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稅弊(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砰——
長孫天祿一拍桌子站了起來,“大膽!”
“我大盛稅法至今延續千年,可是你這個逆子說改就改的?!”
老頭子本以為兒子在溫陳這位御史欽差面前會稍微收斂一點,不想他卻比往日更變本加厲,竟然在聖上的人面前,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來!
溫陳臉色微沉,抬了抬手,“長孫大人先不要著急,本官說過,無羈公子今天無論說出什麼話來,都按無罪處理。”
接著轉向長孫無羈,“無羈公子,稅收乃是利國利民的良策,你為何會說想要廢除丁賦呢?而且這和青州災情又有什麼聯絡?”
這次來青州,小皇帝交給他的任務是徹底平息此事,並且最好能杜絕這類以災飽己的情況發生,想要完成所託,但憑殺頭是遠遠不夠的。
古往今來,哪個貪官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會惹來殺身之禍,又有哪朝哪代少得了這種人的出現?
“溫大人,小子並不知道冀州以及尚京城的情況如何,但青州這裡,百姓已被丁賦一事搞得苦不堪言,大家只所以不願種田,是因為朝廷對災區有減免丁賦的政策,只要大家還苦著,不止不用種田就能拿到糧食,而且以往需要每年繳納的丁賦也不用再交,讓溫大人看,你是選不勞而獲,還是選辛苦一年後,所得收入糧食依舊入不敷出,一貧如洗?”長孫無羈正色道。
溫陳皺了皺眉,“據本官所知,朝廷徵收的丁賦只徵男丁,均攤到每個人頭上並不算多少負擔,百姓怎會辛苦一年一無所獲呢?”
“哼!”長孫無忌轉身望向門外,冷聲道,“溫大人以為,我大盛諸官會按章辦事嗎?”
“朝廷有令,凡徵丁賦者,初生者添入,死亡者開除,此成法也,但如今青州的實際情況便是,每遇編審,必有官商勾結,司務官以戶口增加之名,不顧百姓之疾苦,應刪者不刪減,應增者不增,人亡卻不能除籍,子初生卻責其登籍,更有富戶將自家嬰孩戶籍登記與貧民百姓之下,令百姓徒增負擔,叫苦連天,這難道就是陛下徵收丁賦的初衷嗎?!”
嘶——
這下溫陳可算是聽明白了,丁賦這行當可是水深的很吶!
大盛稅律規定,成丁每年需繳納丁賦一百二十錢,也就是十二兩白銀,次丁減半,大概相當於如今人均收入的三到四成,雖不算少,但也不至於傷筋動骨。
可每當查籍時,司務官便能濫用手中職權,對平民百姓家庭,身死之人該銷戶的不銷戶,依舊徵收丁賦,未滿十六歲者徵得也是成丁的稅款,有些商人為了減輕負擔,更是勾結司務官將自家孩子戶口掛在沒有關係的別人名下,讓他人代繳丁賦,如此一來,百姓的負擔便成倍增加。
而這些多收來的銀子,也自然不會落入朝廷的口袋。
遇到大災年間,朝廷減免丁賦,百姓忽然發現,好像不勞動乾坐著領取救濟,也比往日累死累活還替別人繳納丁賦,日子要過得舒服得多。
如此一來,便給了青州官員可乘之機,百姓不想勞作伸手要糧,他們也理所當然從中謀利,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只是有些貪官不遵守遊戲規則,硬生生斷了百姓活路,這才導致青州災情愈演愈烈!
“這麼看來,這個丁賦好像還真不是什麼好玩意兒啊……”宣陽一旁小聲說道。
“郡主大義!”一聽有人附和自己,長孫無羈連忙躬身行禮!
溫陳無奈瞪了一眼小黑豆,“你知道你爹的銀子是從哪裡來的嗎?”
“免除丁賦,朝廷每年的稅收起碼要減少三成,百官的俸祿哪裡來?打仗的軍費哪裡來?再有其他地方出現大災,陛下的賑災糧草從哪裡來?”
一句話把長孫無羈問得啞口無言。
“那你說怎麼辦嘛!”宣陽噘嘴道,“百官的命是命,天下百姓的命就不是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