不緊急的事,經此一鬧也變成緊急,此事必須快刀斬亂麻,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她轉頭看了看嚴恬,或許弟弟說的不錯,這姑娘大概還真能幫她一二。

“張宮正,你來的正好!”皇后將茶碗遞給了豆蒄,隨後指著地上跪了一面的宮女太監們,“這皇宮大內,天子居所,竟有奴才私鬥!簡直豈有此理!你帶人將這幾撥奴才帶回宮正司,依宮規處置便是。”

皇后一開口便把事情定性成奴才間的私鬥,既不提聚眾人數,又說依宮規處置,就是不想將事兒鬧大,也不要牽扯到各位娘娘們頭上。主子們沒事,那麼這些打架的奴才們也自然不會有什麼大事,不過是個意氣相爭,施以小懲。張宮正心領神會,忙低頭稱諾,然後吩咐跟在自己身後的兩個女史馬上去清點鬧事的宮人,並領去宮正司。

如此一來原本剛安靜下來的芍藥圃,立時又鬧騰起來,有人害怕得哭了起來,有人開始磕頭求饒,還有人抬起身子去向自己的主子求救,一時間鬧哄哄地亂了套。

皇后按著太陽穴不勝其擾,衝張宮正連連擺手,示意她快些處理。

不過此時原本低眉順眼兒站在嬪妃中的趙婕妤看見自己的貼身宮女珍珠苦著一張臉衝自己擠眉弄眼連連央告,又見皇后娘娘閉目養神也不管這亂糟糟的場面,似又恢復了平時的好性兒,於是心思便活泛了一些,悄悄邁出一隻腳,剛準備上前跪地替自己的奴才們求饒。卻忽聽皇后娘娘身邊那群宮女中也不知是哪一個高聲宣道:“哭鬧攪擾者,乃繫心懷怨懟,以下犯上!依宮規,杖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