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壽誕風波(四)(第1/2頁)
章節報錯
“長公主說笑了,能得殿下提攜自是她們這些小娘子的福氣。”大伯母邊說邊親自接過瑾嬤嬤手中的點心盤子放到小几上,“只是他們到底年紀輕,精彩絕豔的人物見得也少。您這兒親親熱熱地和她玩笑,孩子卻因少見世面,反而戰戰兢兢地嚇了一跳。”
大伯母果然是高手,一開口便卸了所有刀鋒。長公主的凌厲之言愣是被眼睜睜地說成了親熱玩笑。
一旁的嚴恬忍不住去看大伯母,心裡簡直想連夜給她塑個金身,好以後日日參拜。
誰知長公主這邊卻不以為然,反而嗤笑一聲:“你這人,又來這套!這天下的巧話兒都叫你說盡了,世上也再沒有比你更會說話的人了。可我卻無論如何都聽不出受用來。反而不如允卿說話來的爽利痛快。”
允卿是二伯母的表字。
“您這是平日裡聽奉承話兒聽厭了,所以愛來尋我,不過也是為了找個樂子。”二伯母凌利之勢不減,可嚴恬此刻已經聽出她話中的親暱和調侃。
大伯母臉上露出個哭笑不得的笑容來,嗔怪地看了二伯母一眼,隨後轉身坐到了宮娥搬來的繡墩上,卻並未等長公主開口賜坐。二伯母亦同樣也施施然地落了坐。嚴恬便知道她們三人私下關係應該極好。
果然,長公主此刻看向她笑著說道:“你這兩個伯母可都是不簡單的人物。你大伯母為人處世向來長袖善舞、滴水不漏,從小就有大家風範,和我又是宗室姐妹從小的玩伴,自然極為親厚。
“你二伯母看似清高孤傲閒雲野鶴,卻是個難得的才女,她年輕那會兒創的桃花詩社可是京中小娘子們趨之若鶩、心嚮往之的所在。不過她那時也硬氣,非才女不得入社,任他身份如何高,地位如何超然,倘若入不了她謝大小姐的眼,那就只能吃個閉門羹……”
嚴恬忽然想起剛剛二伯母在劉知夏面前提到當年劉淑妃“好文采”,而劉知夏當場慌亂得手足無措。她似乎……知道了些什麼。於是一個沒忍不住,嚴恬“噗嗤”笑出聲來,可隨即便意識到自己失態了,忙找話掩飾道,“能與殿下志趣相投、惺惺相惜,兩位伯孃自然不會是俗人。”
此話一出,二伯母便拿眼看她,隨後嘴角一挑轉頭對定安侯夫人說:“你倒可以收她做個徒弟,這說話的功夫竟不遜色忻兒媳婦。寥寥數字,既奉承了殿下又不忘帶上你我,關鍵是主次尊卑也分了個清楚明瞭。”
說著又看向襄寧,“若是……殿下收她當個螟蛉義女也未嘗不可。模樣標緻,嘴也甜,您後半輩子也算有個知冷知熱的閨女在身邊……”
大伯母瞥了她一眼,知道妯娌這話是在為嚴恬鋪路。嚴文寬進京那天,秦主恩鬧出了偌大的動靜,侯府上下又不是聾子瞎子,怎會不知?只是事關女兒家的閨譽,也關係到侯府的臉面,所以就只當是秦主恩為世叔接風,誰也不提罷了。
可雖然沒人明面上提這事,但不代表京中那些高門大戶的人精們心中沒有猜測。今日拉著嚴家姐妹相看的那幾位夫人,對嚴怡倒許是真心相看。但對嚴恬,那明顯就好奇探究更多一些了。
所以二夫人才說了這樣一番話,這是給嚴恬留退路。她是在對襄寧說:你兒子鬧出的故事,將來若他收得了場也就罷了。可萬一他留個爛攤子收拾不了,那你就負責善後吧。最好的辦法就是你認個幹閨女,這樣嚴恬有個長公主的乾孃做靠山自然也就有了好前程,而城門口那一出也就真成了“為世叔接風”。
這個冰美人兒!竟還有對人如此熱絡的時候?大伯母覺得有意思。與這小丫頭也不過才見了兩面,怎麼就入了她的法眼?
然而襄寧卻笑而不語,只端起茶碗,低頭去喝那杯茶。
兩位伯孃對望了一眼,心知剛剛那句“看上我們家女孩兒”之言說不定還真點中了幾分。
若襄寧本無此意,二伯母遞了個梯子她就順勢應上一句。可如今這不言不語,把人扔在原地不上不下,再結合之前的行為作派不清不楚……兩位絕世人精不禁一起皺了皺眉。
襄寧看著兩位好友面面相覷,臉色變換,心中想樂,面上卻並不帶出來。而是伸手招來貼身侍女和風,柔聲道:“好生帶著嚴家大小姐去尋其他小娘子們玩吧。莫要拘在這裡,弄得小娘子也不自在。”
嚴恬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在這三大高手心裡你來我往地像顛大勺兒一樣被翻了幾個面兒,但也敏銳地覺察到氣氛怪異,於是趕緊福身一禮,馬不停蹄地速速逃離。
……
襄寧長公主一向深居簡出,行止低調。今日來給老定安侯拜壽純屬臨時生出來的興致,卻並不想興師動眾地驚擾賓客,也不想客套應酬那些達官顯貴。因此只傳了一桌席面到流光閣內,由定安侯夫人和二夫人陪著飲酒敘話。
不想酒過三巡,卻忽見侯夫人身邊的一等丫鬟瑞雪匆匆進來,伏身在她主子耳邊輕聲嘀咕了幾句,定安侯夫人隨即便微不可察地蹙了蹙眉。不過臉上卻到底沒露出什麼來,只笑盈盈地起身告了罪,又囑咐二夫人好生侍候,隨即便跟著瑞雪出了流光閣。
襄寧微微挑了挑眉,抬眼看了身邊的暖月一眼,暖月知機,立即悄悄退下。
二夫人目送著暖月出去,轉頭又看了眼長公主。見她若無其事地由著瑾嬤嬤佈菜,於是自己也不動聲色。
長媳孫氏,出身名門,年紀不大,卻老成持重。今日這場面雖大,但招呼應酬她卻完全可完全不在話下。現下竟巴兒巴兒地特意來請她婆婆,可見外面是生了什麼棘手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