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掌 屬於仙界的煉丹丹經(第1/2頁)
章節報錯
“你可知煉丹的方法?”青嵐面色平靜的看著林佩玉。
“這位姑娘,少爺告訴過我一些,不過我只能煉出三品丹。”林佩玉告知道。
“嗯,丹藥我也知一二,秦紫玲,你去準備一鼎上好的鼎爐,我先告訴她關係煉丹的方法。”
“好。”
秦紫玲離開了這裡,去準備鼎爐去了。
煉丹一共分為幾步,第一步是調藥
調藥是最初一步,藥不調則真種不生。
是以佛經有“和合凝集,決定成就”之語。
和合者,合神氣二者為一也。神棲於心,氣寓於腎,不能自相和合。
必神入氣穴,始能神氣相抱為一,而後始有真種發生。故一忌念動,念動則神馳;一忌昏睡,昏睡則氣散。
神馳氣散,雖坐七日,不如靜觀一時。故初坐時須放下心身,大靜一場,即先以兩目視鼻端,如木匠之標線,總要不偏不倚。然後返照兩眉中間,俟眉間稍熱,即用意從眉間運兩道金光上至絕頂,再由絕頂雙分左右,從耳後繞至喉間,下重樓、入氣穴。
此穴在臍下一寸三分。目照於斯,神凝於斯,心目不離這個,行住莫忘此間,一念不起,萬慮俱寂,念止神凝,神凝氣回,既不著相,又不落空,坦坦然然守我真如,融融和和調我神氣,不即不離,不粘不脫,神氣相抱,心息相依,而後入得大定,自有真動,以正所謂“冬至子之半,一陽來複時”也。
此機雖動,我仍主靜,仍凝神於氣穴,呼吸也移到此處。我主於靜,彼必愈動;彼愈動,我愈靜,動氣為神吸收,自與神混合,久而陽氣充足,自有真種發現,產藥景至。但年老精氣衰殘,必須二六時中常常回光返照,藥始發生;一有間斷,即不可得矣。
第二步是採藥
藥產景至,如光透簾帷,火球上馳,耳後生風,暖溢四肢,恍恍惚惚,外腎勃然而舉,此即採藥歸爐時也。
當以神宰之,使不外馳;以息攝之,使歸爐內。宰是以神探其動處,坐鎮丹田,不沉昏,不散亂,主宰其間,動氣自轉而相依。攝是用呼氣之法
第三步封爐
如覺氣已歸爐,即當停止武火,正當沐浴,以目寂照,以意守護,以息吹噓,以神燻蒸,不照而照,不守而守,以文火慢慢養之,亦曰封爐。達摩謂二候採牟尼者是也。
封固少時,又有動機,一股陽火從中發出,方是周天機到,行陽火之時也。真意仍坐鎮丹田,分意於陽火,使到尾閭,自然衝關蕩竅。
運一周天後,歸根覆命,牢牢封固,靜則朗照,動則如是,神行則氣行,氣住則神住,行住相依,始得其妙。此萬古不傳之秘,吾今露之矣。
第四步煉藥
真種攝歸爐內,以目寂照,以意守護,封固少時,忽然一動,一股陽火從中發出,
吾道法天,故以神為日,以精為海水。以神火煉精,即能化精為氣,上升絕頂也。
氣從尾閭上通腦海,非由夾脊上升,別無徑路。此即仙人之周天,佛家之轉。
不知行幾許周天,精始盡化為氣。到此火足丹成,馬陰藏相,正宜溫養。若再行火,必有傷丹之虞。倘若見幾次機動,便謂周天功效,火候未足,外腎不縮,便妄自止火,則內丹未結。
造至虛極靜篤,忽然一動,即是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