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共商大計(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真人與秦楓在這裡大打機鋒,徐啟明與常道長恍如未聞。
待這邊交代清楚,徐啟明道:“秦公子,你再給我說說西方槍支的設計原理。有些細節,我還在考究。”
創新難,難於上青天。所以發明家很偉大。
仿造容易,所以仿品遍天下。
如果給你畫好圖,再講清楚設計構造,最後還要詳細闡述每個部件的工作原理。這就是依樣畫葫蘆,老師授業,想學不會,都難!
秦楓畫了一支現代步槍,一顆子彈。鑑於對大華手工工藝製作的不確定,秦楓畫的是,單發,栓動,打一發,上一發子彈的,最簡單的現代步槍。
從子彈的構造開始講解,到步槍的空氣壓縮,槍膛裡面的膛線作用,槍管受壓炸膛的計算方式。
大華使用火器的年代其實已經兩百多年,大華初期,火器研製和火器配備絕對處於世界的領先水平。大華中期成立的神機營,就是專業的火器部隊。擁有火炮種類繁多,威力大,射程遠。軍士持有火銃的比列非常高,達到五至六成。這個時期大華軍隊作戰,就是各種火炮齊發,鳥銃齊鳴,對敵基本都是中遠距離打擊。而且,因為都是黑色火藥,所以戰場上黑煙滾滾,硝煙瀰漫,只看空氣顏色,只聽聲音,差不多趕得上二戰戰場。
大華朝廷,也看到火器殺敵在各方面優於冷兵器。所以對民間的管制,都是隻禁火器,弓箭。不禁刀槍等。
大華中後期,隨著經濟衰退,百業皆廢。沒有能力進一步研發,甚至保持現有水平,火器技術不進反退。軍隊冷兵器使用不及遊牧民族,熱火器又不進反退。陷入冷不成熱不就的尷尬境地。
如同秦楓所在時空,前蘇聯經濟衰退,軍艦爛在海港,導彈發射基地長草,飛機鏽在機場。空有技術,無錢變現維護,最後航空母艦都當成廢鐵賣。
秦楓所在歷史上,和大華同命運的明朝末年,在徐光啟的主張下,崇禎皇帝在登萊設定火器研發基地。聘請葡萄牙專家教學,研發。但是積重難返,又遇孔有德叛變,突然攻打登萊,把這剛有起色的火器科技全部送給後金。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小農經濟,手工經濟的發展跟不上社會進步。一旦遭遇天災,人禍,經濟體系被摧毀,沒錢,連吃飯都是問題,就別說軍事發展了。
但是,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還是有堅實的基礎。冶煉,建築,造船,紡織,印刷,瓷器等水平,幾乎媲美秦楓所在的民國初期時代。
整個滿清百年,這些科技不僅沒有前進一步,反而有倒退。
所以,當大華和明朝一樣,因為經濟衰退而導致火器研發停滯不前時,秦楓只需要用銀子去推動,用自己掌握的知識牽引一下。就能將徐啟明與常道長這類的科研大才,帶進一個全新的科技世界,軍事科技就會飛速前進。
“子彈外殼是銅,彈頭鉛包銅,加上手工,一顆子彈大約需要十幾文。”常道長笑道:“秦公子,還得再多準備些銀子。”
“彈殼可以回收,重複使用,規模化以後,成本會降低一些。製作一支箭矢,也需耗費鐵,木,羽,工藝。但子彈更講究精細,所以度量衡的一定要精細標準化。”秦楓笑道:“反過來說,如果工藝越複雜,技術要求越高,那麼其他人就難以仿造,從絕對實力上講,就會弱於我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軍隊作戰也是這樣,遠端打擊越強,勝算越高!新式槍的射擊速度越快,越準,越遠,就意味著軍隊越強!”秦楓笑道:“所以我們,不計成本!”
徐啟明點頭道:“不計成本,其實就是重視技藝,凡輕視技者,最終必為技所噬!”
“站高看遠,不僅是腳下。更在思想。”秦楓又在一張紙上,再展露一下自己素描才華:“由槍,可到炮。現在都是實心炮彈。我們如今有威力更大的黃火藥,可以這樣製作炮,原理和子彈出膛一樣,和實心炮彈射擊一樣,但是彈體改造一下......”
當日,王真人又先返回清風觀。
秦楓在後山又呆了整整兩天,做了兩天的化學老師,槍械老師,建築設計老師,工程製造老師。
秦楓還單獨試了常道長研究出來的紙張,拿在手裡一彈,嘩嘩脆響。再用常道長配製出的一種藍色染料印上,顏色均勻,水洗不褪,能反光。秦楓滿意道:“在裡面固定位置上夾上銀絲,銅絲,就能用了。”
常道長疑惑道:“你到底作何用?”
“以後你就知道了。”秦楓神秘一笑:“加絲以後,能不能大量生產?”
“能!你要多少。”
秦楓伸出巴掌,比個大小:“切出來,大約這麼大,要十億張以上。多嗎?”
常道長默唸一下:”那也不多。幾百萬本論語的紙張。不過我這裡人手少,半年吧。能製作出來。“
秦楓取出幾張紙:“你看,把這幾張圖,刻畫在鋼板上。用凹凸版兩面雕刻,這個工序,半年行嗎?“
常道長仔細看看,搖頭:“太複雜了,鋼板上得慢慢磨,你這九張圖,十八面,就得十八塊,我請十八位刻工,沒一兩年都做不出來。”
“行!一兩年就一兩年,做出來以後,就凹凸版壓,印刷在你那些紙上。慢慢印刷,切割整齊,以後能不能改天換地,就靠這個了。”
......