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鎮守太監汪海,書吏莫離,內心澎湃激動,他們兩個名字和江南其他書院山長,民間大儒,一起名列責任編輯。這可比編撰之名又高了檔次,看看自己名字左右的名字,全是飽學之士!

這個名字排名是按照姓氏筆畫排列,不分先後。汪字六畫,排名靠前。莫離排在後半段。從此,這排名將和字典一起,流傳百年,甚至千年!

士林書院位於南昌城邊,稍微有些偏僻,不是繁華之地。正因為此,門前也有一片開闊廣場,因為這一次慶典參與人數眾多,四大書院就有千多學子,還有其他書院,各級官紳,民間大儒。加之慶典增加一個重要環節,江西民團有個成軍,授旗儀式。又邀請了不少社會人士參加。字典本來服務於大眾,有更多百姓參與,更加熱鬧,人氣更旺,慶典更盛大!

所以慶典就定在士林書院門口舉辦。

天微亮,南昌早得訊息的百姓就跑來看熱鬧。提前一日,書院門口就搭了一個寬大的木臺,擺了兩長溜木桌木凳。書院大門兩側,對面視野開闊之處,有麻繩木樁圍了幾處區域,擺上長長的木凳。這是學子,嘉賓,指定位置。

衙役,清道夫,也已經站在路邊,準備維持次序,安排,指揮看熱鬧的百姓站在各處區域空檔,或者後面。

當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士林書院大門,轟然開啟,四大書院千多學子,排成一隊隊,身著白色書生袍魚貫而出。這些讀書人就是江南的精英,未來大華的精英!見他們出來,圍觀的百姓毫不吝嗇地為他們鼓掌,歡呼。

此時此刻,每一位學子心裡,充滿自豪,驕傲。眼睛在人群裡搜尋自己的親人,熟人。也有人對著人群揮舞雙手,和百姓互動。

一千多學子分別在幾處指定區域就坐。

書院最後並肩走出四人, 南昌士林書院山長陸明,南京應天書院山長歐陽守行,蘇州鹿鳴書院山長楊萬育,杭州西湖書院山長陳鳳山。四人面色微紅,跨出大門,登上門前木臺,在第一排正中位置位置就坐。幾聲長號響起,一隊禁軍軍士從街頭冒出,簇擁著三位欽差,江西大小官員數十人,浩浩蕩蕩走來。

一大群官員走到木臺前,四位山長起身相迎,欽差在前,地方官在後,眾人依次登上木臺,找到自己位置坐下。

今日是四大書院的日子,前排正中是四位山長,就算欽差,巡撫,也只能在他們身邊一一坐下。

隨行禁軍,依次在木臺下一字排開佈防,長長的禁軍軍士,就像一條開啟的水龍管,往木臺兩側延伸。

街頭又出現一大群人,這是其他書院山長,民間大儒組成的責任編輯。

這群人最後面跟著秦楓,秦楓左邊是三位編撰拼音教材的姑娘,賈靜敏,陸文曼,舒怡。右手邊是舒子澄,莫離。名譽面前,沒有人退縮,舒子澄也在責任編輯裡面留了個名。

汪海,汪公公內心很想跟著這支隊伍走,他也是責任編輯,但他左思右想,最後還是決定跟著官員們一路比較合適。

這一批人分別在木臺兩側坐下。

各路人馬到齊。典禮,正式開始。

士林書院陸山長起身,走到臺前,雙手一開,一抬。砰,砰,砰連續九聲巨響,九朵煙花一下在半空中炸開!雖然白天的視覺效果大打折扣,但這聲勢,還是一下將百姓的熱情點燃!眾人歡呼雀躍,撫掌大樂。

煙花剛散,一陣陣鑼鼓震天響,路兩側一下湧出四隻獅子,四隻繡球上下翻飛,四隻獅子左右騰挪,搖頭晃腦跳到主席臺前,採青三叩拜,獅騰四飛躍,麒麟高升步,盤根登天梯。

百姓一陣陣喝彩,叫好聲直衝雲霄。四獅一個滾地滿堂紅,垂首行禮,顛著步退下。

鑼鼓聲息,陸山長雙手緩緩下壓,數千人群,慢慢安靜下來。片刻後,天地之間,響起陸山長的聲音:“倉頡造字,文明漸進。星宿為局,山川做引。鳥獸有痕,器皿有型......字彙成籍,以音成典......志在傳承,意在開拓。史載名冊,功載千秋!“

陸山長最後話音一落,雙手一開。臺上臺下一片高舉雙手喊道:“功載千秋!功載千秋!”近日來觀看盛典的百姓,還是對字典的用處有些瞭解。

陸山長回身說了幾句話,欽差正使趙鳳山走到臺前,轉身,取出一黃軸,對著臺上一眾官員朗聲道:“皇上有旨,特賜字典字首!請陸山長接字。”雙手託著黃軸。

陸山長整整衣衫,對著趙鳳山跪下,恭恭敬敬三叩首,接過黃軸。起身開啟,對著眾官員展示,秦楓眼睛一抬,倏然一驚,目瞪口呆。

皇帝御賜四字:“新華字典!”

陸明再次轉身,對著臺下百姓展示,又換來一陣陣歡呼。

趙鳳山微笑道:“字典普及,有利百姓教化,有助學子上進。皆是為國效力。皇上希望,字典能為大華,帶來一個新的氣象。將如今之大華,煥然一新!望陸山長,江南各儒士學子,勿讓皇上失望才是。”第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