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慕容博還想說,到時無論滿人、蒙人、漢人……你想要什麼樣的媳婦找不到?

不過從之前遠山的反應來看,顯然不大能接受,所以慕容博也便沒有多說。

如果楚鹿人在場的話,一定會心裡吐槽——你和西夏皇太妃算哪門子姻親?你小舅子被皇太妃的女兒戴了綠帽子,就算你們有姻親了?

而且……

果然是南北朝那等混亂時期、作為割據勢力的諸燕的後人,慕容氏說是矢志復國,可是卻沒什麼大一統的意識,反而滿腦子分裂主意思維。

與其說是“復國”,不如說是窮盡心力,想要攪亂時局,藉機圈地立國。

聽了慕容博的話,遠山露出回憶之色——談不上心動,不過的確想起了他當年效忠的多爾袞。

“峰兒,此人所言,你看如何。”遠山心中一番糾結之後,也不說看法,問起了兒子的意思。

原作中的蕭遠山,設定上因為有漢人師父、娶得也是漢人,自然傾向於宋遼和平相處,多次勸諫遼道宗與宋交好,只是雁門關一戰後,其人深恨南人,而且行事思維都愈見偏激……

不過哪怕如此,蕭遠山在面對慕容博的蠱惑時,也是選擇聽蕭峰自己的意見,畢竟當時的人間富貴,對於滿腦子復仇的蕭遠山來說,已經沒什麼吸引力,否則也不會一直窩在少林。

可是按照大江湖中因果來論,愛新覺羅遠山當初雖也傾向於與漢人交好,但此時慕容博的話,卻多了一重誘惑——正黃旗、也就是現在小皇帝這一脈,和“多爾袞餘孽”們可是有仇的!

而且現在慕容氏父子也不弱他們多少,此地又是少林,繼續廝殺下去,怕是在有結果之前,便要先引來旁人干預。

喬峰卻依舊沒什麼猶豫道:“殺母之仇,豈容交易!此仇能報便報,報不得、我父子二人將性命交代在這兒便是!”

慕容博心裡又是憤慨、又是無奈,自己都已經準備要自盡於此,來換取盟約,可是……奈何遇到這麼個鐵憨憨?

成功的話,你可是能當皇帝的!

“峰親王何等短視!你分明殺鰲拜有功,可小皇帝卻再三提防你,而且……如不早謀,今日你能生離少林,日後也定有滅門之禍!”慕容博惱道。

“你無非是想攪亂天下,令你慕容氏篡宋再起,你可曾見過,戰場之上流血漂櫓、各國邊境百姓朝不保夕?

我喬峰殺鰲拜不是為了立功,做這峰親王也不是為了富貴,若能制止戰亂,我喬峰便輔,若容不下我,我自去便是,喬某一介匹夫,牧馬也好、耕田也好,還養活得了自己,豈能與你做這等禍害天下的陰謀勾當!”

喬峰斬釘截鐵的說著,與此同時,少林弟子與江湖群雄,這時也終於跟了上來,前面的人聽到喬峰的話,心中即是敬佩、也是赧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