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厚顏無恥(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意在門後,一臉仰慕,如痴般道:“小姐,你看秦先生,多威風啊!就靠這張嘴,生生罵退這群棋手!好厲害啊!”
賈靜敏轉身往後院走去,惡狠狠道:“你花痴啦!走,回去!什麼人啊!口口聲聲,我家門口,是你家麼?還我的家人,誰是你家人?哼!哼!”
如意抬眼一看,自家小姐嘴裡哼哼罵著,眼角滿是笑意。如意撅撅嘴,對著小姐一臉鄙視。轉眼看見賈夫人在幾步開外等著,伸伸舌頭,做個鬼臉。
秦楓在門口,先與劉師爺打個招呼,然後團團舉手作揖:“多謝了!多謝各位街坊鄰居今日仗義執言!過兩日,楓擺上幾桌流水席,請大家喝一杯!”
“好!好!秦秀才,剛才罵得痛快,回頭請我們也喝個痛快!”
“好說,好說!”
群眾力量大!得和周圍街坊鄰居搞好關係,萬一以後還有不識相的來挑戰,直接以漢奸之名趕出去!簡單快捷,不費口舌。
所以流水席,有必要搞一搞。
秦楓這才走下臺階,對劉師爺拱手:“適才楓來不及接待劉兄,還望海涵。”
劉子琦笑道:“你這裡都被人堵門了,我也沒能幫上忙。這些棋手,家境優越,看似精明,實則糊塗。也只有你,才能對他們當頭棒喝。靠我這些衙役,還真是不行!”
秦楓擺擺手:“衙役兄弟們,維持好次序,我才有機會說教。”
秦楓再次回頭道:“李柱,取一百兩銀子出來,請曹捕頭給大家分潤一下。衙役兄弟們今兒辛苦了。還有,曹捕頭,過兩日,我這裡開流水席,兄弟們下值以後,輪著過來喝幾杯!”
曹捕頭應一聲,臉上笑開了花:“多謝秦秀才體貼!”心道:這麼大氣的秀才,還真不能隱居山林!
秦楓做個手勢,引著劉師爺進了賈家,王二娃也跑進來,端水送茶。
兩人坐下,秦楓再次拱手一禮:“適才關鍵時刻,全賴劉兄仗義執言!楓謝過了!”
劉子琦擺擺手:“秦兄弟客氣,此事確實涉及大華顏面,實不容他人踐踏。我那番話,更多是為大華。”
秦楓苦笑一下:“既然喚你一聲劉兄,我也不想隱瞞,當日我確實是無奈。一則大華已經無人可戰。二來,我也是為了賈家。”
劉子琦正色道:“秦兄弟,我不管真相如何。我只知道,秦兄弟挽回了大華顏面。愚兄以為,世間事,過程皆是為結果服務。結果為善,過程有些瑕疵很正常。凡事想要正的結果,又一定要求用正的方式,世事皆如此,絕無可能!所以,我以秦兄弟為榮!雙和局面,重新樹立大華人,讀書人,士子的信心。對整個大華上至朝廷,下至黎民,都有積極作用。失去一點個人私德,換回整個社會信心,榮譽。這是得道大德!”
“多謝劉兄開解!楓茅塞頓開。”秦楓就坡下驢。
“不過,你說二來為了賈家,愚兄不解,這棋局和賈家有何關係?”
“劉兄知道賈頌與布行的協議,此事頗有難度。所以賈小姐想與舒家小姐合夥,先做個香水買賣賺夠銀子。但舒夫人為圍棋之事困擾,無心洽談,也無心生意。楓出此下策,本意至少一勝一負,先解決舒家一半的憂慮。誰知這兩人棋藝竟是如此相當,下了雙和。這倒是最好的結局了。”
“他兩若不是如此相當,也就生不出這麻煩。”劉子琦笑道:“如此說來,賈小姐與舒家小姐合作。賈家與布行的協議,你就這樣解決了?”
“後患解決了,這下我反倒可以放手準備去福建拉石材,就算不成事,也無大礙。”秦楓點點頭。
“哦?事情解決了,為何還去?”劉子琦奇道。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想去看看。而且,走商利潤不菲。增廣見聞,又有厚利,我還真想試試。只是,我有一事,想請教劉兄。”秦楓笑道。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劉子琦重複一遍,又道:“秦兄弟說話,讓人耳目一新。你對我坦誠,我必對你坦蕩,秦兄弟有問,愚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我要如何,才能擁有一支護衛隊?”
賈夫人說得對,用錢請的護衛隊,靠不住,烏合之眾。但秦秀才基本沒什麼社交,秦楓前世不懂大華社會,所以趁劉師爺當前,秦楓趕緊提問。
劉子琦沉吟一下,道:“倉促之間,你如何才能擁有,我想不到。但我可以告訴你,其他護衛隊,大致由來。”秦楓點點頭。靜待下文。
劉子琦又道:“軍糧,賦稅,官方押運,這個不多說。私人護衛,多是豪門大戶才有,他們家中有人為官,功名者眾,又有錢財,有資格買奴。奴籍生的孩子,還是奴籍。數十年,甚至百年以後,這些大戶人家家中,奴僕眾多,生死都在主家手裡,組織護衛隊,就容易了。這點你不行,你僅僅是秀才,奴僕數目有限制。而且,現在賣身者很少,但凡有點力氣,都不會自甘為奴。再有就是犯官家眷,但這種你也買不到。犯官家眷,數量不多,但各方面條件,遠遠高於其他奴僕,質量頗高,誰都想買。比如我們南昌,這個資源就牢牢把在鎮守太監,汪公公手裡。”
秦楓眉頭一皺,就算自己能買到,得等到何年何月,這點奴僕才能為自己生出一支護衛隊?
劉子琦看一眼秦楓:“這是主流,其餘,比如以前一些私鹽販子,伐木運木的,礦山做活的,拉船的,也能組織護衛隊。但是,這種都是唯利是圖,不長久,易生變。也不適合你。所以,秦兄弟慎重。”
秦楓感概道:“也正因此,護衛隊難以組織,商貨流通不便,所以走商利潤豐厚!我怎麼也得想個法子,把護衛隊弄起來!”
劉子琦有些訝異道:“秦兄弟看問題,確實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