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倒也不復雜,大概意思是,當前星系內除開地球外,其他星體並不適合衍化生命,因此,倘若要在其餘星球開啟創造,需要額外消耗一定以太。

其中存在一個動態的加成係數。

具體的消耗取決於多種因素,主要是兩點:

一個是適合生存程度。

即,選定的星體越適合生命衍化,額外消耗越少,如果林拓選擇太陽進行放置,那以太消耗數字將是他如論如何都無法承擔的。

另外一個,就是距離。

大抵是因為衍化沙盤位於地球的緣故,越遠離地球的星體,額外消耗越多。

此外,面積也會造成一定影響,即:選定的面積越大,額外消耗越多,不過這個相比於前兩者影響相對較小。

這讓林拓有些措手不及,不過轉念一想,倒也合理,畢竟,越不適合的地方,改造模擬的難度大抵便越高,消耗增長也屬實正常。

“怪不得……系統記錄中,沙盤的第一任主人在發現地球后那般興奮,說是巨大的幸運……此前我還疑惑,既然沙盤改造星球,那何必非選定地球……

如今看來,地球的環境最適合衍化,改造難度最低,倘若是其他星體,可能耗光了能量也只能撐起一個覆蓋小半個星球的隔離罩……

那樣一來,受限於面積,內部的生命就失去了拓展性,更難以產生足以與帝國對抗的文明。”

林拓豁然開朗,隨後開始按照操作手冊內的提示,分別嘗試觸碰幾顆星球,並在延展開的表面嘗試劃定範圍。

虛擬面板上,則動態顯示需要消耗的以太數值。

幾番嘗試,林拓不得不放棄了距離較遠的星球,將目光鎖定在了火星和月球上。

前者與地球最為相仿,衍化生命的難度應該較低,至於後者,純粹是距離近!

是的,太近了!

平均距離也才不到四十萬公里!

幾經權衡,林拓最終還是選定了月球。

雖然按照他的計劃,放在火星上,體內的以太勉強也夠開闢個沙箱的,可那樣就不剩下什麼了。

此外,四號沙箱計劃不會太大,放月球上也不會影響太多。

……

【名稱:月球】

【屬性:巖質固態衛星】

&n】

……

念頭轉動,當林拓再次小心觸碰月球,相關引數流經腦海。

星河中,月球驟然展開,他的面前只剩下這一個懸浮於虛空中的,緩緩旋轉的星體。

因為沒有大氣層,林拓可以清楚地看清月球表面的坑窪。

靠近些,剛好看到轉動到面前的“月海”。

“月海”並不是海洋,而是一片由熔岩流充填的撞擊坑組成的平原,邊緣則佇立明亮、古老的斜長巖高地……

並不明亮,相反的,整顆星體都灰突突的。

“好醜。”林拓不由吐槽,繼而抬手點亮月海上空的虛幻網格,面板上的消耗點數也隨之跳動。

十萬。

三十萬。

五十萬。

一百萬。

當林拓選定到一百萬平方公里的時候,他停了下來,不準備再繼續。

此刻,顯示的消耗點數已經接近五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