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如魚得水(第2/2頁)
章節報錯
塘坨貸款,董昌盛幸福地有些飄然,猶如踩在棉花上,剛走出銀行。張秀才追上來:”等等,等等!董老闆,我問你,這一次,像你這樣被解僱的掌櫃,有多少?“
董昌盛一臉茫然,搖搖頭。
“能不能麻煩董老闆打聽一下,如果還有你這種情況,被楚王府解僱,又想自己出來做生意的。都可以來找我。參照你的方式辦理貸款,這件事啊,說起來怪楚王,不怪各位掌櫃。銀行能幫忙的,絕不推脫。”張秀才一臉誠懇。
董昌盛感動,銀行真不錯,張秀才也不錯!
看著董昌盛背影,張秀才咧嘴一笑,希望楚王府給面子,解僱的掌櫃越多越好!董昌盛一人,就完成兩筆貸款。多來幾人,我的業績還不蒸蒸日上?!
曾有財是準備充分,手裡有秦楓給的數個工程,所以一大早就跑來銀行簽訂貸款協議。他的人手已經準備到位,就是在雲山幫忙修路的一部分災民。修過一條水泥路,這些人都算熟手了。
董昌盛做了一輩子客棧,現在終於能有一家屬於自己的客棧。昨日他回家,給妻兒第一句話就是:“我被楚王府解聘了。”妻兒還在愕然中,第二句就是:“我馬上要開一間自己的客棧了!”一家人在夜裡聊到很晚,妻兒懷著對未來的憧憬進入夢鄉。董昌盛卻還在輾轉翻覆,一夜難眠。
捱到天亮,董昌盛就帶上自己地契來到銀行。
銀行貸款部,為兩人準備簽字的檔案等,曾有財與董昌盛就坐在一起聊了起來。
兩人都是來貸款的,彼此先恭喜恭喜。再一問,兄臺做哪行?話匣子一開啟,曾有財就來勁了:“原來你是貸款修客棧?來來,給我說說你的構圖設計,我可是做建築的!”
董昌盛做一輩子客棧,設計就儲存在腦子裡。既然對方是修房的,那就說道說道。他的客棧設計還是中規中矩,前後院兩個凹型,三方,上下兩層,累計大約五六十間客房。另設馬廄,廚房,倉庫等。
曾有財擺擺手:“活該你董老闆發財,遇上我!你可要知道,我剛在雲山上修了一條路。民團的營房,訓練場,家屬區都是我的工程。還有民團指揮使秦團長,他在雲山的院子,也是我的工程。我貸款就是用做啟動資金的。”
董昌盛點頭:“聽起來曾老闆的生意,做得大!可跟我發財有什麼關係?”
“哎呀,我以前用木材修房。就像你以前的客棧,現在打算修建的客棧!可現在,我用新型建築材料,水泥,鋼筋,磚石修房。就說你的客棧,如果我來設計,大體模樣還是你這模樣。不過,我地基給你打深一點,能給你修建三層!你的客房就會增加三成多!”
增加一層可就不止增加三成多客房,因為客棧第一層會佔用很多房間用做廚房,接待,飯廳,夥計住宿等。所以增加一層大約能增加四成多客房。
如果設計再緊湊合理一點。這間客棧或能有一百間客房。做客棧,房間自然越多越好。只是,木質結構,三層的造價遠大於兩層,說起來樓層只高一層,但木質承重力差,多一層就需要更粗大、更長、更好的原木做支撐。
這材料的運輸成本,處理成本就會成倍數增加。而且越粗,越長,越直的原木很稀缺。支撐三層的原木等級幾乎可以用作修宮殿,起廟宇。百姓買不著,也買不起。
正因為此,大華時代的房屋多是兩層結構。
一些七八層高的樓塔,都是採用節節高的方式修建,底層大,成型加蓋二層,三層。一層比一層小,最後那一層,估計就只能容納幾人立足。這樣修建就不需要直長的原木,下面整個一層作為支撐。
普通房屋就不能這樣修建,實用面積會更小,很不划算。
大華最高的房屋,當屬京城皇宮。僅大殿裡面做支撐的原木支柱,需要五六人合圍。每一根樹齡至少千年,經過防腐,防朽處理,雕上龍舞,金色上漆。既做立柱,又成裝飾,稱之金漆蟠龍柱。一根這樣的柱子,價格成本就值當董昌盛的一個客棧!
所以董昌盛道:“多增加一層固然好,可修房價格也不便宜吧?”
“若是和木質房屋價格一樣,那有什麼意義?木質房,兩層和三層價格區別太大,所以多是修兩層。我這水泥磚混,還恰恰就是修三層最划算!大約,比兩層造價多上兩成。這個可是民團秦團長和我,一點一點計算出來的,民團營房,宿舍,秦團長的院子,都是按照三層樓設計。“
董昌盛眼睛一亮,只貴兩成,就多一層客房,這個就真是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